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榮
摘要:初中階段的英語教育要注重素質教育的培養,最大程度的體現出語言對于學生的發展所展現出來的價值,依據人類和社會的發展來看,目前階段應該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在發展初中生英語方面的綜合上,又能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式,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合作觀念,人際關系以自身修養,從而有一個創新意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生;英語教學;課堂滲透;方法策略
前言:
現階段的英語教學擔負著雙重性質,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所以也決定了英語的教學理念里要多加注意素質教育的提升,這也更進一步的體現出了語言對于學生的發展價值。以下就是講述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所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改變教學模式
素質教育也就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素質,它和我們目前的“應試教育”不一樣,主要不同之處在與教學方面、教育方面以及質量方面,我們新觀念就是要反對應試教育的死板性,由以往的應試教育中加入現階段的素質教育,這是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在以往的“應試教育”中,沒有以生為本的觀念,也沒有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進行教學,模糊了學生的差異性,這嚴重的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1]。所以,初中老師在教學中,要更改以往的教學理念以及模式,在現階段的發展中,以生為本,找出適合學生的最佳教學模式來,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掌握住學習的規律性,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語言方面的綜合性運用,讓素質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做到有效的滲透。初中生除了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要注重素質教育的培養,所以學生在日常學習知識的時候,還要學習做人做事,以及提高自己修養的一些培養。在英語課的教學中,素質教育就是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老師多加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容易出現“難記易忘”的現象,這是老師和同學都比較害怕的問題,這個時候,老師要找出相應的措施來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困難。
二、建立英語教學情景
英語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身處相對應的環境之中,但學生的周圍有一個英語交流環境時,學生的語言能力會最大效率的得到提高。在英語課堂的過程中,老師盡量建立起一個英語溝通的情景模式,以此來讓學生身處一個英語交流的環境之中。比如說生活的場景:打電話的場景、買東西的場景、日常見面問好的場景等等,除了建立這樣的情景模式之外,老師還可以引進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們展示電影中的英文片段[2],經典英文演講等等,還可以在課外給學生們推薦英文電影或者英文書籍,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的就改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了。老師還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幫助學生克服在課堂上不敢表達的心理,為差等生爭取爭取更多的交流機會,把學生按分小組模式來進行情景模式的訓練,在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培養出更好的語感來,以此來增加英語的運動能力。
三、優化教學內容
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時整個學校里最穩定、占時最多的活動,初中階段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所以,課堂上的教學也是英語這門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提高課堂教學成果、改進課堂教學內容、是最重要的,以往傳統教育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新課改下,老師指定了新的課程教學和目標,包括教材知識、學科技能、語言情感、改變策略和文化素養這五個方面,我們要以此為依據,優化教學內容以及目標,建立起新的教學觀念來,以素質為核心,培養學生的性格與興趣。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創新的能力,為此,要在初中階段全面的進行素質教育。
四、更改教學設計
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設計,應該是靈活多樣的[3],一般是由五個步驟來組成的,包括:講解、實操、做題、鞏固、復習,在每一個環節中,老師所起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選用口頭練習和采用筆試練習等等,利用起身邊的實物、圖片,以及可以選用猜謎語和有趣式的提問等來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利用分小組模式來進行實操練習,選用游戲式教學、角色扮演來增強語言的運用能力,這樣也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課堂上知識點的印象,以此來鞏固學到的知識。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要學會應變各種模式來適應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一個有效的吸收,從而也形成了一個高效率的課堂。
總結語:
以上就是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的滲透,要改變教學的模式,在以往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加入素質教育的思想,在課堂上建立情景模式來讓學生更有效的吸收到所學的知識,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做到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個優化,還有提出的種種教學設計,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此開展最有效的設計方略。
參考文獻:
[1]梁振華.關于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語創新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5(7).
[2]盛永根.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語創新教學的思考[J].學子,2017(6).
[3]李美云.對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語創新教學的思考[J].中國培訓,2016(8).
本文系福州市長樂區教育科學研究2019年度立項課題《思想教育滲透學科教學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一中 福建 福州 3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