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金濤
1 前言
在影響瑜伽教學的因素當中,有場地、教師教學水平等外在因素,也有教學模式等內在因素。如今,部分學者研究瑜伽的教學模式時,完全參考了健美操、體操等運動的教學模式,沒有注意到瑜伽教學模式的特殊之處,以至于對瑜伽教學模式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筆者在本文中探究瑜伽教學模式的特殊之處,并根據相關理論,對“認知-學習-體驗”的教學模式進行闡述,以增加瑜伽教師的教學水平,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瑜伽,提升學生對瑜伽的感興趣程度,進而促使高校瑜伽教學水平的提高。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筆者的研究對象是大學瑜伽教學模式,調查對象是學習瑜伽的大學生。調查對象人數總共有150人,其中女生有120人,男生有30人。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筆者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對大學瑜伽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分析國內學者和國外學者的相關成果,并翻閱瑜伽的功效、教學模式變化等資料,以便為探索瑜伽教學模式、開發出新的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2.2.2 實驗法
筆者在探究大學瑜伽教學模式時,采用實驗法,讓60名女生和15名男生進入實驗組,60名女生與15名男生進入對照組。在教學時,實驗組選擇情感型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對照組則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2.2.3 問卷調查法
在采用實驗法的一年中,筆者仔細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變化。在1年后,筆者發放150份調查問卷,之后筆者獲得146份有效問卷。
2.2.4 訪談法
在此次研究中,筆者采用訪談法,與教師、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并與學校外的瑜伽教練溝通。
3 瑜伽教學的作用
從廣泛的角度看,瑜伽可以被稱作哲學。而從狹義來說,瑜伽是一種促進人體更加健康、把呼吸和思維以及音樂融合在一起的運動。瑜伽不但具有鍛煉身體的功效,還擁有凈化心靈的功效,而且瑜伽鍛煉受到的限制較小,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通過瑜伽鍛煉身體。
3.1 瑜伽的健身功能
瑜伽中含有大量彎、扭、俯等動作,這些動作能夠拉伸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群,還能拉伸身體的關節韌帶,讓骨骼更加舒展。瑜伽鍛煉時,動作需要與呼吸配合,因此,瑜伽鍛煉將動作和呼吸結合在一起,使得運動更加有利于身心。瑜伽能夠促進人體心血管技能增強,使得肺活量提高。此外,瑜伽還能改善體質,并提升人的平衡能力,增加人體的柔韌性,消耗人體的脂肪。瑜伽對內分泌系統有益,對于部分失眠、頭痛的人而言,瑜伽是一項好處頗多的運動。
3.2 瑜伽的心理價值
由于多種原因,如今的大學生有較大的心理壓力。通過調查問卷來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都有壓力較大、情緒不穩定、焦慮感較重等情況。瑜伽有穩定精神的功效,學習瑜伽,可以讓學生的精神更加穩定,讓學生的焦慮感減少,并促使學生發現真實的自我,使得學生有安靜、平和的感覺,并增加學生的自信程度,讓學生有樂觀的心態與堅定的意志。瑜伽的最終目標是提升人體素質、增強人的幸福感,讓人更加寬容,減少人的不合理欲望,讓人對現在的生活懷有感恩之心,使得人更加平和。
4 構建“認知-學習-體驗”情感型瑜伽教學模式
4.1 理論依據
在以往的認知中,健康通常指的是身體健康。如今,人們對健康的概念已經改變,健康不僅指的是身體健康,還指的是心理健康,只有身體與心理均保持健康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健康。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重視學生是否學會瑜伽動作,而不注意學生在瑜伽運動中的心理感受。在瑜伽教學時,積極的情感對學生造成影響,就會令學生的身體和心理一起得到發展。如果消極情感影響了學生,就會令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負面影響。所以,教師進行教學時,要通過各種手段令學生產生積極情感,并促進積極情感對學生造成正面影響,使得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更進一步。
4.2 教學模式框架
根據瑜伽這一運動的要求,構建“認知-學習-體驗”的教學框架。首先,引導學生認知瑜伽,教導學生學會在瑜伽中冥想,并將呼吸和冥想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領會到這一運動的精髓。其次,教導學生控制身體,并將意念、呼吸和控制身體融合為一體。然后,引導學生體驗瑜伽鍛煉給身體帶來的舒適感,以及瑜伽帶來精神愉悅,令學生心態平和,并感受幸福。
教師在教學時,應循序漸進,不用急躁,并鼓勵學生進行瑜伽鍛煉,不對學生做出過于嚴厲的批評,并建議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瑜伽鍛煉。在課程中加入一些熱身運動,令學生有出汗的情況。進行瑜伽基本動作的教學時,應該強調控制呼吸,令呼吸的頻率與動作吻合,并且進行示范。準備結束教學時,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放松身心的練習,并引導學生體會在進行鍛煉時的感受。
5 結論
筆者探究了瑜伽對于大學生的影響。通過此次探究,筆者認為“認知-學習-體驗”教學模式具有科學性,并且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符合學生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適合在大學中推廣,能夠提高瑜伽教學的效率,令學生扎實地掌握瑜伽理論、瑜伽動作,通過瑜伽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各大高校應該注重培養瑜伽教師,使得教師們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學時能夠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提升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