姚薇萍
【摘要】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在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對于數學教學的成果影響是巨大的,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前提,是培育學生數學智力的根本。
【關鍵詞】思維;數學課堂;
引言
在理解了學生思維的重要性之后,在實際教學中,我不斷嘗試和敢于創新,讓學生在數學的天地里快樂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重在創設教學情境、精心設計問題、注重學生動手訓練、刺激學生語言能力。在多年的數學教學生涯中,我不斷探索與嘗試了這些教學手法,學生的思維在發生著變化,課堂散發著生命的活力。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活學生數學思維
多年教學實踐證明:只有打開學生的興趣之門,讓學生和興趣握手,才可以激發學生更大的潛力,讓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在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從而能夠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讓學生進行高質量的數學學習的目標。知曉這一規律后,我在教學中認真觀察學生的興趣點,關注他們的思維特征,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實際的教學設計。在摸索與嘗試中,我發現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心情保持暢通,可以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記得,在教學《負數的初步認識》中,我先通過平和的語氣對學生說:“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基本處處都需要數字,那么,讓我們回想一下,我們學過哪些數呢?”學生們一聽我的問題,覺得這個問題好簡單啊,瞬間,學生們興奮起來,有的學生說:“老師,這個問題很簡單啊,我們學過的1,2,3……這不都是數嗎?”還有的學生搶答:“1/2,5/6,7/8,8/9這些分數也是數。”對于搶答的學生,我及時給予了肯定和夸贊:“看來同學們對數的認識挺深刻,那么,其他同學還有別的答案嗎?”學生們頓時安靜起來,只聽得有的學生竊竊私語:“除了這些數,還有什么數啊?”看到學生們一臉茫然的樣子,我連忙為學生呈現生活的場景:“大家看一下我們的生活場景,大家看看這是什么?”說完,我為學生呈現了人們上下電梯的視頻。在讓學生觀看后,我讓學生說說上樓和下樓數字關系,及具體的表述方式。這時,部分學生恍然大悟,有的學生說:“老師,我們在乘坐電梯時,有的時候會到負一樓、負二樓,這時候用到的數字是什么數字?”我及時給予這個學生表揚,夸贊他是一個愛觀察生活的孩子。于是,我借機解釋道:“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術》中就出現了正數和負數的記載,在古代以正收入的錢為正,以支出的錢為負。在現實生活中,只要超過0的數前面加上0就是正數,而低于0的數加上-就是負數。”在給學生講解清楚后,我還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呈現了具體的案例,有南方的高溫36攝氏度,有北方的零下10攝氏度,有高于海平面1000米,也有低于海平面168米等數據。在這堂課中,因為我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的開始就通過簡單的提問讓學生的味蕾保持新鮮性,在接下來,我依然不放松牽動學生的好奇心,繼續讓學生結合所學的數字進行思考,在學生實在想不出答案時,我給學生創設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所見和經歷想到了反問我。如此,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激活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課堂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精心設計問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在新課程中提到,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有不少教師在步入老一輩教師的后塵,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常常不與學生互動,甚至不為學生提出問題,導致課堂的教學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的思維如同一潭死水。不得不說傳統的教學形式在表面上給人一種一帆風順的感覺,而一帆風順在另外的層面意味著索然無味,意味著裹足不前。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比回答問題更具有思維挑戰性。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不但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還認真研究數學的教學內容和內容對學生的需求。在不斷研究與總結中,我發現小學生自身的天性就是探索,對好奇的事物一旦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一探究竟。于是,在教學中,我積極為學生精心設計問題,以此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索與和好奇心,讓學生帶著激情去探索和總結,發揮了課堂提問的價值,學生的思維逐步發展與成熟。
在《多邊形的面積》教學中,學生學過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學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但是對于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方式沒接觸過,而本章內容中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方格紙估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式。鑒于這節課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我選擇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培養他們的嘗試和計算積極性。因為在課前,我讓學生搜集了不同的樹葉,所以,在課堂開始,我先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都準備了哪些樹葉呢?你們可以說說自己準備的樹葉是什么形狀呢?”于是,學生紛紛將自己準備的梧桐樹葉、銀杏樹葉、桑樹葉都拿出來,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了樹葉的形狀。在結合實際生活的場景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十足,我借勢通過多媒體形式為學生呈現了與樹葉形狀差不多的多邊形,然后提問學生:“大家看看這個樹葉的圖形,與我們學過的其他圖形有什么區別?”有的學生說,這個多邊形的邊都不是直的,是不規則的,有的學生說這種圖形曲線較多。我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并告訴學生這樣的圖形就是不規則的多邊形。然后,繼續提問學生:“大家繼續看一下,這片樹葉在由小型方格組成的表格里,每個小方格就是葉子的一部分,小方格的長度是1厘米,你們能估算出這片樹葉的面積嗎?”班級上調皮的樂樂首先開口說道:“既然有小方格,就用數小方格的形式估算樹葉的面積吧!”我及時追問樂樂:“那么,你打算怎么數方格呢?”班上的東東立馬搶答:“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的算半格。”班上不示弱的睿睿也搶過話題,說:“我不同意東東的主意,那樣的話,會夸大實際計算出樹葉的面積。”我沒有給予東東打壓,也沒有給予睿睿表揚,而是鼓勵睿睿:“那么你說說你的具體想法。”睿睿瞪大眼睛自信地說:“如果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的算作半格,這樣算出來的面積比較接近真實的面積。”在這節課中,我充分借助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為學生提出了問題,并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和交流、思考空間,在激烈的課堂氣氛中,展示了學生的估算意識,也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注重動手操作,提升學生數學思維
學生的思維與手指相連,“活動手指,鍛煉大腦”不止在相關的藝術活動課中出現,還可以出現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中。數學的抽象性可想而知,通過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的思維保持靈活的狀態,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很小的年紀,他們幾乎在動手中接觸世界,所以,動手操作是教學中不可回避的話題。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節內容中,我鼓勵學生溫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畫法,然后鼓勵他們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在學生沉浸在喜悅之中時,我鼓勵學生通過剪切和裝訂等形式,制作出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并讓他們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在具體的動手操作中,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形的認識更加深刻,他們對這兩種圖形的特征也更加明朗。
四、刺激語言訓練,促進學生數學思維
眾所周知,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有時候,通過學生的語言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是否準確,進而結合他們的語言進行糾正和指導,促進課堂教學進度的推進。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節內容中,在讓學生動手操作之后,我讓學生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圖形特征。我讓部分學生在表達的同時,其他同學聆聽,并提問后者:“前面的同學說得對嗎?”“你還有要補充的內容嗎?”在追問的氣氛下,學生甲:“正方體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乙:“長方體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丙:“同學乙的觀點有一定的片面,長方體的兩端的面有可能是正方形。”丁:“我同意丙同學的觀點。”在學生表達自由的氣氛中,他們明白正方體是所有面都是正方形的圖形,長方體有可能有兩個對應的面是正方形。
結束語
思維是一種看不見的精神品質,但是卻是一種值得教師思考和實踐的教學方向,在數學教學中,我將繼續不斷研究思維的培養方式,讓學生品味數學的快樂,不斷滋養數學教學課堂,最終讓學生在數學的天際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幸世強,趙清華.數學思維方法的實踐樣態[J].教育科學論壇,2021,{4}(22):60-62.
[2]汪生奎.淺析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興趣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1,{4}(5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