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和積極性的關鍵環節,因此要以學生為主,構建整體化設計,遵循“鍛煉身體,提升素質”的體育教學原則,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施目標、實施方法進行深入探究。基于此,本文以文獻對比法和理論分析法,將初中生作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了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整體設計思路和具體實施策略,期望能夠給同專業教師提供一定教學參考。
1 引言
上世紀末大課間體育活動教學模式就已經得到應用,但是教學模式往往集中于某個點,對大課間整體設計的研究相對甚少,導致體育大課間活動教學難以完整化。而近幾年,隨著教育主管部門對初中體育教學質量關注度的提高,整體化設計思路也顯示出其應用優勢。重點對大課間整體設計的實施思路進行探究,如大課間實施目標的整體設計、大課間實施內容的整體設計、運動負荷的整體設計等,為提高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效率,優化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 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概述
進入21世紀以來,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理念被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近幾年的研究中,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得到初中教學工作者的逐步重視,但是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過程和開展質量具有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從國家教育教學戰略層次出發,不斷深入研究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為提高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大課間”是初中階段課外體育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等是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基礎上創新發展起來的,整體設計具有目標明確,活動內容豐富化,運動負荷量較為適宜,對于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專家引領、教研人員指導和專業教師實踐”為主題的“三位一體”活動整體設計,對于提高學校體育教學活動有效性,激發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中,要求設計內容應具備整體性,實現個體與個體,個體與整體之間的有效補充和實踐。由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具有顯性特征,且其他因素容易被忽略,同時運動負荷、體育活動的參與模式及學校體育整體設計的思路進行重點探究。從大課間整體設計過程和方法中,應注意要進行參考文獻的對比,同時應結合觀察法、案例分析法和數據分析法,就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整體設計目標、思路和方法等進行闡述,期望能夠給同專業領域體育教師提供一定理論支撐。
3 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實施策略
3.1 緊密圍繞辦學宗旨,以求特色鮮明化
在深入挖掘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的內容過程中,要以學校自身的傳統體育項目為主體內容作為積淀,如校園文化和優勢資源。要深入大課間活動的整體設計品牌建設,先后創建花樣式轉圈跑、快樂足球,并打造多元化的校園大課間體育活動文化體系。同時,要緊密的結合辦學宗旨,以學生學習需求為核心,在整體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設計方案應以科學、合理和適宜為主,以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及規劃的鮮明化、特色化。
3.2 整合體育教學資源,實現因地制宜
結合現有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教學資源,要及時的展開教學資源評估和優化,確保大課間活動內容的整合,實現個性化活動的共存、共生。作為專職體育教師,要以活動的安全、有序開展為基礎保障,力求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打破場地、教學環境的制約,如可制定分級、分空間、分層次的教學,這樣既能夠有利于集體活動的開展,同時也有利于班級內部體育活動的優化。最終實現借助充足的空間優勢,達到適宜的運動量,豐富個性化大課間體育活動選擇空間及優勢。
3.3 跟進性評價,力求內涵式發展
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完成以后,要經過充分的論證與實踐,如構建“自我診斷+自我反思+專家引領”的模式,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的有效性和動態性。在班級內部,每天對大課間體育活動設計的思路和整體方法進行跟進性的評價,將評價的整體結果檢查評比以后,將評比的最終結果進行分類匯總,并評選出表現最優班級,從側面來激發初中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其次,要積極開展班級內部的相互評價和監督,做好內部評比工作,例如班主任可制定推選班級干部的有關規定,如將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為指標。這種多元化的評價和監督管理體系,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在培養初中生自覺性、務實性的基礎上,不斷的促進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有效提升。
此外,在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的過程中,要以“校”為本,即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構建動態化的校本大課間體育活動設計思路,實現基于學校層次的動態管理、統一籌劃,并做到因地制宜,促進師生的共同參與、共同開發和實踐。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結合校園體育教學資源,以學生為本,構建可行性高的設計方案,創新整體設計思路,促進初中生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清名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