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業務形成不良,一般時間跨度較長,責任認定工作相對復雜,因此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政策法規和銀行信貸操作關鍵環節和關鍵內容。本文從信貸業務的環節分析了不良貸款責任認定的調查要點和內容。
關鍵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貸款環節;責任認定
一、貸款調查環節
貸前調查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遺漏調查企業重要信息,未審查貿易背景真實性,未對借款人、擔保人以及關聯方等進行調查評估等,調查結論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問題。主要調查要點包括
1.法人客戶貸款業務。①是否對客戶所處的市場環境、生產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客戶信用、實際融資需求及第一還款來源進行全面的調查和測算,對客戶財務報表進行深入分析,對報表中的關鍵科目和異常數據進行調查核實;②是否對存在客戶關聯關系進行全面的調查、反映,指出關聯交易對客戶評級、授信、虛增銷售收入的影響;③是否對客戶的融資用途,交易雙方關聯情況、歷史交易和交易商品的合理性進行全面的調查、核實,并結合交易合同、發票、貨運單據、資金流水等進行佐證,貿易背景真實、有效;④是否對客戶擔保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核實,選擇的押品權屬清晰、合法有效、具備擔保能力且易于變現,押品評估價值處于市場價值的合理范圍之內。對于第三方提供抵質押物或保證擔保的,是否已核實借款人的實際控制人以及借款人與第三方的關系。
2.小微企業融資業務和個人類貸款業務。①是否對借款人及其關聯方的信用信息進行調查,包括人行的征信記錄、失信名單等。②是否對客戶或其經營實體的所在行業和經營業務范圍進行調查,符合本行行業、產品、區域信貸準入要求等。③是否對客戶或其經營實體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進行調查,包括收入支出的合理性分析、借款人及關聯方名下可觀察資產總額和付息性債務總額等;是否對財務報表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報表中的關鍵科目和異常數據進行了調查核實;④是否對客戶的融資用途、第一還款來源、歷史交易情況進行調查,并結合交易合同、發票、貨運單據、資金流水等資料驗證貿易背景是否真實、有效。
二、審查審議審批環節
貸款審查審議審批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對借款人基本情況審查不嚴,還款來源和擔保能力分析不足,風險管控措施選擇不審慎,不能有效識別客戶關聯關系,授信理由不合理等。
主要調查要點包括:
1.是否對客戶經營情況、還款來源、貸款用途、信用信息等相關材料的合規性、合理性進行審查審議和分析;是否對客戶財務報表數據、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進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斷,在授信測算時對異常數據進行必要調整;是否對客戶融資總量與經營規模、銷售收入、現金流量是否匹配進行合理的審查審議分析,是否對客戶是否存在過度融資進行相應的分析判斷;是否與貸款調查人員對企業可能存在的關聯關系進行核實,并通過行內總體關聯授信額度控制集團或關聯企業的授信金額;
2.是否有效識別企業提供的存在的虛假、變造的信貸材料;是否對客戶和業務的主要風險和實質風險點進行有效揭示,提出的授信或單筆融資業務意見是否符合當時的信貸政策、制度辦法以及客戶實際經營情況;增加授信或者融資是否有合理的理由。
3.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是否均已經按照規定操作流程謹慎進行。
4.是否根據評級管理權限及流程,對評級模型選用、定性評價、機評等級調整情況等的合規性、適用性、合理性進行審查審議,并遵循客觀、公正、獨立的原則進行評級認定。
三、合同簽訂和發放支付環節
合同簽訂和發放支付方面主要問題表現為未落實審查審批條件,支付不合規,對借款人資金監控警惕性不夠,抵質押物法律要件缺失,手續不全,不合規等問題。主要調查要點包括:
1.是否將貸款審批條件前提條件逐條落實到位;擔保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內相關要求,擔保資料是否全面、完整和合法有效;是否對放款審核人員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有效整改;貸款資金實際用途和支付方式,是否符合貸款合同約定且支付方式合規。
2.是否對放款實施的動作進行全面的審核,確認放款審核發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整改。
四、貸后管理與清收處置環節
貸后管理方面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貸后檢查未能真實反映借款人經營狀況,未能有效監控貸款流向,貸后檢查頻度未達到要求,未及時發現重大風險預警等。貸款清收處置方面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未能按照市場規則或者交易慣例處置、拖延處置、超過訴訟時效等。主要調查要點包括:
1.是否按貸后管理相關規定開展貸后檢查,存在貸后檢查不及時,流于形式等情況,存在隱瞞貸款風險狀況的情況。是否對信用信息、還款來源、貸款資金流向與用途進行全面監控,通過多種方式核實貸款資金用途是否正常、合理;是否定期對客戶在行內的賬戶交易情況進行監測,對賬戶異動、關聯企業資金劃轉等情況及時報告并采取措施;是否跟蹤合同履行情況或項目進度,是否定期核查借款人工商注冊信息變動、財務狀況,并在必要時對相關單據和物流信息進行現場核實;是否按相關規定時限,對發現的風險和預警信息進行分析說明和處理。
2.是否跟蹤了解保證人或抵質押物所有人的情況,保證人的保證能力是否存在減弱風險,是否存在二次抵押、毀損、滅失、大幅貶值或被法院查封等不利情況。
3.是否對客戶發生重大變化及時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否對已經明顯顯現或者明確進行提示的重大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和提出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是否對違約貸款及時進行催收、訴訟,催收、訴訟存有有效的書面痕跡。
4.是否執行不良貸款清收處置的有關規定,按市場規則和交易慣例進行清收處置,處置得當、清收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師國強.從責任認定看信貸合規重要性[J].經濟師,2016(5)
[2]吳生智.銀行不良貸款責任認定的難點及建議[J].甘肅金融,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