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森
1.前言
跆拳道(TAEKWONDO)是起源于2000多年前朝鮮半島的民間武術,由韓國的花郎道、中國的武術融匯而成。1988年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1992年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競技跆拳道在我國起步雖晚,但發展卻非常迅速,截止2018年底,短短十幾年間,我國已取得8個奧運會冠軍,多個世界冠軍的輝煌成績。特別是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陳中獲得了冠軍后,在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的跆拳道協會和跆拳道俱樂部。跆拳道由基本技術、品勢、實戰、防身自衛術四部分內容組成。跆拳道以其靈活多變、優美瀟灑的腿法著稱于世,被稱為一門踢的藝術。跆拳道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運動,它更蘊藏著一種精神企求和信念,它推崇的“以禮始、以禮終”的精神,宗旨是“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撓”,讓學習者養成謙遜、寬容、禮讓的品質和尊師重道、講理守信、見義勇為的情操,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為正義獻身的崇高精神。因此,在學校積極開展跆拳道運動,可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貌及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
2.研究方法與對象
2.1研究對象: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附屬龔路中學跆拳道隊隊員及六年級參加跆拳道拓展課的學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在研究過程中,查閱了全國各大體育學院的學報及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上相關跆拳道論文以及跆拳道教材等相關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理論支持。
2.2.2實踐法
通過訓練實踐找出中學開展跆拳道運動的經驗與存在問題。
3.分析與討論
3.1我校開展跆拳道教學的意義
3.1.1跆拳道以其獨特的健身,防身和修身功能,在體育課和文化生活中展現出多姿多彩的畫面。可以利用大課間,練習跆拳道豐富學生的課間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設為校本課程,豐富學校的課程體系,跆拳道不僅是辦學特色的拓展,更能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校園文化建設上。最終必將升華為校園中的一種風格,一種意識,一種精神。跆拳道運動能滿足學生的愛好需求,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目的任務的完成,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和能力。有助于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塑造品格,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設跆拳道課程是也是體育個性化教學的需要,這項運動必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將跆拳道融入體育課程之中,既達到了普及的目的,促進了發展,同時也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實現了雙贏。
3.1.2跆拳道教學能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吸引更多的學生廣泛參與。特別是目前中學體育教材在新興體育項目方面的內容很少的情況下。跆拳道教學組織形式比較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練習,在娛樂性、多樣性、競爭性等方面,有利于促使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
3.1.3跆拳道教學不僅注重技術進行,更注重禮儀、道德修養的學習和遵從,注重思想品德,意志品質教育。每一次練習都通過“以禮始、以禮終”的禮儀,將忍耐、謙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貫徹其中,把學生身心活動、興趣愛好、意志培養等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為集體榮譽而努力。
3.2跆拳道運動在我校的發展情況和可行性分析
3.2.1隨著跆拳道運動在世界各地的不斷發展,已成為一種時尚的健身運動,中小學生中已有越來越多的參與。學校為了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把跆拳道作為學校的一門特色課程加以推廣。學校對跆拳道運動的開展有很大的投入,并通過校本課程化的形式進行研究和建設。在課程設置上安排普及和提高兩個層次,普及是在六年級中開設“跆拳道”校本拓展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習。提高是在普及的基礎上,通過雙向選拔的形式組建學校跆拳道隊,進行訓練和參加各級比賽。
3.2.2我校的跆拳道教師是從大學畢業的跆拳道專業人才,有著系統的體育基礎知識,有著扎實的專項基本技能和較強的敬業精神;學校領導對跆拳道的發展有長遠的規劃;而運動員也都是對跆拳道運動有著濃厚興趣的、有運動基礎的學生,為我校跆拳道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3.3跆拳道運動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德育素養
3.3.1農村中學生活潑好動,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從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出發,在跆拳道練習和比賽中,學生完成提腿、揮拳等技術動作,都伴隨著大聲的叫喊,這種發聲從心理學角度講是對自己狀態的反饋,使自己的大腦運動中樞振奮起來,緊張情緒也隨之得到宣泄,使肌體的內外環境得到調節。從而使練習者的感情得以抒發,而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通過跆拳道基本技術、攻防實戰、特技表演、防身自衛等,激發學生鍛煉的興趣,磨煉意志,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強其社會交往能力。跆拳道可內修精神、性情;外修技術、身體,在培養人才方面發揮著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3.3.2現在的獨生子女,太多是處在祖父母和父母的溺愛之中,是家庭里面的小祖宗。缺乏“孝”,缺乏“禮”,不懂的合作。經受挫折能力弱。跆拳道練習強調“禮始禮終”,跆拳道講究禮儀和行為規范,訓練、比賽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嚴格的禮儀形式:進人訓練場,首先向國旗和老師行禮,突出愛國主義,練習或比賽開始前,雙方互相敬禮,練習或比賽結束后,再次相互敬禮,同時還要向對方教練敬禮表示尊重。跆拳道練習者在練習技術的同時,在道德修養方面也在不斷提高自己,通過行禮的方式向長輩、教練、老師、隊友鞠躬施禮,使跆拳道練習者養成發自內心的行禮習慣'培養學生謙虛、禮讓、克己、坦誠、服從的人格,“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既是跆拳道的宗旨,更是練習者的道德品質的追求。
3.3.3跆拳道有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要求,這正符合了中國傳統美德的要求。在中國有百善孝為先的傳統,與跆拳道中要求尊師愛幼、謙虛知恥、勇往直前等的要求有著相輔相成的優點。這些對激勵人們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促進的作用。尤其對于我國現階段的中學生來說,他們沒有過這方面的鍛煉,使得他們在困難面前變得退縮不前,而這項運動就是給他們一個直面困難并戰勝困難的機會與平臺。
3.4具體的跆拳道實施做法
3.4.1課時安排
利用體育與健身課、體育活動課、課外興趣小組、拓展課時間安排練習,跆拳道隊的訓練每周二、周五下午15:30—17:00分,每次90分鐘,盡量避免與文化課學習發生沖突。六年級選修跆拳道的學生主要安排拓展課中開展。
3.4.2實施原則
1、全面發展原則:選擇全面、多樣的內容,使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器官系統機能以及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2、適切性原則:跆拳道動作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和情感體驗,體現多樣化、新穎性、趣味性。
3、個性化原則:根據學生實際提供個性化的跆拳道活動菜單。
4、協調性原則:跆拳道與其它體育活動有機結合,注重相互見的有機組合。
3.4.3實施要求
1.場地要求:跆拳道場地要有跆拳道專用墊鋪設,不得小于100個平方米平坦整潔的場地,以確保學生在運動中的安全。
2、教學要求:寫好訓練計劃,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原則,結合學生個性特長開展分層教學,改變傳統技能傳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評價要求:要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及時評價,并填寫好評價記錄。
4.禮儀要求:倡導“以禮始、以禮終”,“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練習宗旨。
5、練習要求:穿好跆拳道的專用服裝,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在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嚴禁學生私下進行比賽和對抗,避免受傷。
3.4.4納入計劃
跆拳道教學計劃是認真執行和完成教學內容的依據,我校在跆拳道運動的開展上,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的實施中,而是將其確立為校本課程內容之一,納入學校的課程安排,每個水平階段確定為36課時,上、下學期各18課時。
3.4.5編寫教材
跆拳道是一項新興的、很受學生喜愛的運動,但目前中學還沒有現成的課程綱要和教材,結合我校的教學實踐,我們進行了以色帶考級內容為主教材進行的課程綱要編寫。以18學時為一個大單元進行編寫,每修完18學時后進行晉級測試。每學期舉行一次隆重的考級儀式,并結合學生平時的晉級成績和所考級別的成績進行總評,合格者授予世界跆拳道聯盟統一的段位證書和色帶。
4.我校開展跆拳道教學取得的成果
4.1我校跆拳道隊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在市級比賽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19年11月在上海市舉辦的“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主辦的陽光體育大聯賽中小學生跆拳道比賽”中我校跆拳道隊8名隊員分別奪得1金、1銀、2銅、1個第五名的好成績,并在80個參賽隊伍中一舉奪得“女子團體第2名”,“2020年10月上海市教育局舉辦的中學生跆拳道錦標賽”,我校參加五名隊員分別獲得2銅、1個第五、2個第八的好成績,并在48支參賽隊伍中榮獲“優秀體育道德風尚獎”,取得驕人好成績。
4.2促進了禮儀與道德修養的提高。跆拳道的每一次練習都要求“以禮始、以禮終”的禮儀、忍耐、謙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因此,通過跆拳道教學,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頑強的意志品質,把學生身心活動、興趣愛好等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不斷的磨礪中,克服了惰性、技術等方面帶來的各種困難,團結協作、為集體榮譽而努力。培養了學生不怕吃苦、克服困難、戰勝挫折、敢于拼搏、勇于進取、防身自衛的能力及愛國主義精神。
4.3滿足了學生拓展課的需要。跆拳道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練習內容,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養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一定的基礎。加入跆拳道隊的學生是自愿的,通過專業教師的指導,有利于優秀跆拳道人才的發現和培養。
4.4融洽了師生、生生間的關系。跆拳道的鍛煉過程中,學生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正確態度與行為控制能力,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己方于對方、師生之間等各方面的關系。同時,學生以身體鍛煉為過程,以切磋技術為媒介,達到心情開朗、消除戒心、解除隔閡之目的。
5.結論與建議
5.1在中學開展跆拳道教學是可行的,它有利于學生樹立現代體育意識,豐富學校體育文化生活。開展跆拳道教學運動有利于強身健體、防身自衛、修煉身心、對中學生道德品質、禮儀舉止和團體精神極具熏陶作用,可以增強自身的保護意識、提高防身自衛的能力。
5.2從跆拳道的動作技術特點及跆拳道精神意義等方面,可以看出跆拳道合適在學校開展,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寬容的精神,讓擁有健康的體魄。跆拳道課程在也逐漸納入到部分地區部分學高校、中學的體育課程中。但在農村中學體育中僅有少部分學校體育課中開設了跆拳道課。因此在中學農村體育課中開設跆拳道課有一定的必要性。
5.3要保證跆拳道隊員必要的訓練時間。由于文化學習的沖擊,學生訓練時間得不到保障,學校要處理好運動員運動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同時也要保證跆拳道運動開展所需設施、器材的必要配備。
(作者單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附屬龔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