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
網絡化班級管理依托虛擬的網絡化環境,信息傳遞是扁平化組織結構,每位成員之間的信息接收、交流互動都是平等的,這使得每一名學生都能發揮主體的積極能動性。網絡化班級管理模式由“自上而下的單方管理”過渡到“多方協商管理”模式,結合我在實際應用中的經驗,大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組建線上學習小組,各組自定規則
學習小組不僅是形式上將人員組建在一起,更是一種資源的有效整合。延續班級開展“學習小組”的傳統,前期組織學生組建好微信小組群,成員由教師、學生和部分家長組成。為了給學生們創造良好的線上文明交流環境以及文明禮儀學習環境,在各自的學習小組內,教師先制定一個統一的微信群使用規則,同時鼓勵各個小組長根據各組的實際情況和人員特點進行調研與協商,在原有基礎上制定屬于自己組的特色“群規”。如“閃電組”,每天早上群內打卡問好,讓美好的一天從早安開始;“學習組”根據組員們玩游戲的共同愛好,制定相應的積分和實物獎勵。
在這一階段,班級信息發布和談話內容由班主任主導,學生仍是以“被動參與”的形式出現,體現出線上小組交流即時傳達、有效管理信息的特點。
2.組建班級干部群,榜樣引領助提升
在運行一周后,學生已經熟知“線上班級群”的規則,教師開始在群中提供有關學習的討論話題,與此同時適度放權,讓班干部逐步主導群內的交流互動。在班級線上交流群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的過渡時期,發揮班干部的協助和引領作用尤為重要。為此,在小組群使用一段時間后,“班干部微信交流群”又搭建起來。
在這一階段,協商管理初見雛形,班主任通過主動“退出”,引導班干部代替教師角色,線上班級管理開始步入正軌。班主任在這一時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指導、參與和引領,不定期給班干部進行“線上培訓”,擴大班干部的影響力。內容包括制定組規、獎勵形式、評比細則和評價反饋辦法,以及如何開展討論活動等。
3.組建小組評比活動,你追我趕士氣高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們保質保量地完成當天的討論和作業,我和班干部商議決定開展“線上小組評比”活動。教師根據組員提交作業時間、修改是否正確、參與討論的完成情況,每天分別進行“個人積分”和“小組積分”評比。同時,在原有積分的基礎上,增設“特殊雙倍加分”項目,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周末,教師分別在家長群和小組群及時匯報總結。
在這一階段,任何成員提出的問題都可以被所有人關注到,從積極回應班級話題、參與問題討論、發表各自觀點,再到主動提問、產生質疑,經過沖突、討論、協商、交換意見,最終達成一致,使得網絡化班級最終成為實現成員平等交流、群策群力、共謀共治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