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馳
摘要: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深度閱讀教學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熱門話題。但是在當前的教學實際中,深度閱讀教學的目標還沒有達成,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基于此,文章將從自主閱讀碎片化、個性閱讀形式化、課堂教學應試化和信息技術泛濫化解析當前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創設教學情境、深入研讀文本等方面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深入閱讀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深入閱讀的教學模式得到了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認同和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深度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是為了解決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淺閱讀現象,優化閱讀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中不斷提升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素養和文化修養。以下將簡要論述閱讀教學中的問題以及深度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還呈現出淺閱讀狀態,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三個主要的方面:
(一)自主閱讀碎片化
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部分初中語文教師認識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所以在閱讀課堂中開展了自主閱讀教學活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他們沒有準確認知自主閱讀的精髓,使得自主閱讀呈現出碎片化的狀態。首先,教師過度解讀“自主”的含義,認為自主即是放任不管,所以將課堂教學的時間完全交付給學生,對學生的閱讀過程不聞不問,這就導致課堂中出現紀律差、效率低的問題;其次,在教學中隨意穿插自主閱讀模式,破壞了閱讀課堂的系統性,也沒有建構起完善的自主閱讀體系,所以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也沒有得到提升[1]。
(二)個性閱讀形式化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擁有不同的個性特征,所以在教育改革中對語文學科的教學要求也融入了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內容。而教師在對新課改進行解讀和應用的過程中,出現了思維上的偏差,使得個性化閱讀教學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表現出形式化的特點。在閱讀課堂中,為了踐行尊重學生個性特征的理念,對于學生的一切言論都采用激勵教學方法,利用絕對贊揚的方式發展學生的個性。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很難辨別教師的真實想法,也容易產生懶惰的心理,所以他們深入文本內部進行深入閱讀的意念和興趣也就會被逐漸消磨。
(三)課堂教學應試化
在傳統教育思想以及應試制度的影響下,相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教師更加傾向于傳授給學生解題技巧和應試方式,這就使得閱讀課堂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考試制度的實驗場,閱讀教學也成為了鍛煉學生解題能力的途徑,忽視了語文文本的人文性,也沒有利用有效策略鍛煉學生審美能力、增強學生文化修養。因此,當前的初中閱讀課堂呈現出僵硬的應試化特征[2]。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深入閱讀的教學策略
為了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讓他們在閱讀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素養和人文修養,教師應該展開深入閱讀教學,充分調動學生情感體驗、挖掘文本主題,使他們掌握文本的表達技巧,并通過展示文本研讀成果再現思維過程,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創設教學情境是語文教學中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實現深度閱讀教學目標必不可少的路徑,只有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學生才能在掌握字詞、語句等基礎知識之上,不斷調動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發展審美素養和文化修養,實現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因此,為了實現深度閱讀的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文本中蘊含的美感和深刻內涵,并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3]。
(二)深入研讀文本,挖掘文本的主題意蘊
主題意蘊是深度閱讀的關鍵教學目標,只有學生真正理解了文本的表現主題和意蘊,才能實現深度閱讀的價值和作用,不斷將文本中蘊含的價值觀念、情感態度、思想道德品質內化為自己的核心素養,從而在深度閱讀中發展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因此,在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教學中,為了貫徹核心素養理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挖掘文本中的主題意蘊,通過解讀和分析特殊語境中詞語的含義、文章的結構安排、文本的意象等內容,挖掘文本的主旨和思想感情[4]。
(三)開展對比閱讀,學習文本的表達方式
文本的表達方式是構成不同文本類型、表達不同主題的重要因素,而探究表達方式也是深度閱讀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因此,為了提升深度閱讀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開展對比閱讀,通過比較類文的形式,引導學生感悟不同文本在表達方式上的不同,從而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例如,在《天凈沙·秋思》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等獨特的景象,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構建出形象的情境,待學生已經掌握文本意境以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將它與同樣描寫秋天的類文《山居秋暝》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領悟《山居秋暝》與《天凈沙·秋思》在表達方式中的不同,從而通過解讀語言、意象等元素,理解文本表達的主題,明確不同的表達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通過開展對比閱讀,學生的語言分析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都能得到明顯提升,還能在解讀歷史典故、經典意象的過程中增強文化修養。
結束語:綜上所述,深入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它能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深入研讀文本、開展對比閱讀、組建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不斷挖掘文本內涵,學習文本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豐富的人文元素,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審美素養以及文化修養,完成素質教育中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彥林.試析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15):55-56.
[2]解艷華.初中語文教學中深度閱讀的應用探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660-661.
[3]楊宏艷.深度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文淵(高中版),2020,(5):347-348.
[4]廖清銀.初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J].讀與寫,2020,17(2):71,75.
江蘇省邳州市新城中學 ?江蘇 ?邳州 ?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