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英語教學不能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要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綜合考量。初中英語教師需更加重視在教學中滲透德育,這是教育事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深入研究英語學科教學和德育,促進二者的有效融合,注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
充分挖掘教材
初中英語教材內容豐富,且非常具有生活氣息,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以便更好地設立教學目標,開展德育。結合教材生活化的特點,教師在課程導入時可以從日常生活場景出發,用學生熟悉的話題自然引出教學內容,降低學生對英語的陌生感和學習英語的緊張感,縮短學生與英語的距離,使學生能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并愿意投入其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只講解英語知識,還要發掘教材中的思想內涵,做好德育滲透。比如,在教學“Do it yourself”時,教師就可以開展德育,可以在課程開始前提出問題,如平時在家有沒有幫助父母做過家務、上學路上書包由誰拿著、有沒有洗過自己的衣服等。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進行合理的評價,引發學生反思自己平時的生活表現,并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加以引導,培養學生對親人的感恩之心。在具體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鼓勵學生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使學生逐漸養成勤勞的品性。
鼓勵學生日常使用英語中的禮貌用語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使用英語中的禮貌用語,這樣既可以進行口語練習,也能幫助學生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教師要在上課和遇到學生時主動與其打招呼,用自身的熱情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熟悉英語知識,同時教師與學生親切的溝通交流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更加信賴教師,信服教師講解的知識和道理。
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設情境
初中英語教學中涉及英語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在口語練習、短語造句、閱讀理解和習題講解各個教學環節中滲透德育。對于英語口語練習,教師要保證學生練習的生活化、日?;?,教師也可以創設情境開展口語教學。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想朋友到家里做客的生活情景,然后分組演練,一位學生扮演主人,另一位扮演客人。主人在朋友坐下后用“What would you want to drink?”詢問朋友,朋友作出客氣禮貌的回答。通過生活情景的模擬,學生會發現英語口語練習并不難,并懂得待客之道和為他人著想。在短語造句的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造句,要選取勵志的例句或名言警句對學生開展德育。
在教學“Outdoor fun”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營造戶外運動、踏青郊游等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戶外活動的樂趣。根據課程內容,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復習回顧運動類單詞,促進學生養成熱愛運動、強身健體的習慣,通過學生對戶外活動的討論和描述鼓勵學生多參與戶外運動和戶外活動,使學生更愿意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引導學生勇于探索、善于發現萬事萬物的美,成為一個情感豐富、觀察細致的人。
豐富教學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樂于學習的優秀品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單詞接力、英文小短劇演繹的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汲取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室開設英語角,定期請學生分享英語短句和文章,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可以通過英文歌曲比賽、感恩節活動等增加學生對英語的實踐應用,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并糾正英文表達的錯誤,使其能夠破除心理障礙,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
在進行“Growing up”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開展“我成長的足跡”活動,請學生從家里帶一些見證自己成長的物品,并在課堂上用英文描述,通過物品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除了物品,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說一些自己身心上的成長變化,讓學生明白怎樣才是成長,使學生逐漸學會獨立,有更健全的價值觀。教師也可以適時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可以回憶童年,也可以講講自己在初中時的樣子,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還可以展望未來,并引導學生繪制自己心中的未來藍圖,使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有所期盼。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學會感恩在成長路上對自己提供幫助的人,如父母、親人和朋友,甚至陌生人,要教育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并且積極進取,每天都努力成長進步。
總之,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在將教學內容講解清晰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開展口語練習,多嘗試新的學習方法,注重引導和啟發學生,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大岡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