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波
拓展農村中小學體育課舞龍課程,需要學校提倡校民結合,拓展農村中小學生舞龍運動開展;通過協調運作,進行開展舞龍運動訓練場地的拓展;加大資金投入,實施舞龍運動器材的拓展;堅持自愿原則,實施舞龍運動的內涵拓展。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卻是出現了諸多問題,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學生,因缺乏相應配套的體育訓練活動,身體素質具有一定下降趨勢。農村中小學體育課,體育教師相對注重學生體育訓練活動中的安全問題,造成他們活動量的減少,僅僅是進行一些像跳、跑和投的單項性體育活動,致使學生處于身體鍛煉的被動位置,降低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1 農村中小學開展舞龍體育運動的意義
1.1 舞龍體育運動對學生健身的意義
國家已經將舞龍運動正式列入了全國比賽的體育項目,用以展示舞龍體育運動項目所具有的魅力。本世紀初,我國龍獅運動協會培訓基地,在北京體育大學培訓基地隆重舉行了揭牌儀式,并以此標志了我國龍獅運動,已經在我國高校獲得了生根發芽。國家教育部提出,學校體育既要吸收世界優秀體育成果,又要弘揚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體育教材要體現多樣性和時代性,并力求體現我國體育特色和民族特色。
不論是哪種體育運動項目,只要運動開展的方法恰當,它們對人們的健身都有一定積極作用。舞龍運動植根于我國五千年文明沃土,歷來深受人們喜愛,并能從運動的參與中,獲得健身的快樂。農村中小學校積極開展舞龍體育運動,既能鍛煉學生的體魄,又能訓練學生的耐力。舞龍本身就需要一定身體力量作為一種支撐,需要人的一定耐力。參與舞龍運動,還需要一定運動速度與運動節奏,能培養學生律動感。同時,舞龍運動也需要一定的靈敏性,這是因為龍身與龍尾的運動員,要有靈敏觀察龍頭運動方位的能力,用以舞出和諧的舞動節奏。由此可見,舞龍運動,不僅能鍛煉學生身體,還能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耐力、運動節奏和靈敏性,是一項訓練學生綜合能力的運動項目。
1.2 舞龍體育運動項目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舞龍體育運動項目是一項需要通過集體合力才能進行或完成的項目。這樣,就需要每個參與舞龍運動的學生,都要將自己的力量,融入整體的舞龍運動當中,否則,將會導致舞龍運動的失敗。談到龍,眾所周知,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象征,我國的龍文化,就是在揭示著團結就是一股強大力量的真理。從舞龍運動的本質來看,它就是一種力量付出的運動。因為舞龍運動,既需要舞動的學生進行輾轉騰挪,又需要進行翻滾盤回,還需要穿插聳立,并通過這些的動作變化,塑造舞龍運動的套路與造型。從此可以看出,進行舞龍運動,非需舞龍學生的團結合力才能進行。相對農村中小學生而言,他們參與舞龍運動,自是一種渴望成功的心態,以此獲得體育教師的認可,而舞龍運動的成功,又是團結力量所獲得的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舞龍運動又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的體育運動項目,利于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思想品質。
2 農村中小學體育課舞龍拓展課程的開展
2.1 提倡校民結合,拓展農村中小學生舞龍運動開展
在農村中小學開展舞龍運動,需要配齊配強相關體育教學師資。學校現有體育教師,針對有些學校而言,他們不見得都諳熟舞龍運動,甚至有的學校,還要短缺開展舞龍運動的專業體育師資,這是一個現實問題。同時,舞龍運動具有較強技術含量,沒有專業師資做指導,難以開展舞龍運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可以實施師資拓展,從民間聘請有經驗的舞龍運動藝人,對學校體育教師實施強化培訓,直至將體育教師培訓成能夠駕馭舞龍運動教學為止,為學校有效開展舞龍運動,奠定良好師資基礎。這是解決農村中小學校開展舞龍運動師資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2.2 通過協調運作,進行開展舞龍運動訓練場地的拓展
一個合格的舞龍運動訓練場地,需要的面積較大,須是20M×20M的空曠訓練場地。對于這樣一個舞龍運動訓練的標準場地,有的學校因學校自身操場面積所限,則有可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為在我國農村,因各地各個中小學校所處的地理環境千差萬別,操場面積相對狹小的中小學校,則難以依靠學校自身,解決舞龍運動訓練場地問題。針對開展舞龍運動場地不足問題,同樣需要學校通過協調運作,與學校所在村委會,實施舞龍運動訓練場地的拓展,請求村委會給予全力配合,為學校開展舞龍運動,劃撥足夠面積的訓練場地,用以學校開展舞龍運動。DNA不能排除,在一些山區的農村中小學校,要為學校劃撥這樣一個面積的舞龍運動訓練場地,有時可能存在一定難度。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則可以采用一定的靈活機動之法,可以將舞龍運動訓練場地面積進行適當的縮小,可以拓展成15M×15M的空曠訓練場地。一個總得原則是,能夠確保學校進行舞龍運動訓練即可。這是在說,學校不能沒有舞龍運動訓練場地,哪怕是窄小一些,也必須要有舞龍運動場地,否則,學校就無法正常開展舞龍運動。
2.3 加大資金投入,實施開展舞龍運動器材的拓展
舞龍運動需要的器材或道具,相對簡單,但種類較多,如舞龍用的道具,即龍具,還有嗩吶、鼓、鈸和鑼等的樂器。舞龍運動所用器材中的道具或樂器質量的高低,能直接影響學校舞龍運動的開展。這就需要農村中小學校,加大投資力度,用以保證舞龍運動所需器材與樂器的購置齊備,并還要保證它們的相應質量。同時,由于舞龍運動需要舞動韻律,因此需要樂器伴奏。民間舞龍運動伴奏,有自發組建的伴奏團隊,但中小學校沒有這樣的伴奏團隊,這又需要學校進行舞龍運動樂隊成員的組建與培養。所以,這些都需要相應資金作為支持。農村中小學屬于義務教育,學校自身沒有經費和經費來源,這就需要對上級積極申請資金,獲得資金支持,實現開展舞龍運動器材的拓展。
2.4 堅持自愿原則,實施舞龍運動的內涵拓展
我國義務教育為中小學設定兩部分體育課程,一部分是基礎性體育課程,這些課程必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學習。一部分是拓展性體育課程,這些課程是由學生進行自選的學習課程。舞龍運動則是屬于拓展性體育課程,也是屬于由學生進行自選參與運動活動范疇。這就需要根據學校師資與學生實際情況,對開展舞龍運動進行安排。有些學校,將舞龍運動編制成校本教材,用做開展舞龍運動的基本課程教程。事實上,農村中小學校開展舞龍運動,需要拓展舞龍運動的內涵。舞龍運動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體育文化,并凸顯中華民族的本質。這個民族體育文化的本質,就是舞龍運動的內涵,即彰顯和傳承我國特有的傳統龍文化,以此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并訓練學生的耐力。
3 結束語
在農村中小學開展舞龍運動,既能訓練和鍛煉學生的靈敏性、力量度和耐力性,又能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它相對符合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校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的一種具體體現。農村中小學開展舞龍運動,需要實施多方面拓展,才能開展好舞龍運動。
(作者單位:貴州頂效經濟開發區鐵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