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是學生終生發展的必備素養。經典名篇承載著人類普遍的審美價值和道德價值,在學生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指導小學生閱讀經典名篇,對培養其純正的語言趣味、感覺、習慣和道德情操都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經典名篇;閱讀;指導;
語文具有豐富的人文性特點,它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經典名篇閱讀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總量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從新課標的規定可以看出課外閱讀天然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學習語文若僅靠課堂已不能滿足學習求知的需要。學生的生活空間相對狹窄,需要通過閱讀來擴展他們的精神空間。但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現代傳媒搶占了學生大量的文本閱讀時間,電視劇、動畫片對學生的影響比文學經典作品的影響大。另一方面市面上的書籍魚龍混雜,學生不加選擇地進行閱讀,這種通俗化、快餐式地閱讀使他們在智力和情感上停留在“低齡”水平上。而經典文學作品是經過歷史的淘滌而沉積下來的文化精髓,學生閱讀經典名篇就是通過讀本走近大師,和思想、文學巨人進行精神對話與交流,使他們在生命發展的起點上占據精神的高地,即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而望,開拓視野和境界。這樣的閱讀引領才是真正為孩子“打開文化空間,引入文化之門”,使兒童從“自然人”逐漸變成“文化人”,從“自在的人”逐漸變成“自為的人”,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當前小學生經典名篇閱讀現狀
(一)閱讀環境不理想
小學生求知欲望強,喜歡閱讀,但他們的閱讀環境并不理想。在家里,有些家長觀念錯誤,不主張甚至反對學生讀課外書,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更談不上閱讀經典名篇;有些家長不夠重視課外閱讀,較少督促子女博覽群書,自己也很少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不能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榜樣;有些家長雖然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該讓孩子讀什么樣的書,應怎樣指導孩子去讀。在學校,學生課業負擔越來越重,沒有充足的時間好好進行閱讀。
(二)閱讀經典名篇邊緣化
時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文本閱讀已不能適應時代的快節奏要求,快餐式閱讀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讀書時尚。許多學生認為快餐式閱讀的視角新穎,圖片靚麗,文字簡潔,語言幽默。漸漸地傳統閱讀被這種快餐式閱讀所替代,學生與此同時也疏遠了注重閱讀品味和質量,注重閱讀帶來的心靈感受和精神思索的文學經典的閱讀。
三、小學生經典名篇閱讀指導策略
(一)創建和諧的經典文學作品閱讀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學生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因此,學校家庭要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1.學校要加強圖書室的建設。
圖書室是學生讀物的主要來源,學校要及時補充新的書源滿足學生的閱讀要求。信息時代的到來也要求學校應該建立電子閱覽室,下載大批適合學生閱讀的經典圖書,且每天對學生開放,為學生閱讀提供便利的條件。
2.建立班級圖書角。
讓孩子們拿出好書與同伴分享,并鼓勵孩子們在看完書后完成閱讀記錄單,分享心得體會,希望通過圖書角的閱讀氛圍帶給學生欣喜和興趣。另外可以充分進行資源共享,與其他班級建立合作關系,進行資源互換。
3.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為了營造家庭書香環境,使學生在家都能感受到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學校可以發動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讀書活動,展開親子閱讀,積極開展“與孩子共讀一本好書”,“家庭讀書報告會”等活動,家長和孩子共閱讀,同提高。
(二)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經典名篇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為重要的任務。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經典名篇時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讀本。
1. 讀本要遵循有序性原則。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1~6年級做了不同的課外閱讀量的規定,而學生的閱讀能力,接受能力也存在著差異性,因此學生的課外閱讀讀本應分學段選擇。
2. 讀本要具有典范性,題材、體裁、風格多樣,文質兼美、內涵豐富,字
里行間跳動著真善美的音符。
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的積累沉淀,匯集世世代代中國人的經驗、智慧,《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儒家經典“四書”中的許多經典名句都是學生課外閱讀的優秀讀本。
唐詩宋詞內容豐富、意境高遠、語言凝練、寓意深刻。它們是中華民族永恒的財富。小學生大量閱讀積累古詩詞既能得到古文化的滋潤、陶冶性情,又能端正品行,塑造健康人格。
3. 讀本要與課本相結合,依據教材,選擇與課本相近的名篇佳作。
(1)根據文體,選讀同類型文章。當我們教學某種文體的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選讀同類體裁的讀物,運用課內閱讀豐富進行課外閱讀實踐,以達到課內得法,課外受益的效果。
(2)根據作者,閱讀系列作品。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名家的名篇。教學時補充作家生平、作品,課后引導學生閱讀名家的其他作品,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又可以加深對這位作者作品內容的理解和對他寫作風格的把握。《小學生名家文學讀本》就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
參考文獻:
[1] 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J].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06.
[2] 吳春風.關于文學經典閱讀的尷尬及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11,(3)
[3] 王君.以經典閱讀為綱,建設學生高品味的閱讀生活[J].語文教學通.2011,(12)
[4] 艾草.今天怎么讀名家經典[J].小學語文教師.2014,(1)
重慶市江津東方紅學校 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