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 要:本文以西安為例,通過獲取西安市旅游業及其相關產業的數據,運用灰色關聯理論對旅游業與相關產業關聯性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揭示旅游業對西安市經濟發展的價值影響,并提出未來西安旅游業發展策略。
關鍵詞:旅游業;經濟發展;灰色關聯分析;西安
中圖分類號:F592.99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旅游業憑借與其他產業較強的關聯性、對國民經濟強大輻射和波及作用,帶動相關產業部門以及區域經濟的發展。學術界以及政府部門對旅游業及其與地方經濟關系的探討、研究也越來越多,旅游業對經濟影響的研究也大致經歷了從簡單描述式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轉變。2010年之前,學術界多采用乘數理論來研究和分析旅游業對全國或對區域經濟的影響,甚至部分學者通過建立旅游業的投入產出模型、旅游衛星賬戶等數學模型,揭示廣義旅游業與其他行業部門之間的經濟關系[1-2]。2010年之后,由于國內旅游市場的高速增長,旅游業對于經濟影響的廣度及深度不斷加強,旅游業對經濟影響的指標選取也趨于模糊。鑒于此,學者大多從系統角度入手,把旅游系統中的某些要素與其他系統中的相關要素進行關聯分析,采用灰色分析方法探討旅游業對經濟的影響,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3]。目前研究的區域選擇大多集中在省級行政區,對于市級行政區的研究尚不多見。基于此,本文以西安市為例,通過實證分析來探討經濟發展對旅游業的影響。
西安市地處我國大陸中部,渭河盆地的中央地帶,厚重的歷史、璀璨的文化以及優美的自然景觀造就西安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以及高速發展的經濟等都使西安成為我國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2019年,西安市接待國內游客30 110.43萬人次,較上年增長21.71%;實現旅游收入3 146.05億元,同比增長23.14%,占西安市國內生產總值的33.75%。由此可見,旅游業已經成為西安的支柱產業,在產業結構的完善與調整、就業市場的擴大、促進經濟內循環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灰色系統分析理論
灰色系統理論是鄧聚龍教授所開創,他指出在客觀世界中,一般情況下大量存在著既不是白色系統(即信息完全明確)也不是黑色系統(即信息完全不明確)的系統,稱之為灰色系統。其中灰色關聯分析是根據灰色系統內部具有一定聯系并相互影響、制約的因素間的關聯程度進行定量比較的一種方法。基本原理就是根據分析對象、時需數列曲線的相似性判斷其關聯程度,即兩條曲線越相似其關聯度越大,反之越小[4]。可將無限收斂(曲線)用近似收斂(數組)來取代,從而為解決大量實際問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的數學模型具體分析計算步驟。


(二)西安旅游產業的關聯分析
1.評價指標選取
本文在考慮相關數據的可獲性前提下,結合西安市旅游業發展實際狀況及其他學者的研究,選取“國內旅游收入”指標作為參考數列,反映了旅游業的發展水平。筆者選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等12項(表1)能夠反映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指標作為比較數列,采集2012—2019年相關數據用以計算西安旅游業與各相關指標的關聯度,從而揭示其內在聯系及協調性[5]。
2.計算過程與結果
依據上文計算方法,首先對表1中的各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本文采用初始值處理,結果如表2所示。
第二步,計算參考序列與比較序列的差序列,有關公式如下。


計算結果見表3。
第三步,根據關聯系數式(3)、式(4)計算關聯系數及關聯度,并確定影響因子的重要性。結果如表4所示。

(三)結果分析
筆者通過灰色關聯分析發現,西安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客運量對旅游業的影響非常顯著,關聯度分別達到0.915、0.911,位居第一、第二位,且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大。由此可見,這兩個指標是影響西安市旅游業發展最為重要的指標。西安市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29 982元增加到2019年的41 850元,客運量2019年較2012年增長了2940萬人,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西安市交通樞紐地位的提升及通達性的提高都極大地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規模以上企業餐飲收入、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規模以上企業住宿收入、消費品零售總額、地區生產總值等因素與旅游產業關聯度分居第3~8位,關聯度均在0.84之上,表明西安市經濟快速發展而帶來的餐飲、住宿以及零售等行業的社會基礎性消費成為影響西安市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的因素。
在所選取的12個指標中,旅行社營業收入、載客汽車量、接待游客量、A級景區游客接待量等指標的關聯度排名靠后,說明其對于旅游產業的影響有限。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4個指標中,除載客汽車量外,其余3個指標均為旅游產業內部指標,內部指標與旅游收入的關聯度較低表明了西安市旅游系統內部發展的不協調,后期需進一步調整并完善旅游產業結構,促進其合理發展。
結果顯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客運量是影響西安市旅游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見,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而帶來的居民收入有效提高,良好的區位及便捷的交通是實現西安市旅游業發展的強力支撐。
地區經濟總量、人均GDP、餐飲、住宿、零售等指標的關聯度也比較高,說明經濟發展促進了社會基礎性消費對西安旅游業發展也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旅行社營業收入、游客接待量、A級景區游客接待量等旅游業內部的指標關聯度較低,表明西安市旅游產業結構需進一步優化調整。
筆者通過對西安市旅游產業影響因素的排序,結合旅游業發展以及其對于區域經濟的影響,可以確定,在我國宏觀環境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未來西安旅游收入繼續呈穩定上升趨勢,并且旅游發展與經濟發展兩者之間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1] 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分析:以廣東為例[J].旅游學刊,2001(3):19-25.
[2] 師守祥.旅游業乘數研究辨正[J].旅游學刊,2007(10):30-34.
[3] 朱穎,童紀新.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旅游產業研究:以江蘇省常州市為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5(7):124-128.
[4] 鄧聚龍.灰色系統理論教程[M].武漢:華中理工出版社,1990:35-48.
[5] 楊左.湖南省旅游經濟的影響因素探析: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法[J].市場周刊,2019(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