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 劉潤澤
眾所周知,籃球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籃球以其趣味性,健身性,觀賞性,集體性等諸多特征而被廣大的大學生所喜愛。籃球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增強團隊之間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是一門深受學生喜愛的“熱門課程”。本文筆者就從課程教學出發,深入剖析目前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當前形勢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旨在促進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近些年來,籃球教學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著教學方法不夠創新,教師專業能力不強,教學理念比較落后等問題。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看到這一現實問題,主動出擊,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促進籃球教學的實效性。
1 新時期高校籃球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方法存在嚴重的滯后性
目前,部分高校籃球教師在進行課上教學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仍然采取傳統的動作示范法。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老師在進行動作要領示范時,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清晰的看到動作要領。這個時候,有些學生就會“插科打諢”,不認真跟隨老師的步伐,思想開始出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部分老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教學方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無法兼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程度。就像同樣是一碗米飯,女生吃起來可能會剛剛適量。但是如果是老人、小孩就會有“吃不了”的現象。而假設是一個男生,可能就會有“不夠吃”的感覺、教學亦是如此。千人千面,同一教學方法給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任課教師一定要根據大部分同學的理解能力,適時調整我們的教學進度。爭取既能讓每一名學生都不掉隊,又能兼顧到“優等生”的需求。
1.2 教師“內驅力”不夠,缺乏創新精神
通過實踐調查我們發現,我們的籃球教師個人能力都比較強。但是,故步自封,缺乏創新精神。部分教師不愿意再繼續鉆研,與時俱進。但是,我們都知道,時代在發展。我們必須要科學識變,準確思變。要看到教學改革的新思路,研究教學改革的新方法,與時代接軌,走在教學改革的最前沿。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時代的車輪所碾壓。
2 高校籃球教學創新策略探究
2.1 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當前的體育課堂,一般都是老師擔任“舞臺的主角”。整個一節課都是老師掌握課程的節奏,一般都是老師唱獨角戲。在新的教學改革背景下,我們必須要思變,求變。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如果一直是遵循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們不與學生互動交流,我們就無法去讀懂學生的內心世界。也會讓學生喪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愿意去思考,而只是被動的去接受。所以,我們必須要從傳統的套子中跳出來,讓老師“退居二線”。把學習的主動權重新交換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這一“大舞臺”中熠熠生輝。另外,我們應該創新教學方法,與學生“教學相長”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內容。增添籃球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籃球課堂教學的質量。
2.2 教學內容趨向多元化
很顯然,傳統的教學內容很難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要。我們必須要審慎度勢,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比如說,我們可以設置一些籃球戰術技巧課程。和學生一起觀看一些CBA籃球聯賽的視頻,分析其戰術中的一些技巧,從實戰的角度出發,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能力。另外,我們也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投籃競賽,通過比賽,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團隊的向心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2.3 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合作的時代。我們不光要引導學生樹立團隊意識,我們自身也要樹立一種合作共贏的意識。我們要積極樹立一種教師命運共同體發展理念,要注重同事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我們要開展集體備課,集體教研。大家在一起研究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研討當前最新的戰術技巧。取長補短,教師資源共享,凝聚教學合力。
2.4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目前部分高校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籃球場地規模較小,籃球數量也很少。部分體育設施也都生銹,老化,很難滿足學生的課堂教學所需。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對于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保障籃球教學的正常需要。另外,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愛護公共設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體育場,籃球館等地放置一些愛心提示牌,提醒同學要愛護公共設施。比如說:愛護公共設施,爭做文明標兵;愛護公物,如護珍寶;公共設施,同享同樂等等。
3 結論
綜上所述,籃球教學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勢在必行。所以,我們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將創新的理念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不光如此,我們也需要從“內驅力”出發,加強教師隊伍的整體建設,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的優化與整合。我們一定要“內外兼修”,促進籃球教學的深入與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