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貝貝
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注重成績,應該實施素質教育,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很重要。素質教育有一個著重點,那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不論是創造能力,還是自學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會讓學生在以后受益匪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將課堂知識與德育有機結合
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不僅伴隨知識面的擴充,還有思想和道德的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非常重要。高中生已經有了判斷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將課堂知識與思想道德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提出自己見解,并且客觀公正地傾聽不同的聲音,深化對問題的認識,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不斷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全面發展。
在授課過程中,我也會針對所講授的課文做一些延伸,讓學生自己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內容,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例如,在講解attitude的用法時,我引用名言“Attitude is everything”,再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所處的班級中有哪些好的和不良的學習風氣,進而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這可以讓學生在加深學習印象的同時,不斷完善、提升自己。
知識與實踐并重
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但學習不只是學習理論知識,還包括實踐。學生學習的最終結果是實踐,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實踐,在實踐中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理論知識,提升對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升道德素質。
例如,在教學Sports events這一課時,我讓每名學生選擇一個國家作為自己的學習對象,了解這個國家民眾最喜歡的運動,并對比其與其他國家民眾所熱愛的運動有什么不同之處,他們喜歡這項運動的原因是什么,他們的文化或生活環境對這項運動有什么影響。我讓學生自己實踐探究,真正地摸索課堂之外的知識內容,而不是拘束于課本和課堂,這樣不會束縛學生的天性,而是促進學生深入探索。一節課下來,學生通過自學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體育偏好,潛移默化地拓展了知識面,同時提升了跨文化意識,懂得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知識,不能只傳授基礎的理論知識,還需要開展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增加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道德素質。
加強興趣引導
興趣是支持學生不斷開展英語學習探究的助推劑。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因為在現有的學習條件下,建立起學習興趣后,學生會在興趣的引導下自主地學習和探究,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促進英語課堂的高效開展。
例如,在教學Science and nature一課時,首先,我為學生展示了20世紀80年代的通話設備和交通設施,之后又向學生展示了現在的通話設備和交通設施,讓學生感受時間和科技帶給我們的變化。然后,我讓學生基于事實想象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希望未來變成什么樣,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表達,如繪畫、寫作等。最后,進行分組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為自己喜歡的作品投票,選出學生喜歡的作品。這不僅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還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并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搜集資料也能提升自學能力。
總而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不論在哪門學科教學中,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都是教師重要的教學目的。同時,在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良好的思想道德是每個人都應遵循的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行為規則和規范。教師需讓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得到良好的引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濱海縣八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