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軍
摘要:對于新時期的產業資本優化,逐步表現出較強的金融性特征,最終發展結合為金融資本的類型。此時,凸顯出產業機構運營多元化的特征,可以更好地提升資本運營水平。對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導,產業資本投入到金融領域表現出良好的現實意義,也隱含了很多風險問題,可能會誘導單一企業的虧損,隨之引發全體行業內部的金融震蕩。本文通過進一步分析產業資本關聯金融行業的特征和類型,明確當下的發展狀態,對蘊含的風險因素展開分析,更好的提出相關應對防范策略。
關鍵詞: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相互結合;存在風險;風險防范
產業資本作為正常運行發展的主要支撐,結合當下宏觀經濟表現形式特征,更好的凸顯金融資本結合成果,逐步拓寬產業未來的發展道路。由于產業資本投入金融領域的多元化發展依舊處于探索初期,蘊藏有較多的風險制約,必須依據產業發展的前提,合理且適宜的結合金融資本,有效的評估相關風險,總結歸納出與之相匹配的風險防范策略措施。
一、 我國產業資本如何與金融資本相結合
對于我國產業資本的類型進行分析,為更好地順應金融行業的市場發展,凸顯出多元化發展的特征,需要表現出更加卓越的金融性,必須與金融資本相結合。具體而言,通過工商企業向金融機構進行股權投資,或是與產業集團合資,共同成立財務公司。隨著產業資本進一步投向金融行業,到現今已經有將近30多年的發展歷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已經成為熱潮,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集團都積極并且主動地參與到金融機構的股權投資活動中來,同時,大批量的財務公司都被全新建立,使得產業資本進一步融入到金融行業當中,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會沖擊市場秩序的穩定性,優勢就是有利于金融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之后,隨著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國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有所提高,促使產業資本更加有望投向金融領域。直至二十世紀初期,國家相關監督管理部門管理態度大幅度轉變,逐步放寬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政策性指標,更加有利于的國內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快速的結合發展。
二、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風險特征
(一)資產層面的風險
通過資產風險進行探究,主要產生風險的原因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過程不恰當,企業內部的資金流動速率減緩。企業內部存在交易風險,在集團企業中,子公司之間相互的業務往來,可以有效提升溝通協作能力,實現互利共贏,但是也由于內部往來類型眾多,監管者不能全面掌握細節性變化和內容,導致在運營發展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國近幾年一直都很重視內部資本配置,但是集團企業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開展資本配置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資本金重復計算,賬面資本價值虛增,實際資本卻不足,對于發行債券和肩寬后,造成財務杠桿風險占據主導,集團整體抗擊風險的能力減弱,不能夠真實準確映射出集團當下的資金鏈安全性和穩定性。當然,還有就是在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的過程中,由于兩者之間存在差異性,在具體的運作環節受到多重限制,資產整體表現出較為嚴峻的整合風險。
(二)組織層面的風險
企業本身表現出合約的集合性,同時突出呈現組織集合的心態,所以在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時,確保產融雙方能夠實現經營、文化等多方面的結合,從而更好地發揮積極的協同效果。但是,本身從產融雙方來說,本質歸屬于不同的經濟系統,在生產經營或是技術應用等方面不能產生預期的協同效果,最終將會限制雙方的發展,不僅出現企業內部損耗,也不利于未來企業的長遠的進步。企業依據多元化經營的發展目標,組織層級增加的同時,也會大幅度增多運營成本支出,如果沒有合理的關注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協同效果,忽視了企業規模經濟的發展狀況,最終將對產融雙方都產生較大的風險制約。
(三)產業層面風險
該層級的風險類型可以劃分兩項內容,其一就是產業表現出空心化的特點,由于某些產業在產融結合的程度已經超出該產業能夠把控的基本能力,最終誘發泡沫經濟。一些大型企業只是過于關注高額的投資回報率,用利潤率較大的金融資本全部替換原有的產業資本,借助金融杠桿的便利參與多種類型的金融投資。也有的企業在同期內參與并投資單一特定類型的金融機構股權。企業內大量的資金都投向金融領域,忽視了自身產業發展的轉到,導致核心業務沒有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愈發表現出空心化。還有就是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參與保險后,忽視了風險防范的作用,提升了事故出現的可能性,這種以保險市場為安全墊,增加虧損現象的道德風險。
三、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如何防范風險
(一)優先構建防火墻制度
對于企業的產業資本來說,需要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堅持價值原則,并以此作為企業正常運營的核心關鍵標準。企業本身的資本結構表現形式有兩項,負債和權益資本,因此,促使產業資本關聯金融領域,進一步落實資本結構優化管理工作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正處于推進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飛速發展的時期,從更加細節化的工作中進行風險防范。具體而言,在企業內部構建健全的防火墻制度,能夠保障風險不會在集團內部進行轉移或擴散。防火墻就是在股權投資期間,或是業務活動開展過程中,設置一定的限制,從而保障母公司與附屬機構之間形成壁壘,防止風險在集團內部的傳播。在集團內部建立風險防火墻,可以有效的優化集團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確保風險防范體系的創建,從而發揮重要的積極效用。當然,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規范子公司之間的交叉持股活動,將集團企業內部各個子公司工作內容相關聯,占星出較強的業務聯系特征,促使母公司和子公司往來過程更加透明且規范,從而顯著提升資金風險的識別能流利,規避關聯交易風險,確保風險防范工作的合理化落實,控制風險在集團內部的轉移和擴散。
(二)提升監管協調機制的效用
對于當前我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的過程中,監管工作不僅存在盲區,同時也含有一定的監管重疊,造成了集團企業的監督管理浪費。隨著產業資本逐步投向金融行業中,更好的表現出綜合監督管理協調機制的效用特點,可以有效規避道德綁架風險的發生,更好的落實好產融結合業務活動的工作目標。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后,需要明確監督管理工作開展的主體對象,必須是整個集團企業。具體在監督管理協調工作開展中,內容涵蓋多個方面,檢查資本是否充足,集團內部資金鏈供應是否穩定,是否滿足現金流動的基本要求。當然,集團公司需要定期向金融子公司進行信息互換,傳遞輸送領導干部的資格審查數據,嚴肅處理內部大額的關聯交易內容等。但是,從我國分業監管整體表現出的發展特征,現實狀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保障產融結合監管系統運行的穩定,相關監督管理協調工作開展時,忽視了整體性的工作特征,所以為了盡可能防止監管出現盲區,降低重復監管出現的可能,必須強化多方監管的監督機制創設,從而保障各個部門能夠更好的明確分工,實現監管框架管理功能統一的基本目標。
(三)專注于綜合人才隊伍培養
對于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規劃進行探究,認為人才方面存在較多限制,很多金融人員自身對金融風險的把控能力不達標,缺乏基本的金融管理工作經驗,當產業資本和金融基本結合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產生的各類風險有所加劇。因此,必須注重復合型人才隊伍的組織建設,培養出更多理論實踐雙達標的專業人才,更好的強化產融結合過程,凸顯出更具優勢的協同效應。對于產業資本的主體部分的集團企業來說,一般情況下,金融方面的人才儲備相對較少,很多都沒有接受過較為完整的金融風險教育,對金融風險基本認知存在滯后性,當然,就無需討論是否具備相應的金融管理經驗了,由此,當產業資本參與金融行業的投資時,可能會引發較大的經營管理風險。
四、總結
在我國整體資本市場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注重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兩者的結合性發展,有效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充分落實集團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從根本上有效提升資本配置效率。通過進一步分析產業資本投向金融領域的過程,正確的認知產融結合的風險特征,注重集團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實際選擇,從而提出適宜的風險規避策略措施,顯著提升企業的運用價值,實現高質量的資本結構轉換。
參考文獻:
[1]程正.試析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相互融合[J].科技經濟市場,2019,(07):63-64.
[2]方瀟儀.我國產業資本進入金融業的風險防范分析[J].商情,2019,(31):12.
[3]姜曌.商業模式視角下海爾集團產融結合的風險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20.
[4]劉倩.產融結合對企業融資的影響[D].江西財經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