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麗 齊樂
本文對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進行研究,以供為高中其他模塊教學及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經驗。
1 核心素養下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開發的軟硬件分析
1.1 軟件分析
1.1.1 師資配備力量
從事健美操教學的教師有3人,其中兩名為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獲區級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名師;一名是陜西省教學能手,“健美操套圖組合”獲西安市精品課,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為健美操校本課程開展提供了保障。
1.1.2 軟件平臺的支持
學校運用一鍵通軟件系統,組織學生在電腦上進行體育模塊項目的選擇,通過對學生選課分析,分項目進行教學。
1.2 硬件分析
1.2.1 健美操室內場地要求稍高一些,長方形場地:長12米,寬6米,木質地板,周圍有把桿,墻上有鏡子,一套音響。
1.2.2 健美操室外場地,在田徑場上只需一塊長方形空地和一套音響即可,就可在各地區、各學校開展健美操教學活動。
2 核心素養下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緊緊圍繞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的3個維度,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其中這3個維度又由具體10個指標組成,即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情緒調控、環境適應;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確定課程目標:
2.1了解和運用健身健美操運動的安全知識和方法,理解健身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原理以及健身健美操對增進健康、培養體育品德的作用。
2.2 在音樂伴奏下,能做出正確的身體姿態、身體各個部位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步伐等健身健美操基本動作,初步形成健身健美操的樂感。
2.3 參與健身健美操運動的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練習,能觀看高水平健身健美操比賽,建立對健身健美操運動的正確表象,并能做出簡要評價。
3 核心素養下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3.1 教學內容的選擇:(1)理論知識類:健美操理論知識及健康教育模塊;(2)健美操技能類:健美操基本技能模塊;(3)體能類:包括柔韌、力量、耐力、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
3.2 健美操技能類教學內容共包含10個模塊,每個模塊18學時,依據課程目標,考慮到課程內容的關系既是平行又是遞進關系,所以把健美操10個模塊具體內容安排為:模塊一:健美操基本步伐、第二套大眾健美操一級;模塊二:第二套大眾健美操二級、第三套大眾健美操一級;模塊三:校園有氧舞蹈一級;模塊四:第二套大眾健美操三級、第二套大眾健美操五級;模塊五:第三套大眾健美操三級;模塊六:校園健身操--青春魅力;模塊七:校園有氧舞蹈二級;模塊八:第三套大眾健美操二級;模塊九:校園健身操--有氧踏板操;模塊十:校園有氧舞蹈三級。
4 核心素養下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組織形式及應用
4.1 組織形式:高中三個年級實施分年級按興趣愛好分班(選項課):運用一鍵通軟件系統,設置開課計劃,組織各個年級學生進行體育模塊項目選擇,先到先得,選擇完成之后,進行選項課分析,將同個項目的同學組成一個班級進行教學。
4.2 應用:高一年級4個模塊分別為體能模塊、健美操一至三模塊;高二年級4個模塊為健美操四至七模塊;高三年級3個模塊為健美操八至十模塊;健康教育模塊則貫穿高中三年,下雨及霧霾天氣上室內理論課,通過多媒體課件和教學錄像等進行教學,體能模塊在高一年級第一學期通過國家體質健康測試具體體現,其余則在每節實踐課中安排10分鐘體能練習。
4.3 體育組根據健美操教師配備情況,學生喜愛程度,編排了健身健美操校本課程包括:年度教學計劃、大單元計劃、學分分配方案,健康教育和體能課課練等模塊,從教學內容到學業質量評價都做了詳細的安排,有利于務實學生運動技術的形成;指導學生高中階段最好只選擇一個運動項目進行學習,通過三年對健身健美操地學習能促成學生從運動技術(務實基礎)——運動技能(提高能力)——運動能力(發展特長)的形成,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4.4 社團活動:學校每周四進行社團活動,將一些具有健美操天賦的學生選拔出來進行訓練,不斷滿足學生的發展,并組織學生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為學校爭得榮譽。
4.5 考核方式:考核為理論與技術相結合,技術成績占70%,理論和平時考勤占30%,總分100分。不斷完善評價體系,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及過程性評價,增加學生互評及教師評價。
5 核心素養下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思考
目前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還處于起步階段,課程內容豐富但科學性與開設學校較少,值得借鑒與參考的經驗太少,因此,根據現有條件合理地進行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健美操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課題:2019年陜西省中小學教學能手專項研究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GZZ1819082)。
(作者單位:西安市臨潼區華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