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作文中,學生的想象力是進行作文的基礎,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想象能力才能在學術的過程中更好的進行表達。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應當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這樣才能夠為寫作教學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探討的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想象能力;培養
引言:
想象力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文學形象,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作文更加生動形象,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探索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夠提出相應的策略,在寫作教學中提高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效果。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價值
首先,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進行作文練習的過程中正處在打基礎的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通過作文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趣味性。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把情況的想象力進行語言的表達與應用,進而使學生維持寫作的熱情,使學生在今后寫作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通過寫作進行自我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豐富,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通過作文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夠使學生將想象力放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發散,這樣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成為自身的一種綜合素質,避免想象力成為空想,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利用這種綜合素質指導自身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聯系生活
小學語文與學生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作文作為一種藝術創作,也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此將學生放到生活情境中進行作文教學,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于學生來說,想象力應當是一種思維能力方面的綜合素質而不是一種空想,因此,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進行想象,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針對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藝術加工,從而實現想象能力的培養,也能夠使自己的作文內容更加生動靈活。
以小學語文寫作課《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為例,在寫作教學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首先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旅游過的名勝古跡,所以說這些名勝古跡給自己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發揮想象如果自己處在這座名勝古跡的時代,自己可能會做什么樣的事情,自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這樣的寫作教學活動中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也為學生的素材和行文提供的思路,從而使學生在發揮想象力的同時,能夠更好的進行寫作表達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能夠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產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并且獲得豐富的感受和經驗。這樣能夠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力,是學生在打開思維的同時不斷的促進自身想象力的發展。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立足于作文課程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整合一系列元素引發學生的想象,這樣才能夠在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同時,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以寫作《漫畫的啟示》為例,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喜歡看漫畫,這為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基礎。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問一問學生最喜歡哪一部漫畫,然后根據自己準備的資源為學生展示漫畫的片段,接下來,抓住漫畫中的某一個情節或者具體的形象讓學生進行思考,如果自己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會如何去面對這樣的問題,如果自己是漫畫中的這個角色自己會有什么樣的生活?用這樣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將自己思考和想象轉化為寫作內容,以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寫作過程中無話可寫的問題,更能夠使學生在發揮想象力的同時,不斷的提高寫作的水平。
(三)引導學生大膽創新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能夠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性。因此,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可以將這種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進行互補,使學生在發揮想象的過程中衍生出新的創意,從而實現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想象力,通過想象力逐步形成創新性的思維能力。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互補,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寫作內容為載體,通過啟發式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通過大膽創新不斷培養想象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過程中,要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結合寫作素材和寫作內容制定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夠不斷的提高想象能力的培養效果,使學生實現思維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彩云.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J].新課程,2019(09):230.
陜西省咸陽興平市桑鎮雙山小學 袁敏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