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凡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19-01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不斷發展,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已經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同時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已經是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力之一,其能促進學生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全面發展。因此,老師在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特別是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相關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 小學生? 體育教學? 合作學習? 意識和能力? 策略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團隊中進行合作學習,這也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團隊中貢獻自身的力量,獲得集體的榮譽感,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校中開展的體育活動大多數是團隊形式的,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團隊形式的體育活動,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相比于在小學體育活動中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今后生活和學習的道路上,學生更需要具備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一、以學生作為體育教學的中心
在小學學習的關鍵階段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也是老師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才能在體育學習中解決遇到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共同成長與發展,讓學生都具備良好的相互學習和合作的意識是老師在體育課程中指導和教學的主要內容。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在學習和運用體育基礎知識時由于掌握和理解的能力不足,導致學生無法發揮出體育專業知識的優勢。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和身體情況,并依據學生的學習特征與健康狀況來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創新和設計,同時還要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發展和需求,以此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都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來,進而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老師還要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由于小學時期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喜愛的體育活動不同,并且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因此,老師可以選取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知識與活動進行設計,進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讓學生能夠融入體育課堂的教學中[1]。
二、小組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需要老師進行一系列小組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使學生能夠在小組活動中發揮自身的優勢與特長,以此促進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互幫互助、互動交流,積極地表達自身的想法,進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老師所要求的目標,使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中合作學習的樂趣。并且教師的小組活動設計應當具備輕松愉悅的特性。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往往會產生對學習的恐懼感,所以老師要構建輕松的小組活動氛圍,讓學生能夠以放松的心態參與其中,這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互動交流,進而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拔河比賽的小組活動設計與實施中,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關熱身活動,以此保障學生身體健康的狀態與小組互動順利開展,同時老師還需要將原本的活動規則進行創新設計,如在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對于參與小組活動的人數要進行限制,從而提升拔河比賽的合理性,針對與學生的人數劃分為5人一組。為了更加凸顯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老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分配小組成員,依據學生自身的觀點,進行小組成員的劃分,進而提升學生互動交流的能力,使學生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來完成拔河比賽。在確定了小組的人數后,老師需要將規則告訴學生,經過老師的創新而出的規則中,拔河比賽改變成了積分制的小組活動。其中老師在以往的中間劃線時可以在延后的相同距離內,再次劃線以此確定得分的區域,通過規定比賽的時間,從而依據小組的得分情況判定小組的輸贏情況,通過老師精心設計的小組活動,學生需要共同努力、團隊協作才能贏得比賽,進而促進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2]。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需要老師積極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和學習狀態,掌握學生的學習愛好,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體育活動的學習中去,從而在老師精心設計的小組活動中讓學生放松學習的壓力,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力。老師教學方法的創新和設計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知識,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歐陽艷.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49):110-111.
[2]林孫洪.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20(01):129.
瑞安市塘下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