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改變,大眾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新媒體以其形式多元化、高時效性等優勢,更好地滿足了大眾獲取信息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形成的沖擊,及其為新聞傳播帶來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傳播;積極影響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6-0101-02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網絡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新媒體更快的發展趨勢和更寬的發展領域優勢日益凸顯。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式主要有電視、報紙、廣播等,雖然各媒體形式都具有自身特點,且在社會發展和進步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已經顯現出很多滯后表現。如傳統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受時間、地點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較多。相較而言,新媒體傳播方式和新聞主體等都發生了極大變化,使得新聞傳播的途徑更加多元化,新聞傳播在互動性、內容、速度、時效等方面有了極大提升,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帶來的沖擊
(一)撼動了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主導地位
過去,傳統媒體居于新聞傳播的主導地位,是人們獲取新聞內容的主要方式。傳統媒體發布新聞報道,需要經過多重環節的審批和審核。對于一些熱點新聞而言,其時效性較差,信息內容價值降低,阻礙了自身發展。雖然傳統媒體具有較強的信息規范性和公信力,但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其優勢逐漸淡化,難以吸引受眾[1]。而新媒體借助多元化的信息載體進行內容推送,在極短時間內實現新聞內容的廣泛傳播,使熱點新聞具有了更高的時效性和傳播力。加之國家有關部門針對新媒體的管理和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得新媒體在其發展過程中更加規范,進一步提高了自身公信力。可見,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動搖了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主導地位,打破了其長期以來的新聞傳播主導局面。
(二)新媒體使用戶角色有了極大轉變
傳統媒體在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用戶只是新聞信息的接收者,而不能進行相關信息的傳播、內容編輯、新聞熱點爆料等。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用戶的傳播途徑較少,僅僅在生活圈和工作圈進行小范圍傳播。新媒體的應運而生使得用戶可以利用各種傳播平臺進行信息的編輯和發布,參與新聞信息內容的制作與傳播,從而改變傳統媒體下的用戶角色[2]。新媒體時代,用戶可以根據自身興趣、知識領域、閱讀習慣等選擇不同信息,在接收新聞信息的同時,不僅可以參與編輯和發布,還可與其他用戶圍繞新聞內容展開探討。這樣的用戶角色轉變使得新聞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發揮出更強的引導作用和影響力,使新聞事件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
(三)新媒體的面世為新聞內容開拓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
傳統形式下的新聞媒體因受信息載體的限制,往往采用文字信息與圖片信息相結合的方式,傳播方式主要為廣播播報和新聞播報。并且,為保證新聞的規范性,新聞發布需要進行多層級的審核。這使得新聞信息的時效性價值大大降低。相比之下,新媒體新聞的發布者或編寫者不再局限于編輯崗位的范疇,人人皆可進行新聞信息的編寫,內容方面也不再受到字數的限制。新聞內容可以是一句話、一件事、一篇文章等等。可以說,新媒體的面世為新聞內容開拓了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充分運用新媒體,簡短的新聞內容也能夠實現影響范圍極大的新聞效果。
二、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造就了新媒體,其依賴于各種信息平臺進行信息的發布和傳播等。新媒體主要的載體有計算機、數字電視、手機、網絡等,內容形式包括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新媒體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且在傳播過程中可以實現與廣大用戶的互動,是一種全新概念下的媒體形態。新媒體充分依托現在的信息科技技術,通過對不同用戶的需求進行數據分析,推出個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務。其具有較強的用戶互動特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與用戶間的關聯,提高了新聞傳播的影響力。
(一)新媒體實現了新聞傳播途徑的多元化發展
在新聞傳播途徑方面,新媒體擁有更多的載體,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其傳播載體除數字電視、報紙外,還有新型信息載體——微博、移動電視、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多元化優勢是傳統媒體形式無法媲美的,新媒體的出現使新聞傳播可以打破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通過信息網絡科技技術實現熱點新聞隨時隨地發布和傳播,使突發性新聞事件能夠在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廣泛范圍的推送。此外,新媒體使新聞內容發生了相較于傳統媒體模式下的諸多改變。一方面,在新聞內容表現方式方面,新媒體可以通過音視頻與文本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新聞傳播,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聞內容的趣味性和可視性,對于廣大用戶具有強烈的感官刺激,加深新聞效力;另一方面,新媒體下的新聞傳播用戶范圍也較傳統媒體有了極大拓展,利用多元化的傳播載體吸引各領域的用戶,并滿足其獲取即時新聞信息的需求[3]。
(二)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增強了用戶間的互動性
傳統媒體形式下,用戶的互動性較差,新媒體在此方面則實現了突破。運用新媒體,能夠實現廣大用戶間的互動,且互動具有實時性。用戶可以通過直播等形式,進行大范圍的直接交流,使互動效果得到提升,互動場景和范圍得到擴展,進而提高其參與新聞的積極性。此外,新媒體形式下的用戶互動還具有雙向性,即用戶與新媒體各平臺間的互動。用戶可以通過各平臺的人工客服、在線交流平臺、客戶服務中心等進行相關信息反饋及交流,實現用戶與新媒體各平臺間的互動。廣大用戶之間的相互互動具體是指在新媒體形式下,當各平臺發布新聞信息后,用戶可以通過在新聞信息下方進行文字、圖片、視頻留言等方式,進行觀點的發布和探討,實現用戶之間的互動。
(三)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服務質量方面更人性化
新媒體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具有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其發展方向和根本是以滿足用戶需求為中心,注重用戶的體驗感受,使其服務更加人性化。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媒體充分運用大數據的信息技術,通過該技術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來掌握用戶需求,進而針對不同用戶實現不同新聞內容的推送,滿足廣大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如今,快餐文化盛行,大眾閱讀習慣趨于碎片化,同時又有較強的新聞參與需求,期望進行相關觀點的發表等。對此,新媒體通過升級相應的新聞檢索功能,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更簡捷的新聞檢索服務,并且借助各類信息平臺進行新聞內容的發布,使廣大用戶能夠及時獲取有效信息,提高了新聞傳播的時效性。這也是新媒體傳播注重服務質量,強調人性化的表現。
(四)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速度方面實現了極速提高
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優勢還表現在其信息傳播的高速。運用新媒體能夠進行新聞信息的實時發布和傳播,不受地點的限制。用戶可通過各網絡終端設備,如電腦、手機等隨時隨地接收新聞信息。隨著現代信息科技技術的普及應用和更新迭代,人們生活受互聯網的影響越來越大,新媒體已經成為了人們獲取各類信息的主要途徑。新媒體的創新發展為新聞傳播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使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不斷提升,用戶在信息接收、利用、傳播等方面發揮的角色和作用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還實現了信息內容的不斷豐富,使用戶在短時間內能夠接收的信息量增加,且提高了新聞的傳播速度。
(五)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時效方面有了極大提升
新聞價值重在時效性。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形式下的新聞傳播在時效性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傳統媒體時代,新聞傳播通常以電視新聞播放和報刊、雜志等紙媒方式進行,其具有較嚴格和繁瑣的審批、審核流程,大大降低了熱點新聞、時事新聞的時效性價值。而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新聞信息具有更強的互動性。新聞事件可以借助新媒體的這些優勢實現更大范圍、更廣人群、更短時間的傳播,進而取得廣泛的社會關注,增強新聞的時效性價值。
三、結語
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對新聞傳播產生了不容小覷的積極影響,使用戶角色發生了變化,增強新聞互動性的同時撼動了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主導地位。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實現了傳播途徑的多元化發展,其服務質量更人性化,傳播速度極速提高,時效性價值得到了更大發揮,用戶與媒體之間也實現了雙向性互動。
參考文獻:
[1] 賈文娟.新媒體在體育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及前景[J].中國報業,2020(22):114-115.
[2] 蘭虹.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的優化策略[N].科學導報,2020-11-20(B03).
[3] 毛朝勇.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創新模式分析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0(14):51-52.
作者簡介:郭曉靜(1980—),女,重慶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