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亞鋒 張少恒 袁正仿 毛光志 衡雙平
摘 要: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豐富信陽市茶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方式。本文分析了信陽市茶旅產業融合現狀,提出以彩色油菜花與茶園結合,建設“多彩茶園”的創新理念,分析了“多彩茶園”開發的可行性和豐富信陽市茶旅產業融合的開發策略,以期為信陽市茶旅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茶旅融合;彩色油菜;茶產業;信陽市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河南省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020JGLX130)。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旅游業雖屬于第三產業,但其是一個可以向第二、三產業延伸的特色行業。我國既是茶的起源地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茶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將茶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讓游客在欣賞茶園美景,體驗品茶飲、觀茶藝和學習茶文化知識樂趣的同時,感受“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好山與好茶融合的意境。因此開展茶產業旅游,既能加快茶產業的發展,又能傳播茶文化,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質。
信陽市被譽為“中國毛尖之都”,茶是信陽市的名片。信陽毛尖主要產區分布在五云(車云山、集云山、云霧山、天云山、連云山)、兩潭(黑龍潭、白龍潭)、一寨(何家寨),是全國較生態、優質的茶原料基地。茶葉是信陽市特色產品,發展茶產業旅游具有自身的資源和優勢。油菜觀花旅游是我國獨具特色、深受人民喜愛的鄉村旅游項目。常見的油菜花為黃色,目前育種專家已經培育出包括橘紅、粉紅、蘋果花紅、桃紅、深土黃、深紫色等38種顏色的油菜花。彩色油菜具有栽培管理簡單、花期時間長、花香濃郁、成片種植觀賞性強、菜籽榨油率高等優點,具有重大的經濟、社會和旅游價值。將彩色油菜與茶園相結合,建設“多彩茶園”,創新信陽市的茶旅產業融合發展。
茶產業在信陽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茶產業收入逾100億元,在市政府政策支持和人民對特色旅游的需要雙重作用下,信陽市茶旅產業融合初見成效,茶旅游發展環境也越來越好,茶旅游年收入占茶產業年收入總額的30%左右,且持續上升優勢明顯[1]。目前,信陽市茶旅游發展的模式主要有以下5種:一是隨著每年春茶上市,以茶園觀光、體驗采茶和制茶為主的美麗茶鄉模式,主要集中在董家河鎮和浉河港鎮等區域;二是在著名旅游景點,建設茶旅游主題區域模式,如南灣湖茶島、雞公山大茶溝、金剛臺茶養生游、靈山寺以及妙高寺等禪茶旅游;三是以茶葉經營企業種植的生態觀光茶園為主的茶旅游模式,其以生態茶園種植為基礎,結合加工體驗、茶文化表演、旅游觀光等方式提升產品銷售量,如信陽文新茶葉有限公司、信陽龍潭茶葉有限公司、信陽廣義茶葉公司等;四是以博物館、公園為主的茶文化主題模式,如中國茶具博物館、信陽博物館、茶廉廣場等;五是茶葉商貿旅游模式,以信陽茶文化旅游節為主,通過開展茶文化特色表演、信陽毛尖傳統手工炒制大賽、茶類及相關產品展示等活動,吸引茶商和游客前來品茶、購茶,促進商業合作和茶旅融合發展,至今信陽市已成功舉辦28屆國際茶葉節[2]。多樣化的茶旅游發展模式,豐富了信陽市的茶旅融合的形式和內容。
(一)信陽市旅游產業和茶產業融合深度不夠
信陽市在旅游產業和茶產業都擁有優勢資源,隨著信陽市對旅游產業發展政策的支持,信陽茶旅游產業在產品融合上具有良好的發展優勢,但在市場融合方面不夠深入。信陽市茶旅游品牌的打造主要集中在“五云、兩潭、一寨”,茶產業旅游知名度主要依靠本地知名的茶企利用自身品牌優勢來提升,大部分茶企主要以茶葉營銷為主,未能將茶產業和旅游業聯合營銷。另外,與傳統觀光旅游相比,茶旅游產業需要優秀的、高素質的專業人員來指導旅游開發、運營管理和旅游服務等,促進茶產業和旅游業深度融合,目前信陽市從事茶旅游專業人才非常欠缺。
(二)信陽市茶旅游宣傳力度不足
信陽毛尖在1915年就已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雖為我國十大名茶之一,但其占有的市場份額遠不及鐵觀音、普洱茶等,而且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內,這與信陽毛尖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不相匹配[3]。目前,信陽市茶旅游發展需要依賴知名茶企的宣傳能力,而信陽市茶企業多是本地企業,缺少名聲享譽全國的龍頭企業,未能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不利于信陽茶旅游產業的推廣。信陽茶文化節是宣傳介紹信陽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平臺,雖已成功舉辦28屆,也取得了諸多實質性的成績,但其周期短、活動單一、形式簡單,舉辦方并未將國際茶葉節提升到推動信陽旅游業發展層次,缺乏應有的宣傳力度[4]。
(三)信陽市茶旅游開發創新力度不強
信陽市早期的旅游開發規劃未將茶企業和旅游資源進行融合開發,茶旅游活動主要集中在春茶上市前后,具有季節性、游客滯留時間短的特點。在茶旅游資源開發方面,還是以茶園觀光、茶葉采摘、茶葉加工工藝展覽、茶葉銷售、品嘗農家飯為主,而且各個旅游點的體驗項目大同小異,茶園景觀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設計感和意境美,具有創新性的茶旅游項目較少,游客缺乏深度體驗感,致使游客結構單一,很難吸引到省外或境外的游客[5]。
(一)“多彩茶園”旅游開發創新之處
“多彩茶園”建設是將彩色油菜花品種與茶樹種植相結合,將茶產業和油菜觀光旅游真正融合起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旅融合景點,通過開發多樣化的茶園景觀和旅游產品,帶給游客更多視覺和精神層面的感受,促進茶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雙重發展。
(二)信陽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優越
信陽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是擁有雞公山、南灣湖、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點的山水之城,具有許世友將軍故里、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等紅色旅游景區,旅游資源豐富,在2007年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信陽市處于亞熱帶氣候向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區,季風氣候明顯,種茶歷史悠久,生態環境極其適宜茶樹生長,茶葉種植面積超過13.33萬公頃。筆者通過對信陽市油菜生長的外部生態環境氣候因素進行分析,其農業氣候資源適宜油菜大面積種植[6]。近年來,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信陽綜合試驗站已選育包括橙、桃紅等12種顏色的油菜品系,發展近5 333.33公頃“花海經濟”,而油菜花期從3月中上旬開始,盛花期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花期持續時間較長,油菜花期與信陽毛尖春茶采摘上市期完美融合,為“多彩茶園”旅游開展奠定基礎。
(三)“多彩茶園”旅游潛在效益可觀
隨著油菜觀光旅游的熱潮,漢中、婺源等地油菜已經發展成為我國知名的油菜觀賞地方名片,如漢中市僅油菜花旅游觀光年收入就逾100億元。近年來,信陽市“賞花經濟”成效也逐漸凸顯,直接經濟效益可觀。彩色油菜還具有可食菜品、食物油、飼料、化妝品、醫藥等方面的用途,具有重要的潛在經濟價值[7]。油菜綠肥能促進茶樹高效利用土壤難溶性磷酸鹽,增加土壤養分,減少肥料的使用和茶園投資成本。同時,也能促進茶樹生長、提高有機茶葉產量與質量,對有機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8]。
(一)科學規劃、重視獨特栽培設計
“多彩茶園”的規劃設計要以茶葉為主體,茶園周圍種植彩色油菜作為觀光特色。要遵循由點到面的原則,可先在環南灣湖主干道附近選取2~3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茶葉公司的茶園,在茶園附近的主干道旁連片種植彩色油菜,并根據茶園地形走勢和茶葉公司的企業文化及發展需求,充分利用多彩油菜花設計特色的圖案和個性化的種植風格,按照設計圖進行栽種,打造對游客有視覺震撼的茶園觀光區。并同時與生產加工區、茶文化區、休閑娛樂區建設相結合,建成示范性“多彩茶園”。其可以通過宣傳讓更多的茶農和茶葉公司了解多彩茶園建設的優點,拓寬“多彩茶園”種植面積和發展規模,形成信陽市新的旅游特色和觀賞名片。
(二)豐富產品、加大旅游商品的開發
購物消費是游客旅游體驗的一部分,也是景點的收入來源之一,“多彩茶園”旅游應重視旅游商品的開發,豐富產品的類型。目前,信陽茶旅游景點產品主要為茶葉、特色農產品、茶文化產品等,可利用彩色油菜通身是寶的特點豐富產品內容。彩色油菜除菜籽油營養價值較高外,油菜薹和油菜花也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如信陽市農業科學院培育的甘藍型油菜其維生素C、硒、鈣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蔬菜,味道清香可口、柔軟潤滑,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可利用富硒菜薹,結合地區農產品,打造特色餐飲。油菜花富含氨基酸、維生素、類胡蘿卜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彩色油菜花更是含有相當高含量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抗癌等突出的保健功能。基于此,付東輝等開發出油菜花茶、油菜花餅、油菜花護膚品、油菜花酒等產品適合老人、年輕女性、低度酒愛好者等不同的消費群體[9]。油菜花還可與茶文化產品相結合,開發兼具實用和紀念意義的彩色油菜花抱枕、陶瓷杯等。目前,信陽市的茶葉包裝顏色主要為綠色和紅色,可根據彩色油菜的花色,制作多種包裝色彩,將茶葉包裝與茶園融合一體,體現出“多彩茶園”的景點特色。另外,能否利用茶葉和油菜花的特色,開發出更多的茶葉種類也值得深入研究。
(三)加大宣傳、激發游客旅游的興趣
旅游地的知名度是吸引游客的必要條件之一,發展“多彩茶園”旅游要通過多方面宣傳來提升其知名度。一方面積極發揮政府、企業、茶農三方主體作用,致力于信陽毛尖品質再提升工作,保護信陽毛尖市場的信譽,避免假冒產品的影響,努力擴大信陽毛尖品牌的影響力,積極發揮其品牌效應,為“多彩茶園”旅游提供導引優勢,例如,文新茶葉公司于2021年4月2日通過與網絡知名主播李佳琦直播合作,近5萬罐文新信陽毛尖搶售一空,支付金額達200萬元,并且直播間人數高達849萬人,快速提高信陽毛尖知名度。另一方面通過廣播電視臺、宣傳牌、網絡、新媒體等渠道進行宣傳,介紹“多彩茶園”的美景、樂趣及個性化產品,將“多彩茶園”旅游特點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另外積極發揮信陽國際茶葉節的作用,豐富茶葉節的活動內容和適當延長舉辦時限,注重其國際性,借助茶葉節游客的口碑,吸引更多的省外或境外游客。
信陽的茶旅產業融合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茶園旅游雖形式單一,缺乏多樣化融合經驗,但隨著茶旅產業融合深度的提升,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岸嗖什鑸@”的建設為信陽茶旅融合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通過創新思維、科學規劃、豐富產品等方式,結合茶山地區的特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來進行“多彩茶園”建設,實現將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的發展目標,為全國茶旅產業多樣化發展提供借鑒,助力我國茶產業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1] 張曉琳,周躍斌,周宇,等.茶旅一體化發展對策探討[J].茶葉通訊,2017(3):49-53.
[2] 王婷.信陽市茶旅游發展狀況調查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18:1-7.
[3] 蔡一鳴,呂未,吳淑平,等.信陽茶文化旅游的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9(3):106-107.
[4] 侯玥.信陽茶文化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策略探析[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8(3):53-57.
[5] 楊雨晴.鄉村振興視角下信陽茶旅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9):12-14.
[6] 趙輝,李恒興,彭保宏,等.信陽油菜農業氣候資源與產量形成的關系研究[J].河南科學,2008(7):795-797.
[7] 楊建偉,龔武,李靜.油菜品種利用演變、現狀與信陽市優質油菜推廣利用前景[J].河南農業,2010(4):19.
[8] 林竹根,李劍峰.有機茶園套種油菜效果初探[J].福建茶葉,2015(3):16-17.
[9] 蔣娜娜,劉佳佳,肖美麗,等.多功能油菜研究新突破[J].長江蔬菜,2020(8):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