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帆
摘 要:新時期,體育旅游經濟已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作為體育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色羽毛球小鎮適應了當前的發展趨勢。本文基于體育旅游的視角,通過文獻梳理與田野調查的方法,對目前特色羽毛球小鎮的建設現狀進行深入研究,結果顯示:體育旅游人才缺乏、居民體育鍛煉意識薄弱、媒體宣傳與定位不強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色羽毛球小鎮的建設與開發。筆者據此提出部分建議:結合政策合理制定規劃、豐富體育旅游產品、提高居民健身意識、培養引進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加大羽毛球文化宣傳力度,以期促進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體育旅游;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思路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湖北農莊體育旅游共生協同機制與模式構建研究”(20G090);武昌工學院校級科研創新團隊“體育強國戰略下湖北省‘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創新研究團隊”(2019T04)。
特色羽毛球小鎮是將羽毛球運動與旅游文化產業緊密結合的新興項目,目前許多特色羽毛球小鎮的建設發展均以政府支持、企業參與的發展架構進行。筆者通過對體育旅游產業與體育旅游小鎮等相關內容的了解,結合特色羽毛球小鎮的建設內容,依據特色羽毛球小鎮的建設意義,提出特色羽毛球小鎮的建設問題與發展思路,以期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為其他體育小鎮的發展提供參考。
特色羽毛球小鎮是以羽毛球運動為核心項目,緊密結合地方旅游特色的新興產業系統。小鎮的科學規劃建設,目的在于打造一個集文化、基建、娛樂、交通、服務等產業于一體的特色化產業群,由于文化建設是小鎮發展的主要內容,所以要根據地方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羽毛球小鎮。
(一)設施建設
推動特色羽毛球小鎮發展的難點在于現有設施不足,要想合理規劃小鎮建設,第一要務就是要解決好這個問題,由此才能帶動地方經濟的全面發展。設施建設與社會服務是小鎮建設的關鍵所在,從目前的情況進行分析,小鎮的設施建設主要分為建筑設施、場地設施、娛樂設施、配套設施等各方面,特色羽毛球小鎮與體育旅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對于特色羽毛球小鎮而言,其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文化建設
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離不開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其發展既是硬件建設,也離不開文化傳承,只有在建設發展中時刻秉持文化理念,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特色羽毛球小鎮[1]。經濟與文化緊密融合,發揮彼此優勢的同時實現共同發展,特色羽毛球小鎮才是真正實現了創新。目前,小鎮建設要傳承地方傳統文化,以地方傳統文化與羽毛球文化互融互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羽毛球文化,讓特色羽毛球文化走出中國,在國際上進行傳播。
(三)產業建設
目前,部分地區舉辦各級羽毛球賽事,使當地的體育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地區發展加大了體育與旅游兩大產業的融合力度,逐步形成了以羽毛球運動的賽事推廣、運營、培訓、用品制造、文化學習、文化傳承等業務并存的生態產業鏈。由于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的核心是產業發展,即羽毛球產業、地方傳統文化傳播、旅游業的一體化發展。
(四)品牌建設
與其他體育旅游品牌相比,特色羽毛球小鎮應具有融合、創新等新時代特征。地方培訓學校應大力培養羽毛球專業人才,從發達地區引進前沿培訓理念與相關設備,提高教練待遇與業務水平,打造高水平培訓機構[2]。同時,體育旅游與地方文化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內需與就業率,由此提升地區形象與品牌效應。
(一)推動城鎮化發展
推動城鎮化發展的關鍵在于實現人口城鎮化。建設特色羽毛球小鎮的過程中可形成多產業集合鏈,以新興產業發展帶動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的轉變,科學推動城鎮化進程,提高城鎮人口的吸納力,逐步使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在此過程中,轉化后的新城鎮人口又會因其所需促進城鎮三大產業的發展,因此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是推動城鎮化發展的有效利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城鎮化大框架的形成。另外,推動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提高基礎設施的城鎮化建設水平。在傳統的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對土地過于依賴、城市和城鎮資源分配不均等情況,因此在建設特色羽毛球旅游小鎮的過程中需要“以人為本”,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將城鎮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提高城市經濟活力
目前,我國城市發展中存在人才匱乏、動能不足、產業薄弱、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但對此也要看到積極的一面,城市發展對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特色羽毛球小鎮通過舉辦大型羽毛球賽事,吸引專業運動員與旅游者前來參賽與旅游,進而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3]。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要以產業發展為核心,緊密聯系地方傳統文化,能夠帶來全新的發展動力,促進可持續發展,既可以擴大內需,也能有效轉移勞動人口,所以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能夠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發展活力。
(三)推動經濟健康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進程的加快,傳統密集型產業已基本走到了盡頭,不能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生態問題與生態壓力開始持續顯現。我國經濟發展急需全新的增長點,特色羽毛球小鎮產業屬于新興的生態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能夠有效推動地方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的健康轉型。在特色羽毛球旅游小鎮的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特色產業的發展,重視人文內涵和歷史文化傳承,依托當地特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將特色羽毛球旅游小鎮周邊區域的經濟帶動起來,實現經濟的健康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基于此,特色羽毛球旅游小鎮的建設對于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新農村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效打破了城鄉發展的二元結構模式。
(一)體育旅游人才缺乏
體育旅游產業建設離不開專業化的人才對其進行科學規劃,但人才缺乏極大地制約了特色羽毛球小鎮的健康發展。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才供應不足已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4]。目前,體育旅游相關專業的院校數量較少,已有的院校也只是設立相關專業與課程。體育旅游人才需要具備多種素養,如掌握旅游管理與英語技能、熟知人文歷史、政策法規等綜合類知識。除了這些基本素養外,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體育旅游的專業性較強,其涵蓋范圍較廣,此方面的人才需要具備將體育與旅游融合在一起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體育旅游的深入發展[5]。目前,大部分從事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的人員都不是專業出身,因此如何填補人才缺乏的問題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居民體育鍛煉意識薄弱
筆者經過田野調研可知,目前特色羽毛球小鎮參與體育運動的主要分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4類群體。老年群體多是退休人員,空閑時間較多,但因為年齡與體質的原因,導致對體育運動逐漸失去興趣;中年群體的工作時間較為穩定化,但由于設施不全與收費過高等因素,也弱化了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青年群體常常受工作時間的影響,可支配時間較少,因而缺乏時間參與體育運動;少年群體以學生為主,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主要渠道就是體育課,但由于學業壓力較大等原因,體育運動的時間相對較少,由此導致體育運動參與意識不強。
(三)同質化現象嚴重
當地在建設特色羽毛球旅游小鎮時,未充分考慮將小鎮進行功能性融合發展,這就導致差異定位被忽視,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我國在建設特色體育旅游小鎮時,更多的是將體育和旅游相結合,并未融入文化、社區功能等內容,不同的特殊體育旅游小鎮有著類似的產業項目,我國目前數量較多的是足球小鎮、馬拉松小鎮、冰雪小鎮等,這些小鎮通常缺乏自己的特色,相互復制,同質化現象嚴重。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視了差異定位的重要性,未將特色小鎮的競爭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建設特色羽毛球旅游小鎮時,應當在同一地區盡量避免同類型的特色體育旅游小鎮建設,將小鎮同質化的風險降為最低,避免惡性競爭導致不良后果。
(四)媒體宣傳規劃與特色定位有待加強
隨著特色羽毛球小鎮在不斷發展,其已逐漸步入正軌,部分小鎮的發展形成了規模化。目前,小鎮主要的宣傳渠道是依靠電視臺、互聯網、廣告牌的形式進行。這些方法可謂是利弊相加,雖然推廣形式豐富,但也存在受眾低、范圍小等短板,所以許多特色羽毛球小鎮的體育旅游發展與賽事開展主要局限于周邊地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閑暇時間的增加,熱愛體育旅游的群體也隨之增加,特色羽毛球小鎮的追求目標不可僅限于國內旅游者,而是要把本地特色推廣到世界范圍內,讓特色羽毛球小鎮的知名度得到顯著提高。綜上所述,要想加快特色羽毛球小鎮的發展步伐,就要改進宣傳語推廣方式、增大宣傳面積,加快特色羽毛球小鎮的轉型升級。
(一)人才培養與引進雙管齊下
人才是特色羽毛球小鎮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因此需要做好人才培養與引進相關工作。目前,由于缺乏體育旅游相關人才,許多特色羽毛球小鎮承辦賽事都受到影響,出現了賽事影響力不足、規模小等問題[6]。因此,高校應開設體育旅游相關專業或課程,從而實現體育旅游相關專業的科學開展。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對此也要積極扶持,設立相關工作崗位,公平招錄體育旅游人才,并且要加大對該領域繼續教育的重視力度,經常組織人員培訓,提高專業素養與職業化能力。
(二)提高居民健身意識,養成鍛煉習慣
鑒于當地居民體育意識欠佳的問題,政府既可利用傳統宣傳形式(電視、廣播、報刊),也可利用新興宣傳形式(互聯網、自媒體),由此不斷擴大宣傳面,引導當地居民逐步建立起體育意識,并且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開發符合現實需要的運動方法,激發當地居民的體育參與興趣,從而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
(三)樹立品牌效應,加大羽毛球文化宣傳
強化宣傳對于增加旅客數量與促進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大眾體育需求的不斷擴大,加之全民健身與旅游融合的快速發展,在合理利用優勢的同時,也要不斷推動“羽毛球+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一些特色羽毛球小鎮自身體育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生態環境建設效果顯著,但知名度較低導致旅游者人數過少,要針對這些問題加大宣傳力度,既可以通過專業的體育旅游企業進行包裝宣傳,也可以通過互聯網、App、電視等傳媒手段進行宣傳,從而擴大宣傳面。
(四)緊密結合知名景區,不斷豐富旅游產品
在建設特色羽毛球小鎮時,可以緊密結合當地知名景區,不斷豐富旅游產品。地方可結合旅游者的消費習慣以及本地特色開發參與感較強的體育旅游項目,如開設羽毛球挑戰賽,能夠吸引旅游者與運動員前往,可給地方帶來社會經濟效益,因此特色羽毛球小鎮要抓住發展良機,創辦與景區特色相關的體育活動,合理利用本地旅游市場,讓旅游者更好地了解特色羽毛球小鎮。
在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體育健身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鑒于此,各地區應緊隨時代發展潮流,科學利用本地優質資源,聯系自身特色持續推進特色羽毛球小鎮建設,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周麗蓉.羽毛球運動在農村地區基礎教育中的推廣:評《羽毛球運動理論與實踐》[J].熱帶作物學報,2021(1):393-394.
[2] 張曉磊,宋歌,李海.體育旅游小鎮助推“人的城鎮化”的路徑與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6):16-22.
[3] 趙子祺,崔佳琦,邢金明.全域旅游視域下冰雪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開發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0(5):92-97.
[4] 車雯,張瑞林,王先亮.文化承繼與產業邏輯耦合:體育特色小鎮生命力培育的路徑研究[J].體育科學,2020(1):51-58.
[5] 戴俊.羽毛球運動產業化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1):8-10.
[6] 蘇小瑩.武漢市業余羽毛球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前景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21(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