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常梅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教師應該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重點,將德育理念滲透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他們優秀的學習品質?;诖?,首先簡要地介紹了小學班級管理與德育結合的作用,接著重點從實踐活動、賞識教育兩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結合策略,以期為小學班主任教學和管理提供參考,實現班級管理和德育的深度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班級管理;德育;結合策略
思想對一個人的發展有著引導作用,班主任的教學水平、道德思想觀念決定了一個班級的發展,所以在班主任的管理活動中,應該將“立德樹人”理念貫穿始終,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并優化班級管理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實現德育和班級管理的有效結合,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贊賞,定期組織多元化的德育活動,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
一、小學班級管理與德育結合的作用
(一)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德育工作的推進是對小學生個人行為的有效指導。小學班主任組織多元化的德育實踐活動,如紅色旅游調研、詩詞朗誦等,既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又能鼓勵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化對道德知識的認知,這也是提高小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有效手段。
(二)體現人文關懷
每位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在思維認知以及性格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知識,將人文關懷、賞識教育作為核心,讓每位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同學的關心。例如單親家庭的學生,教師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起到道德示范的作用,在班級中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從而提高管理效果。
二、小學班級管理和德育的結合策略
(一)德育實踐活動,優化班級管理的方式
以往的班級活動中,一般是教授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內心的發展需求,導致德育工作取得的效果甚微。對此,班主任采用主題實踐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興趣,并在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意識。
德育主題的班會活動是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的有效途徑,選擇合適的主題是重點,結合現階段小學生的認知需求進行合理分析,確?;顒觾热葑銐蛐路f,吸引小學生的參與興趣。以“愛國”為主題的德育實踐活動中,這兩字從一個整體的層面來分析是比較抽象的,但是它的內涵極為豐富,如何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教育,珍愛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教師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所以在主題的選擇上,從常規中尋找“創新點”,順應時代的發展步伐,將班會活動放在一個更高的層面,這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以現實生活為依據組織德育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實際中成長,將德育活動中學到的愛國思想、集體意識應用到班級管理中,從而達到高質量的結合效果。
(二)樹立道德風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同時也是德育工作的組織者,所以在兩者結合的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思想意識的發展,也要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起到榜樣引領的作用,這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少,而且具有一定的模仿意識,班主任的行為容易影響學生。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語言,主動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切忌對學生任意辱罵,而要在民主、科學的管理模式下,讓自身的優秀行為成為指引小學生前進的動力。
師生關系是推動班級管理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班主任始終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層面,并著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例如在主題班會活動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通過辯論、演講等形式,實現學生思想上的碰撞,衍生出更多全新的觀點。再者,班主任通過賞識教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例如在“每周之星”的評比活動中,表揚學習態度、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生,并給予他們精神、物質等方面的獎勵;對于遲到、擾亂紀律、衛生習慣差的學生,班主任與其進行面對面溝通,分析錯誤原因,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切忌一味批評和懲罰。從德育和班級管理的結合效果而言,班主任始終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小學生的成長和變化,當他們獲得一點兒進步的時候,也不要吝嗇表揚,要善于挖掘每位學生的優點,將其作為小學生奮斗和前進的不竭動力。
總而言之,小學班級管理活動的進行,離不開德育的指導,班主任應該從多個角度合理分析,通過多元化的德育實踐活動,打造濃厚的班級氛圍,逐漸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風氣。除此之外,教師應該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為重點,培養一群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鄧秀萍.論德育教育與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結合[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7):85.
[2]馬國華.回歸初心 以德育人:淺談小學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J].中國農村教育,202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