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洋 張犁
中圖分類號:G81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64-01
摘 ?要 ?本研究梳理了ERP技術在體育決策領域的研究現狀,較為全面地總結了錯誤相關負波等ERP成分的定義及表征意義,以期為將來在體育裁判判罰等體育決策領域中的具體實踐應用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 ?ERP ?體育決策 ?錯誤相關負波
一、ERP在體育決策中運用的必要性
公平、公正、公開是體育的基本精神。體育運動中裁判員所代表的公正性,是指裁判員在比賽過程基于客觀事實,按照規則文本的規定處罰違犯規則的決策行為。本研究認為,真實體育競技場景中裁判員決策的公正性比傳統社會道德場景下決策的公正性更為復雜。過去經濟學中有關公正決策研究僅僅出于對于弱者的同情情緒(或對于相對強勢方的抑制),相比于真實社會場景中的公正裁決問題顯得過于簡化。在體育裁判中,裁判員即便以純理性的中立態度和高尚的道德感,也會因為現場環境與壓力產生無意識的偏差。如果操作者能及時發現錯誤,并迅速調整,就可能避免錯誤發生。這種覺察到錯誤并進行糾正的行為就是錯誤加工[1]。錯誤加工與錯誤檢測、行為糾正有關,而后者對于減少甚至阻止錯誤的再次發生具有重要意義[2]。事件相關電位研究發現,與錯誤加工有關的事件相關電位成分有錯誤相關負波[3]或錯誤負波、錯誤正波[4]。
二、ERP解釋決策行為應用現狀
Gehring等在1993年提出,在決策過程中只要求被試反應迅速而忽視正確率時,錯誤反應情況下不會引起較大波幅的ERN。因此,ERN被認為是錯誤察覺的代表。解釋為人們在決策過程中,若可以自己糾正錯誤,才會出現ERN成分,反之亦然。1995年,Close等人在反應時測量中發現,錯誤反應的反應時長于正確反應的反應時,從客觀角度來看,人很難做出完全正確的決策,甚至在正確的決策中也會存在部分錯誤判斷。因此,人在做出錯誤反應后存在對反應的調整。在對這“部分錯誤”進行調整過程中,反應時變長,反應強度降低,腦的偏側預備電位(LRP)、肌電波幅也都降低。這些現象說明人的認知加工系統能夠監控并在必要時矯正自己的行為或動作,ERN代表其中的錯誤探測系統的活動。在ERP實驗中學者發現,當被試對決策結果非常在意時,錯誤決策引起的ERN波幅增加。這說明決策發出者對決策正確性的在意程度是影響ERN成分形成的重要因素。
1999年,Leuthold和Sommer對Pe成分進行研究,這幫助人們對ERN成分在人類決策中的影響有了進一步的認識。Leuthold和Sommer認為,Pe成分的潛伏期會受到知覺和反應時的雙重影響,且與正確反應時引起的P300成分在大腦皮層分布區域相同。因此他們認為,Pe成分應與P300屬于一個家族,與被試對錯誤的認知及大腦中關于錯誤的背景更新相關。2001年,Nieuwenhuis通過實驗觀察到,無論決策發出者是否察覺到錯誤的存在,ERN成分都會出現,但只要當錯誤明顯被察覺時Pe成分才會出現,從而進一步驗證只有Pe成分與錯誤的覺知及補救有關。2007年,O’Connell等用高密度ERP研究進一步證實,只有Pe成分與錯誤的覺知相關,而非ERN。同年,Endrass等人將Pe分為早Pe和晚Pe,研究發現ERN和早Pe波幅都不受錯誤覺知影響,只有晚Pe受影響,該結果與Nieuwenhuis的觀點相同。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ERP技術作為一種可以瞬時反應人腦思維方式的研究技術,其在體育領域內的應用結果非常廣泛。例如,體育裁判員的決策會受到場外觀眾和場上球員的影響,而根據之前研究表明,個體經驗因素會有效的抑制這種影響。隨著認知神經科學技術在決策科學中的不斷應用,借助ERP等方法,可對裁判員在罰判過程中的理性狀態與情緒因素進行預判,從而預防或消除情緒等因素干擾、促進裁判員判罰決策公正性提供神經科學層面建議。
參考文獻:
[1]楊麗璇.基于不同誘發任務的民警腦力疲勞ERP指標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21.
[2]龍泉杉.工作記憶影響情緒調節的神經機制及其干預[D].重慶:西南大學,2020.
[3]劉江慧,王振.強迫癥錯誤相關負波[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21,30(03):279-283.
[4]崔永婷.短期戒斷對吸煙者錯誤反應影響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包頭:內蒙古科技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