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婷
摘? 要:在民辦高校教育過程中,為了能夠讓所有學生在個人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獲得同期性提升,逐漸開始推行“大思政”教育格局建設工作,可實現對所有學生良好的教育?;诖耍疚奶接懥嗣褶k高校在“大思政”格局構成過程中可以投入的相關要素,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這一體系的具體構造方法,從而使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得到升級。
關鍵詞:創新驅動;民辦高校;“大思政”格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5-00-02
所謂的“大思政”格局是指所有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以及娛樂過程中,都可以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從而讓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更加向著社會的普世價值觀方向做出轉變,讓學生能夠潔身自好,并且真正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工作為榮。因此可以說,思政建設已經成了一項必須在短期內取得重大成果的工作。
一、創新驅動引領下的民辦高?!按笏颊备窬謽嫵梢?/p>
(一)短視頻平臺要素
目前大量學生在日常娛樂的過程中,會將更多精力投放在短視頻平臺內。而短視頻平臺中,實際上當前我國各類官方媒體已經入駐,比如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以及各地的共青團,都已經在其中建設了官方賬號。并且這類官方賬號通常會大量發布正能量視頻,同時這類正能量的視頻已經可以深度貼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娛樂需求。
因此,在民辦高校的“大思政”格局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對這類短視頻平臺的合理利用,使得所有學生將更多精力和資源放在這類高質量視頻的觀看中。
(二)日趨完善校園網絡
當前民辦高校已經建立了獨占性的校園網絡系統,包含高校今后一段時間內的工作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成果。如果高校要能夠建立“大思政”教育格局,并對校園網絡資源空間進行合理使用,從而使所有學生在該過程中可以實現對校園網絡信息學習工作模式和工作渠道的了解。此外,也可以預約專業教育教師以及其他各類行政教育部門人員加入其中,針對個人的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理念和教育工作方法做出升級。
(三)全面開發新型技術
當前民辦高?!按笏颊苯逃窬种?,要想利用創新驅動思想,使所有學生接受專業有效的教育,那么就必須實現針對各類技術的全面開發。并且高校要在全面了解之后,針對所有學生的教育工作機制究竟采用普適化的教育機制還是采用個性化的教育工作機制進行分析,之后在此基礎上探討針對相關教育技術的使用模式。對于普適化的教育模式,則需要高校給予學生針對各類信息的反饋和交流渠道,讓所有學生在該過程中可以主動實現對各類知識的了解。高校要基于教育工作機制和教育工作方法,實現相關技術的科學構造和開發。
(四)科學建立管理要素
在創新驅動理念下,民辦高校要建成“大思政”教育格局,就必須要實現對各類教育要素的科學投入。教育要素主要是包括理論階段以及實踐階段的相關信息分享。在該過程中一方面要實現針對所有管理要素、管理工作機制和管理工作方法進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實現針對所有管理工作要素的全面化探討,使各類教師在該過程中能向所有學生發放最為科學、完整和專業化的管理資源。此外,對于所有教師來說,也要通都過對相關信息的分析,確保各類資源以及各類結果的研究更具有專業性、科學性與完善性。此外針對所有的管理要素研究階段,也要能夠讓所有教師接受教育,確保在“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建設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應有作用。
二、創新驅動引領下的民辦高?!按笏颊备窬謽嫵煞椒?/p>
(一)短視頻教育方法
思政教育過程中,高??梢宰寣W生群體自發形成一種針對各類短視頻、優秀視頻內容發布者以及各類官方賬號的關注熱潮,并且自行觀看所有的視頻內容。讓班級內部的班長、團委以及其他的所有班干部,在該過程中接受學校的統一要求,關注這類短視頻平臺內部的各類官方賬號,同時讓其觀看官方賬號所發布的所有內容。當然對班干部群體來說,通常會在觀看幾個視頻之后,對這類官方賬號所發布的各類信息具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后可以允許這類班干部在宿舍內部進行這類視頻的長時間觀看,此時就可以在學生宿舍內形成一種相互分享、相互觀看以及交流的氛圍,從而會帶動越來越多的學生關注這類賬號。由此可在該過程中實現傳遞機制群體的自主化,高校實際上無須進行強制性教育,就可以讓學生產生更高的心理舒適度。
(二)官方節目使用方法
在官方節目的使用過程中,主要是高校能夠對所謂的官方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定義,一方面是針對各類視頻平臺本身的官方活動,另一方面是針對當前以共青團中央、央視新聞以及各地共青團為代表的賬號。實際上無須在今后的教育過程中讓所有學生進行全部觀看,只需要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掌握水平以及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了解,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學生,此時就可以形成一種相互影響和相互協調的氛圍。此外在各類信息的取得中,可以鼓勵學生除了關注各類官方媒體,也可以讓學生關注一些知識傳遞類的博主。比如在某段視頻網站上可以鼓勵學生關注沈逸老師,讓所有學生在看待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時,對西方媒體的信息傳播模式、西方的文化思想以及西方的網絡輿論戰爭具有更為全面、細致的了解。該過程中如果能讓學生將思政思想真正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個人生活過程中,那么此種方法就對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校園網絡利用方法
在系統的建設中,一方面實現校園網絡建設和相關資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要能夠分析如何依托校園網絡系統,實現針對各類資源的合理投放。對于前項工作,主要是能夠讓所有學生都可以登錄到校園網絡,自行查找“大思政”格局下個人接受教育過程中所需要獲得的思想政治教育類資料。對于后項工作,主要是高校要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此時可以給予所有學生一個獨占性的登錄賬號,并且在其中建立學生的個人學習庫。當然這類學習庫中的資料可由學生自行配置,分成各類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以及思想教育課程三個模塊。針對思想教育課程,其中含有的資料在整個空間內預先存儲,并且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若學生群體發現某些教師人員在個人思想方面出現了問題,也可以借助校園網進行匿名舉報或者實名舉報。當然舉報之后高校要直接向學生給出反饋信息,而被舉報的教師并不知道舉報學生的個人信息等資料。
(四)管理要素配置方法
管理要素的配置過程中,一方面要實現針對制度方面的建設,要求高校必須建立健全關于學生隱私的保護制度、學生舉報處理規范制度、“大思政”背景下的管理框架制度等,從而讓網絡建設部門以及教師成員都更好了解到,必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讓所有學生都能接受最為科學的教育。此時,包括專業基礎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等,也要完全參與到日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從而針對教學過程中所需要使用的信息,對教育意義進行全面了解。
(五)拓展實踐活動方法
在新時期背景下,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重視對實踐課程、社會活動的強化,進一步推動課堂教育教學轉移至課堂之外,充分發揮當地博物館、紀念館等資源的優勢,提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讓學生聽得過癮、走心。實踐中,可以將紅色故事、革命英雄事跡、國球等作為媒介(參考當地博物館、紀念館資源完成設定),在博物館、紀念館、革命根據地等區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增強當代大學生的“四個自信”。結合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在思政課堂教學技術的基礎上全新開發慕課,運用互聯網思維傳播正能量,提升思政課的時代感和親和力,擴大思政課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在實踐中,民辦高校應當重點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積極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打造“大思政”工作格局,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同時,民辦高校應當結合院校特色、育人理念、思想教育需求,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新平臺,如雷鋒紀念館、陶行知紀念館等;并定期結合不同專業,舉辦思政教育專題活動,如針對醫學院學生,組織其觀看以王振義院士為人物原型的原創話劇《清貧的牡丹》等。由此豐富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與場所,可實現“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優化構建。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辦院校的“大思政”格局在構成過程中,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管理思想問題、管理方法問題以及教育機制問題。針對這類問題的解決要能夠建立專業的要素配置方案,同時對校園網絡系統進行革新,并且采用科學的教育機制,使所有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專業化的教育工作體制、教育工作內容以及教育成果對思政教育進行全面了解。
(責任編輯:張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