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馮龍翔
摘 要:分析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現狀與未來發展;以個人教學經驗分析高校醫工結合的創新發展;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大背景下,創新創業能力是大學生學習階段的迫切需要,是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實際需要。
關鍵字:醫學影像技術;創新創業?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12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貫穿我們中華民族精神一項重要能力,也是當前對高校學生對高等教育一種必要要求。
一、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現狀與發展
醫學影像技術是各大醫院輔助檢查科室內最基本、最常規的檢查技術,該項技術廣泛的應用在影像科、超聲科、放射科、介入科等科室。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影像設備的迭代升級,醫院不斷地引進先進設備來滿足基礎設施需求,對影像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上升。
走進醫院,醫學影像技術的畢業生從事檢查工作,職稱為技師,無診斷權。據調研,目前技師在影像科室如同人機匹配,一人針對一臺機器工作,醫師閱一張片子的時間可夠技師做幾次檢查的時間,所以出現了一位技師可對應多名影像醫師,這就給技師帶來了相關要求。技師應該具有夠高的工作效率以保障影像科室工作的正常進行;技師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根據病人的病因以具體化檢查部位以及檢查要求,給病人的檢查部位最好的呈現;技師還需要加強對影像設備的學習,及時適應設備的快速升級,掌握設備的運行原理及技術優勢,提高圖像質量。
醫學影像技術在我國興起時間較短,教育教學體系還不成熟且不統一。但在國家對教育以及創新發展的重視下,醫學影像技術會快速成長,更貼切臨床的實際需要。相信伴隨著“互聯網+”智能時代的進一步推進,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相關領域的不斷探索,醫學影像技術會變得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臨床化,智能的進行疾病的檢查和評估,并出具相關的臨床治療參考方案,在未來中國一定會呈現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優秀成果。
二、高校醫工結合的創新發展
醫學影像技術是一門交叉學科,醫學影像技術本科在校學生學習醫學、高等數學、電工學、物理學、設備學,畢業后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此專業是醫學、電子、機械、數字技術、光學工程等專業綜合發展的結果。本專業學生除了掌握醫學知識外,還進行數學、工學、物理學的學習,多領域教學與學習,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在學生的創新學習中積極引導學生多學科交叉發展。我校大力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設備即CT的成像原理學習創新中,醫工結合有了新的創新成果。
CT數字影像診斷輔助系統項目,在醫學層面分析肺癌腫瘤的臨床結節特征,利用影像學方法對肺部癌癥小結節進行分類。利用計算機科學技術,為結節建立相對應的影像數據模型。此項目是研究一款人工智能輔助閱片軟件,基于 Active Demons 算法、KL-3D 智能光流算法和深度學習算法,實現對可疑結節精準定位,并進行良惡性判別,為醫生發現肺癌提供全方位的輔助,從而提高醫生診斷效率和準確率。在國家教育部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銀獎,受到了多名專家的認可與推薦。
教育及科研的創新發展,使得醫學研究更為深入,為多專業與醫學的融合提供了廣闊空間,使得多專業結合發展成為可能,必定會成為智能時代的發展趨勢,醫工結合模式逐漸興起。在醫學的研究中,醫學生對于各種設備儀器的使用受限,往往需要其他專業的學生結合研究;在工學開展相關醫學類設備的研究中,需要醫學生提供相關醫學領域的見解,各專業的融合發展漸漸地落地開展。利用學校的師資力量、科研環境,各專業老師通過項目研究進一步加深了各專業的融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使學生以創新思維多方位發展,提高醫工結合人才培養質量,為新醫科醫工結合創新發展提供平臺。
三、創新創業能力是大學生學習階段、就業創業的迫切需要
進入大學,相當于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對于大學生這是一個很好的過渡階段。在大學這個半社會的環境下,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逐漸領略社會帶給自己的影響,讓大學生在走出大學校門前練就專業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在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困難已經引起社會、政府、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重視。所以按照一貫的教育教學方式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教育教學朝著創新思維培養發展變為當前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受到了強烈挑戰,這就要求教育事業把創新創業發展理念徹底的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去,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此模式下有所收獲,方可提高大學生整體的創新創業水平和能力。
所謂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并不是迫使大學生創業,都去擁有屬于自己的事業,而是在高等教育的同時發展創新創業教育,讓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前就可以領悟一定的創新創業思維。大學生通過參加各類創新活動,給他們提供了充分認識社會的機會和勇敢試錯的平臺,真正的去體驗創業、學習創業,展示自己的才華、發覺自己的潛力,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創新創業精神,形成新的創新創業理念。創新創業思維理念的改變,使得大學生在學校中的研究創新進一步走向校外的實踐創業,不僅可以解決大學生緊迫的就業問題,還可以提供一定的就業崗位,拉動內需帶動就業。
四、結語
加強大學生創新教育,事關整個社會的科學發展和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明確要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必由之路。教學工作中,將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育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鍛煉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推進將學生的創新成果進行孵化創業。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競賽類的實踐活動,以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接受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成長,提升自我,在時代大浪潮里奮斗不止、自強不息,努力成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冷思宇,魏行遠,方涵,劉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和反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03)
[2]趙星.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外企業家,2020(01)
山東協和學院?山東濟南?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