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妃
摘要: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的內容相對枯燥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了更為重要的地位,并且近些年來各類資源的豐富也使得學生有了更加廣闊的閱讀視野。本文就從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角度出發,對如何有效進行課外閱讀提出一些見解與看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引言
從本質上來說,基礎知識的學習都是為閱讀理解這一難點問題打基礎的,不管是在小學階段還是在初中階段,都要關注對學生群體的閱讀教學。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語文課外閱讀進行有效指導,是當前小學閱讀發展的關鍵。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意義
(一)豐富學生知識儲備
漢語是我國母語,學習語文正是學習漢語的首要途徑,想提升學生對漢語文化的知識儲備,僅靠學習語文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漢語水平以及文化素養。通過大量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還可積累更多的句子、語法以及語言邏輯等基礎知識。利用大量閱讀課外讀物的方式可以有效拓展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為學生日后發展打好基礎。
(二)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高效進行課外閱讀,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可有效提升學生文學水平,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受到積極影響,通過語文教師的正確引導,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通過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可在閱讀過程中發掘適合自身的閱讀方式,找到自身的閱讀方向與目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為學生將來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存在的誤區分析
(一)對閱讀篇目的固定化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針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存在這樣的誤區,首先是在閱讀的篇目上,很多學校或者教師指定固定的篇目,這就極大程度地占據了學生的日常學習與自我閱讀興趣培養的時間,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很多學校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基礎上讓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進行誦讀記誦作為閱讀的主要內容, 如《笠翁對韻》、《三字經》等,這樣的經典誦讀無可厚非,但是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布置閱讀任務或者對傳統經典內容進行記誦,要求家長群體配合學生與教師在微信群中打卡,但是對這些篇目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蘊含的基礎性道德要求等,家長群體不去講解,教師群體不去解釋,學生在這樣的課后閱讀過程中只是單純的“閱讀記誦機器”,真實的教育效果如何,不得而知。這樣固定的篇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選擇自由,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影響較小。
(二)閱讀方式的滯后性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閱讀的方式與閱讀的內容之間與傳統上都有很大的區別。互聯網時代,閱讀不僅僅停留在對書本知識的閱讀中,還有更多的電子書、電子周刊以及“聽書”的閱讀方式,但是在當前對學生群體進行閱讀教育指導的時候,還是以日常的書本閱讀為主。雖然當前的課外讀本數量較多、質量不同,在圖片的編排等多角度來說與過去相比有較大的創新,但是在閱讀方式上,很多小學生從小就接觸互聯網,對互聯網閱讀方式接受度較高,是“原著網民”。但是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相關規定中,還是將書本閱讀作為閱讀的全部,對聽書等多種閱讀方式的關注度較低,并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小學生進行有效課外閱讀指導的對策
(一)多渠道利用碎片化時間
學生群體的壓力大這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不爭的事實,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要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比如在學生休閑娛樂的時候播放童話故事講解來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在睡前以故事的形式讓學生“聽書”,從而抓好碎片化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日常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從而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閱讀的學習興趣。
(二)以自主積累對閱讀效果進行檢驗
學生的課后閱讀應該是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也是當前社會發展中學生個性化追求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既要有自主閱讀的自覺性,也要從學生的知識積累與閱讀成果角度出發激勵學生做好閱讀筆記,保證閱讀有效果、有收獲。比如在學生閱讀教師指定篇目時,學生要針對自己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好筆記,在對自己感興趣的篇目進行閱讀時,學生要做好閱讀筆記,在精讀與略讀等多種讀書方式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效果,學校或者班級以月或以季度為單位讓學生針對自己的閱讀內容做簡短的匯報與展示,從而將閱讀的效果展現出來,提升課外閱讀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三)堅持家校共育
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就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也是關鍵所在。在課后的閱讀中堅持家校共育,是進一步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關鍵所在。堅持家校共育,從家庭文化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家長對學生的日常課外閱讀進行簡單的干預,既要從科學性的角度出發指導學生在日常課后閱讀過程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又要從能力培養與閱讀效果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樹立科學的、正確的閱讀方式,提升課后閱讀教育的成果。
四、 結語
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以教師的指導、家長的引導為主,以學生的自主閱讀與整體閱讀為輔,從習慣培養、能力提升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閱讀篇目與閱讀內容的指導,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注重閱讀效果的簡單檢測,從而保障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治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J].才智,2019(25):155.
[2]蔣燕.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外閱讀探究[J].華夏教師,2019(36):85-86.
福鼎市山前中心小學 3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