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摘要:由于社會發展的速度很快,各行各業的企業也逐漸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隨之激烈,于是企業并購也隨之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并購的事例也越來越多,逐漸成為提高企業自身競爭的一種方式。但是并購之后就要進行兩個企業之間的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會計方面的問題。因此本文對企業并購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并分析企業并購會計方面會出現的問題,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措施,希望能夠給并購企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企業并購;會計;問題與對策
隨著企業并購的形式越來越豐富,企業并購出現的頻率也逐漸增加,但是在企業并購之后依然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尤其是關乎企業生存的會計方面的問題。我國應該與時俱進,積極的尋找并購之后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善企業并購的相關會計體系,以此來約束企業的并購行為,提高企業并購的發展水平。同時也可以制定更好的會計準則、會計方法和原則等等來優化企業并購后的會計工作,為企業并購提供一定的保障,為并購后的企業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并推動經濟的發展。
一、對企業并購的認識
企業并購是指企業之間進行兼并收購,前提是要保持著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并購行為。具體的過程就是當企業有意愿進行收購的時候,可以對收購的企業進行分析和調查,當對分析結果比較滿意時可以和企業的負責人進行有效的溝通,當負責人同意之后就可以進行收購。而企業并購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要提高企業的利潤,從而提高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促使企業不斷的發展。對于被并購的企業來說,可以獲得資金上的扶持,不至于到破產的一步,還可以進一步的發展。企業并購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當按照行業的角度進行分類時,可以將其分為橫向、縱向和混和并購,橫向并購就是指并購的企業是同一個行業或者產業的,而并購與該企業有關的經營的企業就是縱向并購,混和并購則是可以和企業無關,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如果是按照付款方式進行劃分的話,可以分為現金購買股票、現金購買資產、股票交換股票等等。而企業并購按法律形式可分為吸收合并、創立合并、控股合并這三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會計方法選擇的時候,都會選擇經濟實質而不是選擇法律形式。例如吸收合并在法律形式上來看就是被并購的企業失去了法律上的權利,沒有了資格,只能服從并購企業的管理,而實質上企業雙方是相對平等的。因此屬于購買性質的合并,會計需要采用購買法進行計算,而如果是股權聯合的合并則需要采用權益結合法來進行計算,以便更好的進行企業合并,促進企業的整體發展。
二、企業并購中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目前對于企業并購后會計法律制度還不夠健全,沒有嚴格的約束企業并購后的行為,導致很多企業在并購后會計工作做得不到位,在對購買法的時候對資產評估體系還有待完善,權益結合法也有不足之處,導致很多企業并購會計中出現一些違背職業道德的人,從而迎來了操縱會計的風險,還有就是現在很多企業有些盲目跟風,看到并購出現了優勢,就想要進行并購,但是卻沒有對并購的企業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調查,或者是用錯了會計方法,導致計算出的數據有一定的差異,給人們的決策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也會影響企業并購的工作,因此在企業并購中要防止會計方法的濫用,加強法律法規的制約,保障企業并購后進行正常的發展。
(二)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足
在企業并購之后的會計工作是比較復雜且龐大的一項工作,因此需要用到大量的專業會計人員,否則沒有辦法完成應該完成的會計任務。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夠高,他們不能用專業的手段來處理并購后的信息,或者是由于會計人員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在工作的時候考慮的不夠全面,可能會對企業進行并購產生不利的影響,最終影響企業的發展。最后就是有些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夠高,很容易受到金錢的誘惑,篡改會計信息,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影響企業做出正確的并購決策,使企業陷入困境。因此企業要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
(三)受環境影響較大
現在市場上的企業多樣化,各個企業的發展理念和模式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的特點,有些企業很容易受到市場上其他企業的影響,可能會認為某企業的策略和會計制度比較好,就一味的效仿該企業,可未曾想過適合他人的未必就適合自身企業的發展狀況,因而導致自身企業的發展與制度不相符,導致企業內部一片混亂,一定程度上喪失了競爭力。
(四)監督體系不夠健全
目前企業并購的興起導致很多制度有所欠缺,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從而沒有對企業員工形成一定的約束作用,導致企業之間形成一盤散沙,影響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并購時對會計核算沒有過多的監督,即使是設立相關的監督體系,但是并沒有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監督體系過于表面化,有些企業急于收購其他企業,導致很多會計工作進行的比較沖忙,沒有進行仔細的核算與監督,很有可能出現一些徇私舞弊的現象,也有可能在會計所記錄的信息數據上做手腳,影響會計數據的真實性,使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失。
三、解決企業并購會計存在不足的措施
(一)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企業并購中的會計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企業要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的培養。企業可以在進行人才招聘的時候要多多注意人員的綜合素質,考驗人才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企業還可以組織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企業需要聘請一些專家、教授來給企業會計員工講解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可以多講解一下實際工作中的事例,豐富會計人員的工作經驗,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在提高員工專業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增強員工的素養,可以樹立企業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計人員。企業也可以選擇和各高校合作,引進大量的會計人才,讓學生可以到企業進行實習,并不斷的挖掘學生的優勢,從中留住優秀的人才,從而強大企業的會計隊伍,對會計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推進企業并購政策的實施,促使企業發展。
(二)建立健全監督體系
企業并購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能夠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并提高自身的利潤,但是在企業并購融合的階段難免會出現財務風險,所以在企業并購時要有一定得勁監督體系來進行監管,有效的避免財務風險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保證企業的利潤得以提升。在監督體系中,企業應該做到會計信息公開透明,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把會計數據放在網絡上,讓廣大的人民群眾和企業一起監督企業的會計信息,畢竟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能夠集思廣益,敢于提出更多的疑問與意見,企業可以收集更多的想法來制定收購政策。而且在設定的完善的監督體系之后,可以進一步的對員工產生約束,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企業需要給員工明確責任,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以便更好的問責糾錯。相信在企業內部與外部監督的共同努力下,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提高企業并購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選擇合理的會計方法
對于企業并購會計方法的選擇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購買法,購買法是指用資產或者股票的形式將購買與被購買的企業之間的經營權進行合并。并購企業可以通過公允價值來判斷被并購企業的價值。第二個就是權益結合法,權益結合法是將兩個企業的股東聯合起來,對企業的全部資產進行控制,共同承擔利益和風險。因此在企業并購的時候,要考慮好使用的會計方法。購買法相對于權益結合法來說能夠有效的避免利潤的虛報,保證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可以減少企業并購成本。而權益結合法可以避免公允價值到來的麻煩,提高企業的實力。總之,購買法與權益結合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至于如何選擇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決定,盡量的取二者的優點,并將其有效的融合,不斷的創新新的方法。
(四)保障企業并購會計信息的質量
企業并購必須要求會計信息的完整、準確,這樣才能依據會計信息做出相應的決策,判斷是否進行企業并購以及并購的方式方法,也是對并購后的會計工作進行一定的核算,避免出現錯誤,影響最終的發展戰略。其次是要對會計信息進行有效的監督,避免有人對會計信息進行惡意的操縱。企業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保證企也與時俱進,不被市場的發展落下。所以企業不僅要遵守相關的法律制度,還要善于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來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控制,可以提高對會計信息分析的工作效率,也能夠有效的避免信息被篡改,保證信息的真實完整可靠。
四、結束語
在企業并購的會計工作中仍然還是存在監管制度和會計法律制度不夠具體與完善、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受市場環境的影響比較大的問題需要改善,因此企業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選擇合理的會計方法來保證企業并購的順利進行,推動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勇華.基于企業并購的會計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 2020, (21):126-127.
[2]馬欣萌.企業并購會計問題探究[J].江蘇商論,2019, (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