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蕾
摘要: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給社會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電力在生產與生活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人們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也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社會各行業和各領域的運用范圍在不斷擴展,電力部門也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電力系統中,其中,電力調度是整個供電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電力調度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對電力正常供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對提高電力調度工作效率、穩定電力系統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就對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專家系統的應用、三維可視化的應用、神經網絡的應用。可供參閱。
關鍵詞:人工智能技術;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應用
1人工智能技術的概述
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是在信息程序基礎之上,融合了仿生生物技術、數字化程序等方面內容,它是社會資源協調整理和科學運作的主要方法,具有兼容性強、資源開發形式多元以及實際操作便捷等優勢。隨著社會信息產業不斷更新與發展,社會產業資源的研究深入性也在不斷的加強,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做好各個方面的資源調節,已經成為諸多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運用,就主要利用專家診斷、神經網絡監管等優勢,進行了電力傳輸資源協調管控。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與創新,基本上達到了行業服務品質提升和工作效率的同步增強,這是質與量相互兼容的技術實踐形態。
2專家系統的應用
專家系統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將現有已經存在知識內容、經驗等進行構建,使其成為一個龐大的數據資料庫,在擁有特定的規則基礎上的整體控制體系。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專家系統應用,是將現階段已經較為成熟的知識與經驗通過信息技術建立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基于此通過人工智能的編程程序以及信息源對實際出現的問題進行推理分析,協助電力調度操作人員及時判斷電力調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解決。建立數據庫是專家系統應用中的關鍵因素,也是專家系統可以成立的核心,但是由于我國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起步比較晚,數據庫的建立沒有太多的數據來源。因此,就要在未來的工作實踐不斷總結、提升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從而可以形成較為完備的數據庫。
總之,專家系統中的數據庫是核心組件之一,也是當前專家系統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一個難題。數據庫來自現有的專家知識,專家知識的來源包含許多復雜的因素。為了提高專家系統在電力調度中的應用效率,需要獲得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從而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其在電力調度實際工作中更加實用。電網系統本身的運行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許多復雜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電力運營系統也將面臨更多新的挑戰。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的電力調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這也增加了電力調度工作的難度。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故障是必須考慮的一個方面,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來解決。自動化系統中常用的軟件無法實現這一點,專家系統的應用對故障診斷和處理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例如某地區將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運用時的工作實施要點歸納為:1)人工智能化技術運用期間,程序將原有的控制對象指令調節,轉換為具有信息自由分析能力的結構。只要外部程序中出現了與其基礎因素不相適應的信號。專家診斷體系將自動對出現運行故障的區域進行電力調度故障警報,相應的,程序就會啟動自主修復指令,針對故障問題給予修復和完善的方法。2)開展多元化產業結構調控與研究過程中,人工智能化程序專家診斷系統,還設定了外部檢測渠道。它將按照前期已經設定的電壓、電阻、電容等方面參數,對于實踐運作活動不相適應的信號波進行阻擋,亦或者在傳輸中發現問題時,相應的給予信號強弱的調節。
3三維可視化的應用
3.1單棒圖
電容器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是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重要參量,對于其安全性的分析可以通過單棒圖來展示。主棒和對比棒組成了單棒圖,分別代表當前數值和理論最大值。根據實際要求不同,對比棒可以選擇是否隱藏。越限數值不同,則棒圖顏色不同。采用OPENGL技術繪制單棒圖時,需要確定當前透視角,然后判斷坐標是否被遮擋,確定主棒和對比棒的比例,選擇主棒顏色,最后繪制主棒。
3.2圖形三維旋轉
隨著可視化技術的發展,電力圖逐漸從二維圖轉變為三維圖,即以立體化的圖像來對電力調度實際情況進行表示和反映,提升信息表示的準確性和全面性,能夠讓工作人員從多角度對電力調度情況進行分析。對于圖形的三維旋轉來說,其以三維圖形平移和旋轉等幾何變換為主要原理,同時需要依賴于計算機圖形學的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三維圖形幾何變化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變換的準確性,需要以坐標原點和坐標軸為基礎進行變化,具體來說,在變換之前分析圖形各點坐標,以此為依據進行變換,在得到變換后的坐標之后,根據新坐標繪制圖形,從而得到旋轉后的新的三維圖形,以多視角電力圖形來指導工作人員的相關操作,為工作人員進行電力調度情況分析提供依據。
4神經網絡的應用
神經網絡體系構建,是人工智能技術模仿人的思維構架而構建的程序運用形態。電力調度自動控制系統,主要是針對供電區域范圍之內的實際情況。程序依據電力供應的實際情況所實行的電網參數、監控人員工作以及信息采集反饋信息記錄等方面進行對應服務。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其中,不僅承接了電力調度最基礎的程序操控項目,還可以依據項目實際狀況,有序地進行數據溝通,繼而提升了信息傳輸和管理的保障。比如某地區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環節應用后,為適應當前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各個方面工作具體推進過程中,程序數據信息資源的調控與運作環節,就主要展現出了神經化數據的調節優勢:1)智能化程序的運用,按照實際狀況形成電力管理、信息收集、信息采集反饋記錄等方面的信息體系構建,且每一部分都通過終端設備進行跟蹤性數據更新。如果局部數據資料部分出現明顯波動,程序將立即進行信息變化特殊性反饋記錄。2)全面實行神經系統中各項管理活動研究時期,智能化調度管理系統既可以集中性、順向進行內容信息的記錄,又可以按照實際運作體系針對性、逆向化地進行各項數據神經內容的單獨反饋。
5結語
總之,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在不斷進步。生產生活對電力調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承擔著很大的壓力。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信息數據的快速高效處理,減少電力調度故障,保證電力故障的及時處理。當前,我國對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社會電力需求不斷增加和電力系統的持續發展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還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章熙,姬源,黃育松.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22):132-133.
[2]程文仙.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J].數碼世界,2019(12):293.
[3]譚建蘇.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6):243-244.
[4]趙磊.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運用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9(1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