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雪娟
摘要:高中歷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目前的生活有著較大的距離,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歷史的含義。為了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可以在歷史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把熱點時事與歷史內容緊密結合。雖然在課程標準中沒有明確地提出,將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但是學生要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看待當前的社會現狀,并且能夠理解認同歷史,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含義,這就不可避免地要聯系到當代社會發展實際。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高中歷史 教學運用?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311
高中歷史學科與其他科目教學存在差異,歷史學科較為復雜,學習內容很深,教師大多采用模塊式教學。相對于初中歷史來講,高中歷史教學更注重強調歷史規律作用,學習歷史更加靈活,不是單純的記憶基本史實和了解歷史事件影響,而是需要學生在了解史實的基礎上能夠把握歷史之間的聯系。歷史能學生開闊眼界,展示古今中外的社會環境,能夠提高學生美德素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加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在現實生活中深刻了解歷史。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現狀
生活化教學理念早已出現,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具體的授課內容該怎樣與歷史事實相結,怎樣讓學生融洽接受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一直是歷史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問題。但是為了達到教學生活化的目標,出現把現實內容與歷史事實胡亂結合,舉例的事件之間根本沒有必要的聯系,進行生搬硬套的現象。若一直進行這樣的教學只能破壞教學成果,不能達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要求,反而阻礙學生對歷史這一門科目的學習正常學習,無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具體措施
1.將歷史教學融入日常生活
歷史課堂上,由于歷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內容涉及到革命、法律、王朝更迭等,學生對這類知識有較大的陌生感,無法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所以要打破以往歷史課堂上老師講讀歷史,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手段只是讓大部分學生了解歷史的輪廓,無法深入到歷史內容當中,更不能聯系生活實際和歷史史實。所以要激發學生主動在生活中尋找歷史的影子,讓學生主動將生活與歷史聯系。
例如:學生可以結成歷史小組,每周都把生活中發生的趣事與歷史相結合,用各種手段技術收集關聯的歷史資料。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可以得出一條歷史結論,或是了解相關時代下的歷史。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同時,也將歷史知識很好地融入到生活當中。
2.在課堂教學中加入流行用語
流行用語不能單純地指向網絡流行語言。應該包含常用于學生之間交流的詞匯語句和學生交流時的常用語言。將學生比較喜歡的詞語運用到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快速接收知識,提升教學質量。對于流行用語的使用,教師需要自行把控,篩選適合在課堂上應用的語言。流行用語更新較快,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一般在一周內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會進行語言更替。所以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觀察學生之間的交流談話,研究學生喜歡的交流方式,課堂教學時也要找準時機應用,教學時可以事半功倍。備課時可以進行批注,在課本上提前進行標注,在不同的場合和授課時間可以應用不同的語言。流行用語的使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學習專注度。但應用流行用語,對教師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教師要找準時機快速準確地切入恰當的流行用語,當前最火的流行語有:我太難了、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凡爾賽文學等。
3.以教學形式為基礎進行演示
學習歷史有很多種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去學習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針對學生上課時有哪些疑惑和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讓同學之間進行討論,互相解答。在辯論過程中會舉例應用到各種當代以及古代的實例進行論證,這一過程中就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應用歷史知識,提高歷史素養。歷史也是發生過的生活,為了讓歷史知識能夠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歷史史實,讓學生進行情景再現。根據當今社會熱點新聞選取相關歷史知識,把二者進行有機結合。
例如:老師在講解諸子百家時,就可以讓學生情景再現當時的各個流派之間學術交流的場景。對于區分孔子、孟子、荀子等各個思想家的主張,是學生學習的易混易錯點。教師讓學生分別代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各學派進行發言,各自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在這樣的對比下,就能夠清晰地學習到各個學派之間的差別,再現百家爭鳴的情景。通過實際演示,學生會加深對不同思想家主張的理解,增加區分度,以便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結束語:目前看來,歷史教學正在越來越受到重視。歷史教學逐漸生活化,對于歷史的學習還有更大的空間。本文通過研究如何在歷史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模式,進而拋磚引玉,促進教師對歷史教學開展更深入的探討,希望歷史能夠活起來,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 曹彥紅.?科技資訊. 2020(34)
[2]基于中華傳統文化支持下高中歷史教學探討[J]. 李淑華.?文化產業. 2021(02)
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恩陽中學?6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