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梅紅
摘要:初中教學是讓學生在正確使用文字的基礎上,能夠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以及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以及家長的積極配合,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語文的教學目的不再局限于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學來說至關重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政教育;思想覺悟
思政教育是我國精神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長期以來,中國社會注重成績教育,對于學生的人格培養有所疏漏。現階段應該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通過加強思想教育的趣味性以及條理性來落實語文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初中語文教育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在教學內容上,教學內容較為片面,關于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相對較少。二是在教學模式中,現階段多媒體技術大量融入教學課堂,導致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多樣化,使得語文教學存在脫離課本的現象,降低了教學效果。
現階段在對課本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容易過度解讀課本,甚至脫離教材。現階段信息來源豐富化,導致在對課本人物形象的分析時會加上個人感情,但是過于瑣碎的分析缺乏對解決問題的引領作用。加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多地涉及到了其他領域等,占用了過多的時間,主次不分,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
而且在初中語文課堂當中,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教育,忽視了教育部對學生精神層面的要求,而且教育缺乏系統性,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學體制。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的具體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學是指導學生形成正確思想的一門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的正確性以及科學性,不讓思想政治教育變成空洞的理論教育,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精神,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加強語文課堂的實踐性,避免空洞性的理論教學
由于思政教育自身偏向理論化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語文課堂教學容易變成教師“講大道理”的教學模式。因此,為落實思政教育,且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語文時的獲得感,應該加強實踐性教學。教師可以將思政教學進行分模板教學,而且在每一個專題的教育當中,找到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加強教育。
例如,在進行思政教育當中的集體主義教育時,不僅要教給學生學會尊重,關心和理解他人,加強團隊協作,懂得為集體服務,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在集體活動當中領略這些道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的手工作業以及外出郊游等,在進行手工作業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長,學生會在實踐過程當中互相幫助,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做好集體工作。不僅是對于小集體來說是這樣,在整個學校、整個社會中也應該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關心社會,實現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人生價值。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語文課教學與思政教結合起來,在具體的人物形象中進行教學,在語文課文的學習中體驗集體主義精神,豐富教學內容。
(二)加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避免枯燥的理論教學
語文課堂往往以語境、文章主旨教學為主。因此,課堂通常會變得深沉,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及設置一些課堂游戲來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懂得道理,從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加以培養。而且教師還可以將思想理論教育與故事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能夠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在游戲與故事講述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
例如,在對思政教育當中的理想教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其次要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暢談自己的人生理想,將自己的個人目標與同學們分享,在與同學一致的人生目標中找到知音,在與同學不同的人生理想中,互相借鑒、學習,共同提高。從而將思政課堂變成學生的交流會,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
初中階段仍屬于人生當中的起步階段,語文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在這一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為以后的個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對部編版教材中《皇帝的新裝》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教導學生,有對美好的追求固然正確,但是也要客觀理性地去看待,不要盲目追求。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設立科學合理的人生目標,將人生的最終目標劃分成小目標,分階段去實現,從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踏踏實實認真肯干的思想意識,有意義地度過青春期。在語文課文的學習當中正確理解理想,落實思政課當中的理想教育,豐富教學內容。
三、結語
人格是一個人在社會當中立足的根本,正確的思政教育可以影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同時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下階段的高效學習。人格教育的形成與后天的環境有著極大的關系,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貫徹思政教育可以讓學生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初步階段就能規范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識,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促進自身良性人格的養成。并且在初中語文教育中貫徹思政教育還可以讓學生對民族精神有極好地領會,正確處理好繼承、發展、創新的關系,正確評估自己,在社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魏勃,唐軍棟.奉獻精神對初中學生思政教育的獨特價值及應用[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04):70-73.
[2]馬娜.論新時期如何加強初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現代職業教育,2020(3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