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晶
【摘要】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在當前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全面的了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教材當中所呈現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自主的進行閱讀材料的學習。讓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開發,滿足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需求。教師要明確融入核心素養的內容,對學生開展數學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了解數學文化的基礎上充滿興趣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習,從而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材料;教學作用
前言:小學階段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結合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結合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準確的理解文章的題意和材料所表達的具體含義,更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深入的探究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閱讀材料當中提取有價值的數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數學發散能力。
一、運用生動閱讀材料,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數學知識的掌握學習,自我約束能力普遍比較差,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吸引他們的目光,促使他們專心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知識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需要學生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吸引他們主動的進行閱讀學習,通過為學生引入生動有趣的故事,學生能夠深化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布置預習單,引導學生通過完成預習單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可以為學生引入閱讀學習材料,通過圖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來探究不同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率的進行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教師還可以在讓學生閱讀預習的同時自己動手制作不同的多邊形,以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動手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為學生準備的閱讀材料不能冗長,而是需要做到簡短有力,讓學生自己通過預習能夠得到有效理解。
二、結合數學情境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進行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學習情境,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引入具體的學習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加專注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有效結合數學閱讀材料,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理解。例如:教師在教學“圓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對語言有深刻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數學故事的閱讀“車輪為什么做成圓的?”讓學生認識,車輪的軸心就是圓的圓心,在車輪上軸和車輪之間的距離組成圓的半徑,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智慧的先輩為什么把車輪制作成圓?主要原因在于圓在前進的過程中能夠快速轉動,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材料能夠理解圓的構成由圓心半徑直徑和周長所組成,同時學生還能夠理解到語言在我們實際生活當中的運用。比如汽車的車輪、自行車輪,還有機械設備都是通過圓來組成的。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過程當中,還可以為學生引入三角形四邊形和其它多邊圖形,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習,如果將車輪制造成四邊形的圖形,那么在進行走路的時候就會非常費力。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結合閱讀材料新授,深化學生理解知識
新授是進行小學數學知識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為學生適當的選擇閱讀材料,尤其是教材書上為學生呈現的“你知道嗎?”相關內容,讓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發展史的了解。讓學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化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探究圓周率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閱讀祖沖之的故事。他經過反復的推測與計算,最終成功的將圓周率的值精確到小數點后第7位,這一偉大的數學發明要比西方國家早很多。學生在進行圓周率相關知識學習的過程當中,還能夠結合圓周率進行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公式計算,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圓周率的計算公式由來,進而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四、結合閱讀材料拓展,促使學生深入理解
課后拓展能夠幫助學生延伸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數學閱讀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延伸,通過閱讀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探究學習的素養。教師應該為學生合理的選擇有趣的教學內容,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拓展閱讀。學生在閱讀中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比的認識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黃金比的相關知識,黃金比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應用得十分廣泛,但是教材中講解的卻比較少,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進行黃金比相關知識的呈現。讓學生從多個層面來理解黃金比,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結語: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不斷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結合具體的數學材料能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閱讀材料的引入還需要教師有效的結合數學文化,通過對學生進行所學知識的滲透引導,讓學生拓展性的閱讀數學材料,加深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不斷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作為數學知識學習的主體,通過自主閱讀思考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習慣,這樣學生將來能主動的進行數學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張文慧.對小學數學閱讀材料的開發和利用[J].新課程,2020(20):82-83.
[2]林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閱讀材料開發和利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9):82-82,139.
[3]張巖.小學數學閱讀材料的開發和利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5):0061.
(江蘇省如皋市丁堰小學 ?江蘇南通 ?22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