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文化和其企業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提升育人質量,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學校應該積極探索融合途徑,例如,將企業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將企業文化融入實習實訓,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環境,更好的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融合途徑
高職院校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之路,是提升學校育人質量,打造學校辦學特色,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自成立以來,將優秀的企業文化引入校園文化中,并積極探索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兩種文化的熏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重要意義
(一)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提升育人質量
推動企業文化融入育人全過程,拓寬校企協同育人路徑。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深度融合,可以使學生在學校里學習企業的生產和服務標準,感受企業的管理制度,接受優秀企業文化的浸潤,樹立遠大的職業志向,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從而提升育人質量。
(二)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
高職院校在文化建設上實行校企結合,工學結合,吸納優秀企業的先進企業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文化中,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環境和氛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全方位育人,打造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從而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
(三)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問題進行研究,拓寬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內容,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素質,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問題研究,可以有效構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平臺,有效構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途徑。
(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在高職院校中,就業是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前高職學生就業中,存在頻繁換崗、離職等現象,究其原因,是崗位和學生的心理預期不一致,學生對崗位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知。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使學生提前熟悉崗位要求和職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二、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途徑
(一)企業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
職業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畢業生的就業為導向,將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使課程的設計與開放和企業的需求相吻合,學生的學習都應和將來的就業無縫對接。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與北京優護萬家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實行校企合作,雙方共同建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校按照企業的需求制定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企業派遣優秀的師資來學校擔任專業課的授課,將企業文化融入到課堂教學和實踐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將職業要求寫進人才培養方案中,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職業素養。
(二)企業文化融入學生實習和實訓中
學生的實習和實訓是職業院校教學安排中重要的一環,學生在此環節中可以提前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實習、實訓,北京優護萬家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養老護理實訓室,完全模擬真實工作環境,由企業的優秀師資力量擔任實習實訓課的授課教師,把先進的企業文化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職業文化、感受行業要求,使學生在受到熏陶的同時,感受企業文化的獨特魅力。企業統一制定實習實訓內容,學生穿著統一的企業員工制服,按照崗位職責和要求進行實訓,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質量。
(三)企業文化融入校園環境中
在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吸收企業文化,建立職業特色。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十分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把優秀的企業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校園文化之中,在教室、實訓室、學生宿舍、社團活動中心等硬件環境中營造企業文化,為學生營造職場氛圍。在校園中營造企業文化,實際上是就業企業優秀的經營理念和學校的育人理念相融合,為學生創設一種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和氛圍。比如在實訓室中引入企業的5S理念,引導學生樹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在學校走廊上宣傳行業優秀代表和大國工匠的事跡,激勵學生樹立職業的自豪感;冠名班、訂單班中引入企業的標識,激發學生的企業榮譽感。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環境中,幫助學生提前熟悉企業文化,有助于提高學校的就業率。
(四)企業文化融入學生管理工作中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引進企業先進的管理文化——實行班級的企業化管理模式。模擬企業的人事結構建立班級的組織架構,全班根據特長成立若干職能部門,比如人力資源部,負責進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財務部,負責模擬工資結算;宣傳部,負責教室的黑板報和公眾號的宣傳;生產部,負責選課、考試報名、學習等相關活動;安全部,負責班級考勤和安全教育;后勤部,負責宿舍和班級衛生;工會,負責班級文體娛樂活動的組織等。部門負責人實行競聘上崗和試用期制度。
每月將所有學生的成績和日常表現匯總,形成綜合素質測評成績,然后按照折合成每月工資,學期評優樹先根據學生工資總額確定相應人選。班級企業化的管理模式,營造了職場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實現了職場零距離接觸。
(五)企業文化融入到學生文體活動中
企業文化不僅要融入到課堂和實習實訓中,還應該融入到學生的文體和社團活動中,多方位、多途徑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學生會和社聯定期組織各種文體活動,例如,簡歷大賽、職場脫口秀、模擬面試大賽等等;還定期邀請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優秀員工來學校為同學們開展各種形式的講座和文體活動,如“開學第一課”、“大國工匠”、學期優秀學生表彰大會,企業文化宣講會,學生技能比賽等,介紹行業發展前景和動向,宣傳優秀的企業文化,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企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健康管理學院邀請杰出優秀畢業生代表返校,給在校學生講述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故事,樹立好的榜樣,增強學生對職業的認同。
綜上所述,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問題進行研究和實踐,不僅能夠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從而提升育人質量,提高學校的辦學活力。
參考文獻:
[1]《促進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提升職校生職業素養》鄧永軍《師道 教研》2012年.
[2]《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研究與實踐——以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許峰《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年.
[3]《構建中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特色文化》董桂英《河北職業教育》2014年.
作者簡介:齊寧,1981.11,女,漢族,山東省德州市人,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 德州 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