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專業的學習是個長期的、枯燥的過程,不少學生望而生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我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營造學生寧靜心理、塑造學生的恒心品質、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喚起他們的競爭意識等五種健康的學習心態,并在實踐中效果顯著。
關鍵詞:靜心;恒心;創新;合作;競爭
學習美術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但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遇到困難時,有停滯不前甚至放棄的念頭;有的學生則心浮氣躁,急于求成。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我在教學過程中堅持指導學生五種健康的心理品質。
一、營造寧靜心理
古人學習時要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說明心不靜無以為學。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作畫環境要安靜,避免吵鬧等噪音干擾,以便學生全身心的作畫與思索而不會被外部干擾分散注意力;室內光線要好、明亮,使學生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明暗度以及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等關系。其次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專注自己的目標,并為之奮斗。三要教育學生靜心處世的哲理:教育學生處于順境,要心態平和、不驕不躁,繼續努力地學習;處于逆境,也要心態平和,平靜面對,把它當作磨練自己的機會,努力達到靜心凝氣的境界。在教學過程中,當發現學生心浮氣躁、無法安靜作畫時,我會堅持查找原因,通過正面聊天、同學之間側面交流幫助他們做好心理疏導,解決他們的困惑。為了使學生繪畫時心無旁騖,我嚴格要求學生上課前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如畫素描時紙張裝訂好、鉛筆削好、橡皮擺好等,最重要的是學生本人已經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這就意味著學生已進入學習的精神狀態。
二、塑造恒心品質
恒心,即為了一個目標持之以恒,堅持到底的信念。美術專業訓練的每一環節力求進步都是相當艱難的,甚至感到乏味或單調,它是鍛煉學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練階段,不少學生望而生畏。
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恒心,教師首先要有極大的耐心,對學生要有愛心、信心、恒心,相信學生的美術水平會更上一個臺階。其次教師要在教學中要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任何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的言行都是要不得的。在課堂上要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適當的表揚會使學生感到成功的甜頭,覺得學習有奔頭,從而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藝術專業有一個學生,平時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看到其他同學進步較快,失去了前進的勇氣,后來我讓他負責門窗的關鎖,每次他來還鑰匙的時候,我都跟他聊一兩句關于美術專業的問題,有時表揚他今天哪些方面畫得不錯,時間長了他覺得自己其實挺有潛力的,重新找回了學習的信心。第三是要求學生做事有堅持不懈的恒心。教師在平時就要培養學生持之以恒學習的習慣,告訴他們碰到失敗和困難是常事兒,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否定自己。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加上堅持不懈的恒心,就能在畫中找到樂趣,到達成功的彼岸。同時我們也要幫助學生樹立起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樂于獻身于自己事業的那種持久而強烈的精神。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間斷的指導、幫助學生。
三、激發創新潛能
如何在美術專業教學中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呢?
在課堂教學中,我積極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因為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我把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與技巧積累同樣重要的內容來對待,我認為美術專業能力的提高,除了靠技巧的熟練外,還要靠藝術的思維,造型技巧只是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載體,技法是形式、思維是內容,二者的培養應是齊頭并進的。所以在嚴格打好基本功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勇于創新,比如在構圖上提出具有獨創性的見解,允許用不同的方法表現物體等等。同時在評畫時多啟發,多誘導,盡量保留學生的繪畫個性,鼓勵敢于標新立異與具有獨創性。
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時代和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
四、培養合作交流精神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合作學習活動能使師生在多維互動、相互砥礪、取長補短的過程中達到在和諧中進取的境界。
師生之間的交流,一方面促進了學生自身發展和能力的提高,教師在傾聽學生的實踐體會后,也能豐富自身指導學生學習美術專業的情感和能力,做到教學相長。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可以是“優-優”協作,由于優生的基礎扎實,思維敏捷,學習能力強,因而他們能夠適應并且也喜歡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這種合作能夠使得他們得到跨越式的發展;可以是“優-差”協作,由優等生幫助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學生從優等生那里獲得幫助,提高了自身的專業水平,而優等生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是“差-差”合作,讓學習困難生互相協作。合作交流也使得我們這個美術專業團體更加融洽、更加和諧。
五、喚起競爭意識
競爭是一種激勵方法,而一個好的目標,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激勵。對于后進生我鼓勵學生自己向自己挑戰,以自己原有的水平為基礎,以某一種進步為競爭目標,誘使他們發揮自己最大潛能,使自己超過原有水平。對于一些優等生,可引導他們向更高一個目標進行訓練,以免這一部分學生因“吃不飽”而鬧“饑荒”,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他們的自豪感。成績一般的學生看到成績好的學生向更高一個層次進軍,也會嘗試向更高一個日標前進,從而刺激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喚起他們的競爭意識。但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朝著健康競爭的方向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在我的努力下,學生做到了靜心學習、堅持學習、團結互助、敢于創新、勇于競爭,擁有了一個健康的學習心態。
參考文獻:
[1]《教育新理念》 袁振國著教育科學出版社
[2]《課堂中多元智能》[美]Thomas Armstrong著中國輕工出版社
作者簡介:秦恒國(1973.02-),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江蘇鎮江,學歷:本科,職稱: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改革與發展方向,郵編:212028,單位:鎮江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