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常態背景下,企業面臨轉型和升級,我國經濟結構也面臨優化。這一階段應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能滿足企業及時代發展需要,促進新常態格局的早日形成。企業新型學徒制能對人才職業核心素養進行針對性培養,這種培養模式有利于企業創新,也有利于人才綜合能力全面提升。文章將對企業新型學徒制概念進行具體分析,并闡述新常態下企業新型學徒制運行管理模式,期望解決現階段人才供需失衡現象,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優秀人才。
【關鍵詞】新常態;企業;新型學徒制;運行管理
引言:我國在2015年印發《關于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這一通知開創企業主導人才培養的先河,也為企業現代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新常態背景下,企業面臨全新的發展機會,但也面臨諸多挑戰。這一階段利用新型學徒制對企業人才進行培養,能完善我國就業結構,助力人才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全面提升。但我國企業新型學徒制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對其進行科學性管理,才能培養一批優秀應用型人才。
一、企業新型學徒制概念
企業新型學徒制是指將企業培訓及學校教育進行有機融合,二者融合主要為企業培養優秀員工。故此,企業新型學徒制是以企業為主、由國家倡導、學校為輔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能為人才提供新的提升機會,也能確保校企合作的穩定性,積極培養企業需要人才,為我國經濟格局優化和革新奠定人才基礎。企業新型學徒制是有企業提出與學校合作,培養過程中,對學徒的崗位適應力和職業核心素較為注重。企業在運行和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好隨時接納新員工的準備。通過新型學徒制,積極優化對新員工的培訓,能對傳統培訓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由綜合能力較強的員工作為新人的師傅,新員工能快速了解企業需求,并積極適應崗位。這種言傳身教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從業者整體素質,也能由培訓機構向企業定期輸送優秀人才。
二、新常態下企業新型學徒制運行管理模式
(一)優化學習目標,完善培養模式
企業新型學徒制運行過程中,主要會根據崗位技能需求對人才進行培養。雖然這種培養模式與傳統教育不同,但也應提前明確學習目標,才能確保培養的規范性,保證人才處于正確的發展方向。例如,可以根據崗位需求,將工作流程逐一拆分,并向人才進行講述。人才通過講解會對崗位進行具體認知,這有利于人才解決問題能力提升,也有利于完善培養結構及培養體系。不同崗位需求不同,但都需要人才具備一定創新能力。這就需要企業新型學徒制,在運行和管理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積極完善教學模式,可以使人才得到更好培養,也能使人才獲得更好的培訓體驗。例如,企業的師傅可以通過互聯網與人才進行溝通和互動,并將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技術,制作為微課件傳輸給學生。學生通過解讀微課件可以了解崗位工作全過程,也能對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反復分析。
(二)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
企業新型學徒制的發行者是政府,故此,政府需要積極主導這一模式運行。由政府主導,可以為校企聯合提供諸多政策支持,也能促進校企協調發展。例如,政府可以積極制定企業新型學徒制運行規范,通過相關規范,可以確保企業與學校合作的深入,也能積極通過規范對校企合作進行針對性指導,并以此加強服務,確保校企聯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雖然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倡導者是政府,但企業才是真正受益者。因此,企業會是新型學徒制的主要責任者。企業會與培訓機構或學校,積極進行合作,對人才進行聯合培養。通過對人才培養一定時間后,企業會對人才進行綜合考評,根據人才情況向其頒發職業資格證書。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養過程中,培訓機構及學校要與企業進行定期溝通和互動,通過互動可以全面了解企業意見,及時優化人才培養策略及培養方針,這樣才能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為企業培養復合型人才。
(三)加強校企合作,展開訂單式培養
雖然培訓機構和學校屬于專業教育部門,但其相關教學設備和設施,與企業相比相對落后。這時,企業導師需要對學徒進行培訓。利用企業生產設備培訓學徒,能使學徒擁有與崗位技能相匹配的能力,也能適當緩解培訓機構和學校壓力,避免其因革新教育設備投入過多資金。首先,校企合作會以企業為主,其大半課程也是在企業中完成培訓。但企業課程主要培養人才實踐能力,而培訓機構可以對先進知識技能及信息技術掌握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也能優化人才知識結構;其次,校企合作過程中,應積極加強對企業需求的調研,通過調研,可以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大綱,以確保培養的專業性。最后,學校應聘請專業能力及實踐能力較強的管理人員,到學校進行授課。專業人員可以使學校教學內容與企業培訓內容接軌,這有利于提升培訓內容的實用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新型學徒制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合作,共同為人才培養貢獻力量。企業新型學徒制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企業需求、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等方面的科學分析,通過分析能對人才進行針對性培養,也能在培養過程中,促進人才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崗位勝任力等不斷增強。當人才綜合水平提升時,能快速解決企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能促進企業創新,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征宇.企業視角的新型學徒制運行模式研究[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54-58.
[2]金棟梁,陳長英.企業新型學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反思[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4):36-40.
[3]張晶晶,陳櫻,毛東升,崔發周.現代學徒制與企業新型學徒制有效融合途徑的實踐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0,18(01):92-97.
作者簡介:李洪軍,1983-3,女,漢族,碩士研究生,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地質教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黑龍江省雙鴨山市1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