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競飛
摘要:高中時期時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鍵階段,對學生未來走進社會發揮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切實落實高中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中,班主任作為不可替代的主體,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積極落實班級德育工作,并進一步探索和實踐德育工作的實施途徑和策略。本文深入探究了高中班主任落實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的持續改革,德育教育逐漸受到廣泛關注。班主任可謂是學生學習以及生活中關鍵的引導者,同時班級工作的執行者和管理者,勢必需要肩負起德育教育這一重要工作。德育教育基于本質而言是一個由內化逐漸形成外化形式的漫長過程,需要班主任給予學生提供得到以及思想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幫助學生將其逐漸內化為自己的積極思想,再循序漸進外化為自身的良好行為。
一、自身作則,充分彰顯榜樣作用
在階段的社會環境中,注重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育思想,所以,促進學生建立較強的德育素質,逐漸成為高中班主任的一項關鍵教學任務。班主任教師是一個班級的重要領導者,首先,需要贏得學生的信服,讓學生尊敬自己,但是信服和敬畏并不代表是畏懼,而是基于內心深處的一種信服。大部分高中班主任都擁有較為嚴厲的形象,往往讓學生存在一種畏懼心理,以此完成班級的管理工作,這種做法缺乏較強的科性和合理性,極易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要想促進學生保持尊敬心理,班主任需要注重完善自身素質建設,無時無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落實以身作則,充分彰顯榜樣作用,進而引導學生逐漸對自己建立尊敬心理。德育教育其實是無法脫離言傳身教支持的終身事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為無時無刻都熏陶著學生的價值觀取向以及行為舉止,所以,班主任在制定要求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實效性、合理性和科學性,避免盲目管理。例如,高中班主任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無聲自習,自主學習有效完成所布置的作業,不能交頭接耳,破壞學習環境?;诖?,教師可以置身于教室講臺上認真學習,批改作業等,不僅有助于讓學生觀察到班主任全身心投入工作或者學習時的良好狀態,發揮榜樣作用,而且能夠發揮監督作用。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會主動學習和模仿班主任,進而逐漸建立良好的學習行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班主任借助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在無形中完成德育的滲透。[1]
二、優化德育教育理念
在高中階段的德育工作開展中,班主任可謂是教育的主要人物,班主任所堅持的德育教育理念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效率具有直接影響。所以,高中班主任需要積極優化以往的應試教育觀念,加強德育教育在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全面滲透,不僅需要最大限度彰顯德育教育的現實作用,而且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以及管理工作中加強德育教育的貫徹和滲透,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促進學生體會德育教育,進而幫助學生建立高尚的道德素養。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組織德育教育活動中,應當堅持以生為本的現代化教育理念,注重學生道德精神建設以及思想變化,并適時組織德育主題教學活動。這樣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樹立道德意識,完善學生的自我教育思想,而且能夠讓學生加深德育教育的認知,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三、組織活動,構建德育氛圍
高中時期的學生往往承受著較大的學業壓力,班主任需要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并非是一味地壓迫學生,讓學生長期處于緊張氛圍中進行學生,這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會帶來不利影響。班級活動有助于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讓學生通過體驗感悟其中的德育教育。班主任應當積極構建輕松的教育氛圍,幫助學生增強班級榮譽感,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友誼關系。班主任可以組織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參與到的德育教育活動中,引導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借助學生平時的行為切實落實德育教育工作。此外,班主任可以組織節日晚會,如五一節、圣誕節等,基于節日層面中組織班會活動,促進學生體現自己的個性,通過活動建立信任感,保證生生之間實現和諧相處,構建堅固的友誼橋梁。同時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參與獻愛心活動揮著志愿者服務等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身心實現健康發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受到影響和熏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班集體中組織活動,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逐漸形成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樹立合作意識,同時激發學生潛在的愛國情懷,進而切實落實德育教育。
四、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變化
高中階段的學生的身心正處于敏感的青春期,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都極易出現波動現象,為了促進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切實落實德育工作,高中班主任必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內心的思想動態,這是落實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礎。班主任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應當時刻注意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態,不僅需要加強學生學習方面的關注,而且需要重視學生的德育現象,在察覺學生出現思想或者行為上的異樣時,班主任需要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準確把握學生出現思想變化的根本原因,并通過科學有效的策略進行處理。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是,班主任應當將學生視為一種平等的主體,避免處于高不可攀的位置,對學生展開道德教育。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較強的認知能力,道德教育往往會導致學生出現反感心理,進而對德育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班主任需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內心想法,大部分高中生存在敏感心理,班主任應當積極幫助學生降低學習以及生活方面的壓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2]
結語
在德育工作的實際開展中,高中班主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優秀的一線教育者,高中班主任必須注重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思想,重視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積極組織多樣化活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進而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梁上林.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1):117.
[2]張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