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艷
摘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創業教育在國外已成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有的教育體系缺乏,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技能和精神的培養,大學創業教育普及程度低。本文通過對創業教育中創業意識含義及重要性分析,結合目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創業意識的培養途徑,并對當今高校創業意識教育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創業意識;重要性;缺陷;途徑
近年來, 隨著改革的推進, 大學生的就業意識已有明顯變化, 但是被動就業思想仍占據主導地位。這種被動就業意識已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強化大學生的主動創業意識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 創業意識教育的含義
創業教育是一種理念, 這種理念旨在向學生灌輸一種創業意識, 使他們創新思維在創業過程中得以激發和發展, 而在創業教育實施的過程中, 其首要的任務便是積極引發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創業意識問題。 意識是行動的指南, 創業意識集中體現了創業素質的社會性質, 支配著創業者對創業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規定著其態度和行為的方向和強度, 具有較強的能動性, 是創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探索與構建創業教育運行機制的必要前提。
二、 當前開展創業意識教育的重要性
(一)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是嚴峻就業形勢的迫切需要
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一方面高校擴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 大學畢業生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 隨著社會的發展, 我國正規部門創造的就業的能力明顯下降, 國營企業、國家機關等吸納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大幅下降, 城鄉各單位創造就業的能力也大幅下降, 而且事業單位的改革也正在推進, 用人也在減少。這些都說明, 消極等待就業已不合時宜, 就業形勢要求 大學生必須更新就業觀念, 實現由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的思想轉變。
(二 ) 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是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
知識經濟的興起已引起勞動就業領域的重大變化, 創業不僅成為人類社會經濟增長的巨大動力, 也成為一種重要的就業形式。知識經濟時代, 產業、職業、 行業不斷變動, 在這種狀況下, 創業型就業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手段。所以, 知識經濟的興起不僅使創業型就業成為解決經濟問題的基本思路, 也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思路。
(三)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
培養和強化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為社會培養創業者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由于知識經濟對個人的創造精神、開拓精神的重視, 智力已成為個人獲取財富的資本, 又由于計算機網絡等通訊手段的發達, 知識的生產、傳播、轉移的成本降低,創業變得容易實現, 這也使大學生創業能夠成為現實。所以強化創業意識, 培養創業品質, 提高創業智能, 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成為創業者, 已成為新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四)提高創業意識是學校培養方向和大學生實現理想價值的需要
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 是學校培養人才的方向, 高校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已任。在高校招生激烈的競爭下, 畢業生就業率的高低, 直接影響學校的規模、質量和發展前景。當前, 要從根本上解決整個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問題, 以創業促進就業的途徑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流選擇。
三、 現行創業教育存在的缺陷
(一) 社會實踐較少, 僅局限于課堂理論教學
現行的創業教育大多只是局限于課堂的理論教學, 并且創業教育課程不成體系, 其教學效果和可實施性一般, 廣大學生對其評價較差, 課堂泛泛的理論教學模式難以充分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們更青睞諸如案例分析等教學模式, 需要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 更需要探索、研究、歸納、總結等能力的培訓。
(二)創業環境氛圍不濃, 鼓勵和幫助的力度不夠
大學生創業很少脫離校園, 難以真正把自己投入到社會。這些創業者仍然沒有足夠的勇氣徹底擺脫校園, 一方面迫切想能通過社會來成功創業, 另一方面又不愿真正脫離校園投入到社會中去, 這就使得大學生的創業過于零散, 不能形成較為廣泛的創業環境, 加之大學生的創業活動至今還未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 使得大學生創業真正與社會接軌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三)教育體制不全, 缺少正確的理論指導
現在的大學生創業知識不夠完備, 求成心理過于強烈, 難免缺乏冷靜的思考和理論方法的充分學習, 加之很多大學沒有系統完善的創業知識傳授體系, 沒有針對大學生制定科學的創業教育計劃, 沒有比較權威的理論作為創業教育的依據, 這些使得大學生創業處處碰壁, 步履維艱。
(四)大學生創業缺乏足夠的社會保障
目前,我國家庭經濟收入普遍不高, 特別是一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還在為衣食溫飽擔憂, 不可能依靠家庭籌措創業資金。有些大學生又不能向金融機構或風險投資人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 融資困難。還有些大學生缺乏融資誠意,創業資金缺乏,使許多大學生的創業計劃成為泡影。
四、 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途徑
1.開展走進成功企業活動, 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大學生創業意識, 樹立創業理想。通過開展“百企千崗”走進成功企業活動, 一方面以社會實踐活動為紐帶, 組織學生考察企業創業的經歷和經營狀況, 讓他們感受艱苦奮斗的精神, 克服追求享受, 貪圖安逸的懶惰思想。另一方面, 學校也建立了一大批大學生青春創業實踐基地, 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便利, 給予人力、 物力、財力上的保障。
2.指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和創業活動,是培養創業意識的有效途徑。創業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中培養和強化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業意識,通過一系列活動, 廣泛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
3.完善創業教育指導體系, 擴展大學生創業平臺。創業教育是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業基本素質的教育, 要從創業識、創業精神、創業品質、創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著手,積極開發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強調學生自我謀職能力的重要性,培養具有開創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4.深化創業教育教學改革, 建設創業精品課程。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主要載體和手段,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學改革中處于核心地位。當前, 我國高等教育正面臨著深化改革、 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
五、 結論
大學生創業意識及創業熱潮, 反映出大學生對素質拓展和創新實踐的追求, 這也恰恰構成高 校深入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精神推動力, 為高 校學生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創造了很好的客觀基礎。如果高校能夠通過分析 “創業現象” 之所以吸 引大學生參與熱情的一系列特點和啟示, 并有效地將其擴展、 作用到整個素質教育活動中去, 將會使高校學生素質教育迎來一個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張帆, 張幃.美國大學創業教育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 [J].中國人才, 2019, (8):7— 10.
[2]楊新新 . 強化創業意識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 [J].許昌學院學報, 2018, (5):32-35 .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