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工程造價是建設項目實施中影響其投資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呈現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本文在闡述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相關概念和強調建設項目造價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全過程造價管理在整個項目過程各階段中的實施要求和工作內容,以期對實際建設項目的造價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動態控制
近年來,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國家在各種基礎設施及工業、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設的投資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而建設項目的投資與建設往往涉及參與各方的重大經濟利益,甚至可能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其工程造價的高低直接反映投資效益的高低,也是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如何在保持規模、標準、工期和工程質量相對穩定的條件下,通過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分配有限的建設資金,降低工程造價,節約投資成本,以保證投資實現利潤最大化。這是每一位工程管理者都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建設項目的概念及特征
(一)建設項目的概念
建設項目是“基本建設項目”的簡稱,亦稱“基建項目”或“工程建設項目”。按照GB/T 50875-2013《工程造價術語標準》的定義,建設項目是指按一個總體規劃或設計進行建設的,由一個或若干個互有內在聯系的單項工程組成的工程總和[1]。
建設項目是以工程建設為載體的項目,是作為被管理對象的一次性工程建設任務,既可以只是一個獨立的工程項目,也可以是包括若干個工程項目(或單項工程)[1]。在建成后,建設項目通常具有完整的系統,一般擁有獨立的生產能力或者使用價值。
(二)建設項目的特征
1.特定性。也可稱為單件性或一次性。這是工程建設項目的最主要特征。由于每個建設項目都有著自己特定的建設需求、建設任務和建設地點,不存在著與這項任務完全相同的另一項任務。為此需要一次性投資、專門的單一設計,一次性固定的建設地點、建立一次性組織,開展單次性的施工過程及生產活動。
2.滿足一定的約束條件。建設項目必須在滿足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得以滿足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建設項目的主要約束條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資源約束,即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必須以滿足一定的投資總額、人力、物力等資源條件為前提;二是工期約束,即項目必須在約定的建設時間內完成,否則將影響項目建成后的使用;三是目標約束,即每項工程都要具有預期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或使用效益的目標要求。
3.具有壽命周期。建設項目的單件性和項目過程的一次性決定了每個工程建設項目都具有一定的壽命周期,也就是從項目的投資決策階段開始,經項目設計階段、項目招投標階段、項目工程施工階段,最后到竣工驗收階段的整個程序,每個階段都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著項目成本。
4.風險性。建設項目通常有一定的規模、投資額較大、涉及的技術較復雜、專業領域較寬,整個項目完成少則需要幾年,多則需要十幾年。加上涉及項目參與各方的重大經濟利益牽連,從而使項目建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導致建設風險的存在。
5.動態性。由于一項工程涉及的建設工期長,期間的設計方案變更、設計材料價格與資金費率的波動、市場的變化和工程現場本身的變更等相關因素導致了工程造價的不穩定,這就更突顯工程造價所發揮的作用,已經成為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特殊地位和意義。
二、對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概念及特點
(一)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概念
全過程造價管理是指為確保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益,對工程建設從制定項目建議書、進行可行性研究、項目決策、招標投標、建設準備、建設施工到竣工驗收等的整個過程,圍繞工程造價所進行的全部業務行為和組織活動。
全過程造價管理強調:通過科學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對項目涉及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配、管理和控制,控制和解決浪費和重復投資的問題,實現資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加強對建設過程的動態跟蹤控制,以便糾正過程中出現各種偏差,從而保證建設項目獲得預期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全過程造價管理的特點
全過程造價管理是一種系統管理模式,具有全程性、成本導向性、差異性和動態跟蹤四個特點:
1.成本導向性。為了追求最大化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建設目標,必須加強建筑工程的資金和成本控制。在這個前提下,整合運算出最優的材料成本和設備成本,實現資源的節約和工程建設成本的降低,爭取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2.全程性。為了實現控制成本、減少風險,應將工程造價控制思想運用在項目前期的策劃規劃、中期的施工以及后期的竣工驗收與結算的整個建設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3.方法手段差異性。建設項目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任務內容和影響因素,就要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適宜、差異化的控制造價方法和管理手段,同時要對不同階段的控制手段進行有效銜接與融合,從而達到全過程造價有效控制的目的。
4.動態控制。建設項目往往涉及較長的建設周期,期間出現的各種不可控因素都會對工程造價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最終建設目標的實現。造價工程師應開展全過程各個階段工程造價的動態跟蹤與管理,及時根據建設過程中各種因素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保證整個工程造價控制在合同范圍內。
三、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的實施
建設項目的每個環節都存在著影響建設項目的造價的因素。只有對整個項目的全過程每個階段都做好科學嚴謹的造價管理與控制,才能達到最終的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完整的工程建設階段劃分和對應的造價管理內容如圖1所示)
(一)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
有統計數據表明,在整個工程建設流程中,項目投資決策階段影響建設項目造價的可能性最高,約為75%-95%。由此可見,項目投資決策階段是建設工程造價的基礎,其正確性直接影響項目建設全過程造價的合理性,為此在項目投資決策階段進行造價管理是十分必要。項目前期投資決策階段包括:項目調研、項目造價方案制定、項目造價方案審查等。
1.收集詳盡準確的信息,進行可行性研究。在管理學理論中,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在大型項目的決策中,氣候狀況、土質狀況、水電狀況、建材的質量和價格、選地周邊的配套措施、已建成的類似項目的發展狀況和相關資料等等,需要考察的信息和數據種類繁多。造價人員應對所收集的相關信息和資料進行可靠性分析,并結合項目建設需要進行整理、分類、分析,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確保投資決策的準確性。
2.制定并優化造價方案。制定造價方案是項目投資決策造價管理的核心階段,前期的信息收集和驗證階段和后期的優化審查階段都是為此階段服務的。造價人員應結合已收集并驗證過的信息、建設單位的承擔能力和市場調查的結果制定初步的造價方案,并積極地與相關技術人員溝通,了解待建項目的原理和意圖,以動態的眼光不斷優化改進已有方案。
3.對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查。由于項目投資決策是建設項目最終造價的決定性因素,甚至影響著項目落成后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故投資決策階段造價方案的審核是不可缺少的。審查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施工過程中、建材價格的浮動等可能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以確保投資決策的正確性,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二)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
項目設計階段包括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雖然項目設計階段的設計費支出不足全程的1%,但它對整個工程的影響最高可達到75%,因此,抓住設計階段這個關鍵時刻,能使工程造價的控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設計人員應樹立成本意識。當前,我國大多數建設項目設計人員仍存在著重視技術、忽視成本的現象,設計單位又往往關注工程結構的可靠性,而較少進行設計方案的比較和優化,總認為降低工程造價是造價人員的職責。為此,設計人員自身應加強經濟觀念,將技術與經濟緊密結合考慮,在設計方案中主動融入造價控制的思想。
2.制作設計方案時要顧及建設方的實際需要和投資約束,控制設計的范圍和標準,在有限的造價約束下追求盡善盡美。
3.加大審核優化的力度,減少實際建設過程中出現設計失誤的可能。
(三)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
作為一種控制建筑工程項目造價的有效手段,招投標制度能較好地保證整體工程質量的提高,又能較好地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要做好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編制準確合理的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清單是工程建設項目投標文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單位公平、公正組織招投標活動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科學、合理編制工程量清單,確保工程量清單的數量準確、內容明確、客觀公正。
2.做好標底編制審核。工程建設項目標底作為建設單位的期望價格,應遵守市場的價值規律,真實反映項目預期價格。為此,工作人員應深入調研所在市場的施工機械、材料、人工費用等情況,對比與分析建設所在地已建成類似項目的造價資料,力求與市場的實際變化吻合,將該工程建設項目標底控制在類似工程項目造價的平均水平以上,以提高競爭和保證工程質量。
3.嚴格按照招投標程序辦事。為保證項目質量和避免工程建設中的貪污腐敗現象,必須嚴格依照《招投標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招投標工作,嚴把資質審查關;貫徹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確保招投標運作做到行為公正,嚴格保密,從而選出優質的施工單位承包工程任務。
(四)項目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
雖然在前期的工程設計及招標投標階段,項目的工程量已完全具體化。但事實上,施工階段才是真正形成工程實體的核心建設階段。因此,要有效避免此階段的投資失控和資源浪費,必須采取有效的造價管理措施。
1.審查并優化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方案是項目施工的指導性文件,是施工組織的核心部分,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成本、進度和安全。因此,要加強對施工方案的審查及優化,組織專家多方論證,最終選擇一個技術先進可靠、施工期限和建設質量符合要求且施工費用較低的方案。
2.對建材的價格和質量進行嚴格把關。一般來說,工程的材料費要占整個施工過程造價的60%以上。因此,有效地控制材料費的支出,就能有效地做好施工階段造價控制巫醫。要對建材的價格和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在保證材料的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建材費用。
3.對施工過程進行動態跟蹤和控制。由于自然因素和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施工現場環境以及施工的進程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導致現場方案要跟隨調整。因此,要加強對施工過程進行造價的動態跟蹤和控制中,提高對現場變化的適應能力。
(五)項目竣工階段的造價管理
項目竣工階段的造價管理是整個工程造價控制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全面檢查建設項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項目施工是否按合同執行、建設成本是否符合預期、工程質量是否達到檢驗標準的重要環節。此階段的造價管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對前期預結算工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前期的造價管理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輔助項目竣工階段的造價統計,對前期工作資料進行詳細地整理核算,能減少造價人員的工作負擔,也能切實反應施工過程中造價的偏差,使得對整體工程建設的評價更加具體和客觀。
2.仔細甄別和核實資料的真實性。最終決算結果的準確性來自資料的真實性。造價人員應積極與前期各個階段的相關負責人溝通核實,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
結束語:工程項目建設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而在工程建設中,工程造價管理的的水平又直接影響著項目的總體決策水平和投資效益,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作為新時代的工程造價師,應改變以往的靜態管理思維和管理方式,積極開展全過程的、動態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我國的工程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
[2]滕順利.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與控制[A].山西建筑,2018,44(20):224.
[3]柳西沙.對建設項目投資決策階段中造價控制的分析[B].四川建材,2009,35(1):272-273.
[4]朱元.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5,20:252-253.
[5]馬莉莉.建設工程招投標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分析馬莉莉[J].廣東科技,2014,12:21-22.
作者簡介:黃昭瑩,女,1999年9月,籍貫:廣州,中國海洋大學,本科,專長:工程管理。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青島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