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教師的教學觀念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試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利于讓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學習潛力,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尤其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因為數學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較難一些,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心理,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預習能力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之后的數學知識學習有一個大致的心理準備,又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預習能力;策略探究
預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正式學習某部分知識之前所展開的自主學習的行為,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教師要想有一堂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就要先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能力。這樣一來,就學生而言,能夠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來在課堂上對自己所不會的數學知識進行著重的聽講,這種培養學生預習能力的教學策略,還有利于讓教師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來及時改進課堂教學計劃。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怎樣創新和改進對小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策略呢?接下來我將會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來提出幾個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利用動手操作,誘發學生預習興趣
數學由于具有抽象性比較強的特點,所以存在很多學生在進行數學預習時敷衍了事的現象,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很有可能因為讓學生通過預習數學來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甚至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反感心理。所以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預習的時候,可以利用讓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方式來誘發學生的預習興趣,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圖形的平移”的數學知識教學時,為了能夠有效誘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通過課堂實踐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小學生卻有著喜愛拼拼圖或者動手實際操作的興趣愛好。為此,我會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進行教學預習能力的培養,首先我會先為學生準備一些教具,并讓學生先通過剪紙的方式剪出一個“圖形”,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嘗試把“圖形”平移之后的能夠得到什么物體。這樣既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利于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二、教授具體預習方法
其實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小學正是學生學習能力水平提高的高速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為此,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先為學生講解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預習數學知識,這樣就不會讓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的預習時,不知道從何下手。
例如,在教授“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我通過教授給學生“溫故知新”的預習方法來讓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學會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預習的方法。這種預習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在初步理解新知識時,學會利用就舊知識來歸納新知識的重難點,還能讓學生在預習新知識時鞏固自己的舊知識,從而使得學生在聯系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進而使得自己頭腦中的數學知識系統化,以為之后更好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分層制定預習目標,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同樣適用于我們的課前預習中,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每個學生的擅長方面不相同,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存在差異性。為此,為了能夠有效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我會為學生分層制定預習目標,這樣既能保護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的自尊心,還能充分激發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學習潛力。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積”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在對小學數學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并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我會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來制定難易程度不同的預習目標。針對那些學習數學比較困難的學生我會為他們制定理解“三角形的面積”這個概念預習目標,以讓這些學生能夠在簡單的題目中增強自己的數學自信,進而提升這些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針對中等智力水平的學生,我會設計一些課本中的練習題目,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對于那些自學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我會為他們設計稍微難一些的數學題目,以讓學生能夠在預習數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潛力。這種因材施教的預習目標的設計,不僅很好地符合了新課改背景下的以學生發展為宗旨的教學理念,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每一個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觀察和分析學生的學情特點,這樣就能為學生制定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和培養預習能力的教學策略。尤其是對于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來說,我們更應該不斷創新和改進課堂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正式學習知識之前,就先預習一遍即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而能夠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這樣既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還能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并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探討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這樣就能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從而真正達到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的數學專業型人才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何素靜.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10):73.
[2]王佩.如何打造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4(19):72.
重慶市綦江區營盤山小學 江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