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菲 牛連丁 裴福玉 劉媛媛

摘 要: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在報告中指出,21世紀學生必須掌握4種技能,即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工作工具和生活能力。在信息化時代下,為了能夠更好地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需要將原本分離的線上線下教學空間融合起來,文章通過研究未來教育內含以及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為基礎,設計線上與線下課堂混合的O2O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以提升教學效果,達到培養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面向未來;O2O;思維能力;教學改革
0? ? 引言
很多年以前,隨著遠程教育的出現就有人預測未來教育中的學校實體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種媒介上的可以選擇的課程,事實證明學校實體不但沒有消失,而向著多元方向更好地發展。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教育質量明顯提高,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將迎來新的階段,在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在未來教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變革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和各類人才培養模式。所以在未來的教育中,構建新型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推動教育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顯得尤為重要。
1 面向未來的教育
眾所周知,原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曾指出,面向未來教育,不是若干年后的教育,而是當下進行著的,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教育,教育事業就是未來的事業[1]。
第一,教育是一個國家的重大事業,為國家培養能夠為未來社會所用的人才,那么就必須明確未來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些與社會本身的科學、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分不開,所以作為教師要實時關注社會對學科發展的新要求。
第二,教育培養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個體都有其發展心理和生理上的規律,他們有不同的思想、愛好,特長和個性。教師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性特點,才能更好掌握教育發展方向,培養更高質量和價值的人才。
第三,面向未來的教育應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廣泛學習先進國家的教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日本提倡綜合學習活動,歐洲大部分國家擁有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的理念。拓展國際視野,與國際教育進行比較,推演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思想。
21世紀以來,我國連續推出各種規劃和綱要,都強調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技術手段對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全國的教育都采用了線上方式。但網上教學不能完全代替實體課堂,所以面向未來的教育就是新型的混合模式—O2O教學模式。
2? ? O2O教學模式的研究
2.1? O2O教學模式的概念
O2O最早是2011年Alex Rampell提出來的,原來是互聯網與線下結合的商業模式,后來不再局限于商業,只要涉及線上和線下的都統稱為O2O。O2O本質上是一種模式,即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結合,衍生出更多新商業模式和消費模式[2]。O2O教學模式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將豐富的網絡資源和現代化的學習平臺引入教學中,使線上資源與線下課堂充分融合,以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3]。
2.2? O2O教學模式的特點
教學空間無限延伸。在O2O教學模式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場所從傳統課堂擴展到網絡上,網上資源極為豐富,國內國外都可使用且費用較低,線下是以班級為組織形式,可能實現線上線下融合,課上課下融合,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廣泛的教學資源,師生之間可以隨時隨地互動,使課堂不再有明顯的時空界限。
教學活動豐富多樣。信息化環境下的課堂不僅有電腦、多媒體,學生隨身攜帶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使得教學過程中的活動也豐富起來,學生可以在課前利用線上資源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PPT講解的同時,還可以利用教學輔助平臺隨時問題,學生在移動端參與并完成討論,課后小組討論,課程測試,O2O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線上線下的特點和優勢,使教學活動不再拘泥于定式。
過程考核更加便捷。隨著對學生全方面能力的重視,過程考核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以往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分析考核結果。O2O教學模式中的過程化考核可以嘗試使用網絡平臺,高校使用的平臺分兩種,一是以課程資源為主的學習平臺,一是為更好幫助教師擴大教學為主的教輔平臺。學生可以使用平臺觀看預習視頻,可以完成在線討論,可以在線考驗等,教師則可以根據平臺提供的考核數據,更好地改進教學。
3 基于O2O的教學模式的設計
基于對未來教育的研究,本文設計的O2O教學模式是將線上學習空間和線下課堂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支持,深度融合。模式中采用小班分組制,線上線下相互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本模式共分為5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結合未來人才所需要的能力目標進行設計,如表1所示。
課前預習:學生利用線上空間進行自主的個性化學習。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將精心選取的學習資源發布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學生根據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時間情況進行自主學習,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帶入下一階段。
小組討論:小組同學定期開展線上或線下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課堂講授:課堂講授新知之前先利用線上平臺進行測試,學生利用移動端作答,教師可以實時得到反饋,精準把握教學,直接解決共性和普遍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消化吸收,更好地將知識進行遷移和提升。
課上互動:本階段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空間共同推進的方式。問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習小組提出。得到問題之后,可以直接由教師與學生一對一地進行問答交流,提供個性化的指導,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通過移動端進行上傳,供師生交流,如雨課堂彈幕的形式,然后再分析詞云,這樣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課后作業:這是學習過程的又一重要環節,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反思拓展和總結,為下一輪的第一階段做好準備。教師也可以通過作業情況的反饋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學生學習提供正向的積極的引導。
4 結語
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能夠自主學習、具有不定式的思維和創新思維、與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使用O2O教學模式既實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又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從預習、討論、內化、提升幾個階段對學生的獨立思考、團隊合作、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培養,但如何將這種模式發揮到最優還需要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丁瑞常,顧明遠,圣吉彼得,等.面向未來的教育如何定位教師角色與價值:顧明無與彼得圣吉凝聚東西方智慧的再次跨界對話[J].比較教育研究,2017(2):3-8.
[2]水龍吟.O2O顛覆傳統[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2(8):77-81.
[3]郭春才,金義富.基于未來教育空間站的O2O應用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6):24-30.
(編輯 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