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帶來了較大的沖擊,改善了傳統教學課堂的不足之處,為課堂增添了許多新鮮、有活力的元素。多媒體是多數教師普遍運用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其在高中歷史課堂上的應用,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有效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文章簡單分析了多媒體背景下高中歷史的教學現狀,在此基礎上,對多媒體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作了簡要探討,希望能夠為教育同仁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前言
在現階段的教育環境下,教育更傾向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是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的問題?;诖朔N情況,高中歷史教師應合理、科學應用多媒體,將之與歷史教學內容有效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那么,就此問題,提出了以下見解:
一、多媒體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現狀
(一)教師對技術和設備操作不熟練
多媒體技術是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其在操作、運用、與歷史教學內容相融合等方面都需要教師巧妙的構思與設計。同時,也需要教師具備熟練操作多媒體設備的能力。然而,就現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情況來看,多數教師對多媒體技術、設備的操作并不熟練,其因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在高中歷史教師中,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人數較多,與年輕教師相比,其對新技術的學習、接受能力較弱,對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高中歷史的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教師難以擁有空余時間去學習新的教學方式,也有部分教師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認為多媒體教學是“花架子”,對學生課堂學習質量的提高沒有幫助。第三,學校的多媒體設備難以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在這一點上可能會存在兩方面因素。一方面,學校的多媒體設備資源較為有限,設備也較為落后,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時容易出現問題,久而久之,教師就會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其在多媒體技術的掌握上自然也會生疏。另一方面,學校相關負責人在購進多媒體設備時,盲目選擇較為先進的設備,忽略了教師在操作技術方面的培養,導致多媒體設備難以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二)教學過程中對課件過于依賴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合理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然而,高中歷史教師若不能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則會降低歷史教學的質量。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部分教師在應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時,出現了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的現象,將課堂教學變成展示課件的舞臺,顯然這是難以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的。詳細來說,部分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會從網絡上尋找自身需要的教學資料,再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對其進行二次處理,運用動畫、特效等技術將教學重難點突出出來,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會將這些內容呈現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簡單的點擊課件,并未真正利用好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二、多媒體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一)組織教師統一進行多媒體操作技能訓練
為了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優勢,有效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學??梢越M織教師統一進行多媒體操作技能的培訓,增強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重視,提高其對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掌握能力。例如,在學習《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一課內容時,學??梢越M織歷史學科的教師共同備課,分析本節內容的重點,共同構思多媒體課件的具體設計內容。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各個教師之間也能夠通過分析、對比發現自身教學的不足之處,學習他人的優點。如,“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是本節內容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多數教師只會著重講解該局面形成的各種因素,而學生對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卻不甚了解。而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將各因素之間的關系通過多媒體技術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內容的理解。
(二)傳統教學方式與多媒體線上技術結合授課
同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方式存在一定優勢,同時也會有一些不足之處,教師若是能夠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有效運用,對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是有幫助的。鑒于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傳統教學方式與多媒體線上技術結合起來授課。例如,在《全球航路的開辟》一課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航路開辟過程及路線,組織學生分析開辟新航路的動因。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一些關于新航路的視頻,將之播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全方面地了解開辟新航路的過程與影響。同時,教師應發揮傳統教學方式在歷史教學中的優勢,鼓勵學生在課下搜集一些關于新航路的信息,引導學生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合、梳理,以鞏固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三)深度了解多媒體特點,創新內容形式
教師應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歷史課堂中的作用并不僅僅是播放課件,其也能夠使學生更加形象、生動地了解歷史知識內容,幫助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幫助學生塑造有利的學習環境,拓展學生的歷史學習視野。在《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一課內容的授課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導入環節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當時社會背景的影像,使學生能夠對當時歐洲的社會環境有些初步的了解。在結束這一教學環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分析、說一說當時歐洲社會環境下,與同一時期我國的社會環境相比有什么不同之處,并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兩者的對比情況呈現出來,以深化學生的認識。在這樣的教學安排下,多媒體技術與歷史教學內容做到了有效的互動,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有更為濃厚的興趣,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歷史教師應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勢,提升自身對多媒體技術的操作能力,將歷史教學內容同多媒體技術巧妙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高中歷史知識內容,實現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促進學生高中歷史的綜合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曹彥紅.關于多媒體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求知導刊,2021(17):25-26.
[2]魏彩霞.多媒體環境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新課程,2020(52):166-167.
[3]王忠沛.創新教學模式,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J].學周刊,2021(1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