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甫
“老師,教師節快樂!”聽到聲音的同時,一朵小紅花呈現在我的面前。
我說:“你有這份心意,我很高興,你的心意我領了,但以后不要花錢買禮物給我了,因為你是學生,沒有掙錢,還在花錢,也沒有錢!”
“老師,我有錢,我是用攢的零花錢買的,以后不會買了,這次你就收下!”說完話,她把花遞給了我,跑出了辦公室。
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原來今天是教師節!給我送花的是我們班的小陳同學。提起小陳同學,這可是我們班的“名人”,也是八年級組的“名人”,有可能也是我們學校中學部的“名人”。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還得從發生在她身上的幾件事情說起。
第一件,不經別人允許亂用別人的物品。這件事情發生在七年級第一學期,在她住校期間,有時候不給物主打招呼,或未經物主人同意使用別人的東西,喝別人的飲料,同寢室的學生多次上報,經我們多次調解,但還是沒有效果,正是這樣,不得不讓她退寢變走讀。
第二件,“吃飯事件”。一個冬天的晚上,我剛剛躺在床上,手機鈴聲突然響起,這么晚打電話有什么事情呢,嚇得我趕快接通電話。
“孫軍鋒老師,你有好大的能耐?”電話的那一頭發飆。
“你是哪個,你有什么事?”我連忙問。
“我是小陳同學的父親,你為什么不給我家娃娃飯吃,每次的生活費一分都沒有少交,你憑撒子不給我家娃娃飯吃?”電話的那一頭理直氣壯地說。
“我沒有不給你們娃娃飯吃,每個娃娃都是在當天值班老師的看管下分飯吃的,你為什么說我不給你們娃娃飯吃呢?啥時候,我沒給你娃娃飯吃?”我也很生氣地說。
“我們娃娃說的,就今天中午!”電話那一頭說。
“今天中午看管分飯的值班老師不是我,你怎么就說我不給你們娃娃飯吃呢?”我反問道。
“反正你們就是看不起我們娃娃,不給我們娃娃飯吃,你有好大的能耐!”電話那一頭繼續說。
“我和你在電話里說不清楚,明天你到學校來,我把今天值班老師,分飯的學生,還有你們娃娃,學校相關領導集中在一起,我們把這個事情弄清楚,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經過調查得知,是因為舀飯的學生手抖了一下,把飯一點飯灑在餐盤的外面,他娃娃就發火不吃飯了,還說“學生不給他飯吃,老師不給她飯吃,我們班的同學都看不起她,我們老師都看不起她!”
與此同時,小陳同學的爸爸還恐嚇我們班舀飯的學生,揚言要打我們班舀飯的學生,嚇得我們班的學生趕快來給我上報。
“沒事的,你們不要怕,有孫老在,看誰敢打你們!”我安慰學生到。
我當著舀飯的幾個學生的面和小陳同學親的面,又說到:“你一個大人咋能做出這種事情,能恐嚇我們班的學生,和我們班的娃娃計較呢?”就這樣,小陳同學的爸爸紅著臉,很不好意思地離開我學校!
第三件,“串班事件”。記得一天晚上,我剛準備睡覺,習慣性地打開班主任微信群,一張帶有熟悉身影的照片出現在班主任群里,我一眼就認出這是我班的小陳同學同學,原來下晚自習她去小陳同學低年級串班,其它的班主任不要她進教室,她不但不聽,還罵老師。看到這張照片,我頓時覺得好汗顏,趕快聯系了那位班主任,弄清了事情的經過,并向她道了歉。第二天課間,我有帶著小陳同學去找那位班主任道歉。后來,據我所知她經常去低年級的教室門口晃,誰說都不聽,別的老師說了她,她還罵別的老師,好像還不止罵過一個老師。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她平時太強勢,和本班的娃娃玩不到一起,和八年級的娃娃玩不到一起,娃娃既可憐又可恨。
當然,這個學生平常也是問題不斷,比如不交作業,和同學吵架,甚至打架,癡迷于追星,鈴聲不響不進教室等,再加上家長這樣,我真覺得“教育咋這么難啊”。
經過這些事情,我也對她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經常婆婆媽媽的不斷嘮叨,不斷“談判”,加上“我是人民教師”,她在家時間長了,家長也感覺娃娃不對,對老師的態度有所好轉,家長見我也客氣多了。我想好好關注她,慢慢教會她好好做人,讓他在學校有事做,讓她感覺到集體的溫暖,她除了確實有很多缺點外,但勞動是一把好手,愛當“官”,于是我讓她做了我們班的消毒和消毒記錄委員,沒想到她干得很不錯,于是我又讓她當了我們班的衛生委員,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慢慢拉近了距離,我也走進了她的心里,雖然偶爾也有一些事情發生,但總體來說她還是在進步!
從她的身上讓我再一次深深意識到,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讓學生健康成長更重要,每個學生在學校得到應有的發展才最重要!
老師的德育故事很精彩,類似那種“不經風雨不見彩虹”的精彩;在這樣的學生中間,“成績在成長面前絕對屬于第三”,小陳同學存在德育中的千般困境,但她也有令我們班主任感動的“EQ”,還有我們共同造就的“AQ”讓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而終究表現卓越!
班主任德育工作一邊辛苦一邊感動還外帶欣慰的時候,就是我們成功的時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