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珍玉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眾對于信息的多樣化要求越來越高,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推動了媒體行業的優化升級,對于新聞編輯的門檻也有所提升。為了應對新興媒體帶來的沖擊,適應媒體行業的發展變化,媒體行業的新聞編輯需要對自身的定位進行不斷思考,在編輯水平及工作上多下功夫,不斷提升自我的媒介素養,不斷更新舊有的觀念,讓自身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長久以來,新聞編輯要考慮自我堅守的底線問題,媒體行業要注重新聞輿論的導向作用,從根本上提升整體新聞報道的質量,策劃出更有意義的選題報道。基于此,本文主要從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著手,對各方面進行綜合闡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
引言
隨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新舊媒體之間相互競爭與依存的發展趨勢使得兩者這間不斷融合碰撞,也加速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與傳統媒體不同,新興媒體的出現滿足了現今社會大眾對于信息的需求,形式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發展趨勢,能夠實現互利互惠、內容資源與宣傳的融合。而信息技術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融入到媒體生活中,大眾對于新聞媒體報道的信息質量的要求,也從側面說明了真實報道的重要性,因此,作為新聞編輯必須要嚴格遵守職業操守,不斷提升自身的媒介素質,順應時代的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媒介素養
(一)過硬的專業素養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只有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才能在新聞界得以立足,除了專業理論知識外,還需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以應對新媒體時代的社會需求。新聞編輯對于新聞事件要有判斷力與篩選整合力,在極短時間內讓觀眾看到自己寫的新聞內容,這對于新聞編輯的采編與策劃等專業素養要求極高,可見,較強的新聞專業功底對于編輯而言還是極為重要的。新聞編輯不僅需要知曉新聞傳播的相關理論知識,還需要對社交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新理念進行學習,及時研究新聞傳播的現象,把握新聞的真實性及實效性,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同時,為了策劃出更新穎的內容,新聞編輯需要不斷變通自我的策劃能力,發揮取長補短的優勢,為大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讓大眾認同新聞媒體的權威性。怒江傳媒中心于2019年正式成立,由原來的怒江報社,怒江廣播電視臺,怒江民族語譯制中心合并成立的一個新單位,成立后工作職能進行了合并,合并后工作中出現了一些些新問題,原來報社的相對文字功底強,廣播電視臺的相對在電視和廣播采訪的優勢等等同時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和優勢的凸顯,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全面發展的適應新型人才才能加快怒江傳媒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分析與解讀能力
判斷一名新聞編輯是否合格,就必須要關注編輯分析與解讀信息的能力。任何編輯在對新聞報道時都離不開自身的觀點,而對信息的分析判斷與解讀能力關乎著新聞題材是否新穎,如若編輯兩耳不聞窗外事,就不能寫出新聞的真正價值。如今,信息素材的魚龍混雜更需要編輯人員有分析與判斷力,認真收集解讀出有用的信息,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并在信息選取后對于選題策劃、編撰、宣傳等方面體現它的價值。可見,對信息的分析與解讀能力是編輯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更是編輯人員極為關鍵的能力之一。當然,新聞編輯在注重分析與解讀能力的基礎上,仍要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保證新聞的真正價值,讓媒介素養發揮出它應有的意義。
(三)與時俱進的思想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部分編輯忽視求真的本質,甚至扭曲新聞事實,傳播較為低俗的信息,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外,與時俱進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跟隨時代潮流,對社會相關實時動態有足夠的了解,保持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需要有專業的思想理念與敬業精神。當然,社會穩定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報道與陪伴,新聞報道需要具備一定的可信力,對于質量內容有高要求的新聞信息來說,新聞編輯自我的人格魅力與超前的思想都是極其重要的,這種職業精神更是關乎到媒體的持續發展。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培養途徑
(一)重新定位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要轉變自身的思維觀念,用開放的態度去重新定位自身的工作,利用文字、圖片或視頻等方式全方位的對新聞事件進行呈現出來。同時,對于新聞信息要多角度看待,展示自身的職業價值。新聞編輯作為信息傳播的主體,要依托現有媒介優化篩選新聞信息,保證報道落在實處。例如,在報道“路邊女醫生下跪救人”事件時,新聞編輯可先對大眾進行心理預期的調查,摸清大眾的需求,進而與選題信息進行相融合,轉變舊有的傳播報道形式,對整個新聞事件進行重新定位,找尋讀者的共鳴之處,滿足大眾的多樣化需求。
(二)業務能力
新聞編輯需要加強對網絡媒體的把控度,增強新聞敏銳度與業務能力,不斷創作出更優質的新聞報道。在新聞信息的報送上,結合不同媒介平臺的需求去進行靈活調整改編,讓大眾接受到正能量的信息,并利用自己的敏感思維在信息資源中找尋有價值的信息,開拓更好的傳播渠道。新聞編輯要依據真實性原則對事件發展進行整體梳理,并用客觀的態度去評價分析,緊抓第一手資訊報道,從中提升自我的業務能力,全方位發展自己。例如,網上曝光的教育事件層出不窮,但水花較小,新聞編輯可利用名人的熱點話題讓教育輿論事件發酵,引發網友的共同探討,像“仝卓利用特權占用應屆生名額”,新聞編輯所寫的內容字字珠璣,這一話題也達到了報道所期望的效果,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
(三)責任意識
新媒體時代下既有媒體的行為,也有大眾的思想,因此,新聞編輯要以身作則,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發揮出自身的紐帶價值,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同時,由于新聞編輯的三觀在新聞報道中會有潛在的呈現,對于帶動社會輿論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新聞編輯在傳播信息時,要遵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大眾帶來更優質的信息內容。例如,“牛萌萌吸毒事件”一出,便成為各大網站平臺的頭條新聞,《新京報》首當其沖對其事件進行評價,反問牛萌萌吸毒后裝無辜真的有用?而力證自身清白的她,也讓網友和新聞從業者被打臉,板上釘釘的事實也讓不少網友唏噓不已,新聞從業者的責任意識也讓網友看到了她人前乖乖女,人后吸毒鬼的真實面貌。
三、總結
總而言之,現階段媒體環境中,傳統編輯的定位已經不能適應現今的發展需求,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是當前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新聞編輯需對自身進行重新定位,不斷轉型發展,樹立責任意識,提升自我的媒介素養,從而為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斌.探討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培養路徑[J].視界觀,2020,3(8):16-16.
[2]黃慧敏.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培養路徑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9,8(6):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