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佰橋
中圖分類號:G81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16-01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對體育的需求也變得愈發增多。在新時代背景下,競技體育如何適時發展,競技體育舉國體制是否還需要繼續發展和完善就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歸納演繹法等研究方法對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現存的問題進行歸納,并分析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利與弊,最終提出改革創新的思路。
關鍵詞 ?舉國體制 ?競技體育 ?發展與創新
一、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優勢
(一)舉國體制使我國競技體育快速崛起
回顧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歷史,從新中國成立到首次參加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我國競技體育經歷了30余年的發展,首次參加奧運會就奪得了15枚金牌的好成績,金牌數排名第四位。直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我國奪26枚金牌,金牌榜排名第三。我國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舉國體制,憑借這一體制,使我國的競技體育在國力尚不強大的情況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體育大國。
(二)舉國體制為我國培育出優秀競技體育人才提供了保障
在舉國體制下我國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運動員,如李寧。李寧的傳奇不僅僅是在于他的輝煌的運動員生涯,在退役之后,李寧打造的國產運動品牌也成為了國人的驕傲,成為了國內運動品牌的翹楚,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
(三)舉國體制為我國政治外交提供保障
我國競技體育快速崛起,滿足了我國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發展所需要的良好外部條件,實現了現代競技體育所固有的政治功能,為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競技體育舉國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的舉國體制缺乏透明度和效率
由于發達國家體育采取的是市場化的做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操作的透明度,也提供了參與競技運動是否值得的依據。例如,身價數百萬美元的美國游泳神童菲爾普斯,拍一次廣告3000~5000萬日元的日本游泳健將北島康介,他們的成長完全由自己家庭和學校負責,為此所花費的培養費用也是有據可查的。相比之下,舉國體制下的運動員培養模式嚴重缺乏透明度和效率。
(二)舉國體制下體育人才難以合理流動
教練員、運動員均按行政區劃統管理,只能上下調動,橫向流動困難。這不僅造成人才資源大量浪費,各地的訓練優勢無法合理運用,同時還造成全運會等比賽出現大量關于運動員歸屬與身份的爭議,既影響了運動員、教練員的積極性,又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人才自由流動原則相悖離。
(三)運動員退役和再就業問題難以解決
在“舉國體制”下,凡入選省市專業運動隊的運動員,自入隊之日起即計工齡,成為國家正式職工,與國家職工享受同樣待遇。由于運動員職業的特殊性,這一國家保底的體制在實際運行中存在巨大困難,競技體育的發展實際上是以大量運動員犧牲自己接受普通國民教育的權利換來的。
三、競技體育舉國體制改革和創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舉國體制”賴以生存的社會大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的“舉國體制”管理模式及運行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競技體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也日益暴露出來。顯然,競技體育舉國體制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進行必要的發展和創新。
(一)保持競技體育成績與改革基礎制度之間的度
以“奧運爭光計劃”為例,我國的某些體育項目已經具備絕對的領先優勢,如乒乓球、羽毛球、體操等,這類項目完全可以按照職業聯賽的制度執行,讓優秀的國內運動員在比賽中保持實力,繼續為國爭光,此外這樣還能帶動整個項目的市場發展。而某些冷門或弱勢項目,如田徑等,正好可以讓社會力量或個人及家庭力量積極發展,以挖掘潛力。通過這樣的從項目細分到階段性的模式互補,使得“舉國體制”更具開放性,從而確保我國運動員競技成績的穩定。
(二)國家需要和個人需要之間的關系
“舉國體制”更多的是從國家利益出發,而一個國家體育的發展,最終是落實到每個個人的體育理想的實現。具體來說,就是為了實現廣大人民群眾體質健康和一部分體育天才價值之間的平衡。就我國目前的體育現狀來看,無疑應將原有“舉國體制”中的資源配置向群眾體育傾斜,漸進性的調整發展重心。
(三)平衡好優勢項目與弱勢項目,奧運項目與非奧項目之間的關系
將體育項目進行分化必將帶來項目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從而導致優者愈優,弱者愈弱。為此,應去除原有的優勢項目與劣勢項目之間的硬性分化,嘗試用市場的作用來引導項目的發展。
四、結語
雖然現在舉國體制暴露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但是舉國體制仍然是有其益處的。就目前我國的國情來看,如果把競技體育全面推向市場,失去了國家的財政支持,很多項目就會萎縮,甚至消失。因此,我們只能在推動舉國體制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去創新不斷去改進。
參考文獻:
[1]盧文云.邁向體育強國我國競技體育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02):75-81+107.
[2]鄧陳亮,唐照華.論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改革創新[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7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匯編[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7:247-248.
[3]王京飛,回軍.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競技體育管理模式及其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