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紅
本文從各個方面講述了在初中階段的籃球教學的重要性,籃球在中學階段對于強健學生體魄健全體態發展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作用。還從合作學習在初中階段的實際應用方面做出了許多探討。
新課標推行以來,中國的教育系統開始發生了轉變,逐漸開始重視將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質,但籃球的學習在當前依舊是不太完善的,需要根據多方面的教學內容一起進行充實和完善,才能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合作教學模式就在此機遇下發展起來,如何讓合作模式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是需要教師思考的問題。
1 初中階段的籃球教育有什么作用
合作學習是根據新課改的規定發展出來的新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合作學習能夠充分提供其在新課改中的主要方向,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面對困難不退縮的無畏精神。小組學習可以最大價值發揮合作的優勢,同時還能體現出個人的特色,反映出每個人面對困難時的應對能力。籃球運動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學習方式,是集跑、跳、投等多種運動方式于一體,具有強度大、節奏快的特點,歸根結底是團隊的比拼,需要同學間互相配合,相互扶持才能成就好的結果,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動性強,通過對籃球技術的掌握和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其免疫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活動小組,根據不同學生的運動能力好差分配人員,使小組內組員能夠相互彌補,互相幫助。
2 合作學習模式在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不夠重視
初中階段的教育依舊在以素質教育為先,很多學校對于合作學習的方式并沒有重視起來,導致提出的方案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實施。在體育課上,大家依舊只是做一些簡單的鍛煉,對于一些球類運動沒有經驗,運動能力十分弱。教師在課程中沒有教給學生比賽運動的具體技巧,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學生自己摸索。教師專業不對口、或籃球運動的專業知識匱乏,只能勉強教給學生簡單的籃球技術等動作,久而久之,學生也喪失了學習一項運動的興趣。
2.2 合作學習模式運用不恰當
合作學習還是在初步探索階段,沒有引導是難以完成的,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水平限制了其在合作模式上的發展,對于合作模式的理解也不完全正確。因此在運用上需要專業的指導,教師長期在學校的教學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對于新的教育理念難以快速接受,所以,在這種模式下的籃球教學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3 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初中籃球教學的策略分析
3.1 分配學習小組,互相彌補
不同的運動項目,學習方式也不同,但是分配成小組,將小組成員合理分配是每一個運動項目學習時的重點,也是難點?;@球的規則是固定的,人員的數量也是固定的,所以在選擇不同籃球小組時,怎樣提高人員的配置是需要我們共同費心的。但是,我們也不建議強制分配,因為在班級中肯定會存在著不同的集體,每個人對對方的了解程度也不同,所以可以先自主選擇,沒有選擇或者人數不夠的隊伍的情況下再適當進行分配,籃球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應該最大程度的發揮出隊友的默契。在每一隊伍中可以分配一名熟練的隊員教給大家基本打法,帶大家熟悉規則并且能夠增加互相的配合度,在隊伍人員選定后也不要隨意更換隊伍,隊伍間形成良好的競爭關系,和平共處。
3.2 教育學生進行自我保護
籃球運動是激烈的、消耗體力的運動,對身體的要求也極高,就需要在運動時提前熱身準備,學生的各個關節都要完全活動開才能不對身體造成傷害。體育老師可以傳授自主鍛煉的方法,對于腕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部位著重熱身,通過賽前熱身,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到傷害。
3.3 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過程
籃球是需要共同參與的運動,隊友間的默契越高,對籃球的掌握程度越高,雖然在運動中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但是教師也應該加入其中,幫助學生一起進行訓練,教師應該在學生自主訓練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告訴并教給學生正確的合作方法。學生也可以私下與教師共同探討學習,教師可將自己的經驗技巧傳授給學生。
3.4 制定學習計劃
初中階段的學生貪玩心較強,在學習任務中,開展籃球活動的目的是強健體魄,增強免疫力等正面因素,但也不乏一些學生借此由玩忽學習,因此,對于不同的學習、活動都要制定不同的計劃。在課堂上教師同其他科目一樣,不能滿堂灌,教給學生們合作技巧后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練習,教師在講解一些動作時,最好運用簡單的方式進行講解,對于危險的地方提醒學生學會保護自己。
4 結束語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闡述,合作學習的模式對籃球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加強對合作模式的了解,盡快將合作模式推行。初中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力量,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加強綜合素質,素質教學固然重要,但是籃球運動能夠增強體魄,幫助學生健全心智,釋放學習壓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進取精神。
基金項目:2019年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立項課題“體育核心素養下的中學生籃球合作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編號:MJYKT2019-066)
(作者單位:惠安山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