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文杰
摘要:本文統計了我國碳中和債券的發行情況,分析了碳中和債券在進行股權投資時的操作要點和特殊要求,并對下一步發展碳中和債券市場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碳中和債券股權投資? 綠色債券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30·60目標”,在全球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長期目標,既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也是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債券市場上的碳中和債券主要包括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和碳中和公司債。對于碳中和公司債,政策層面還沒有專門的規定,相關操作主要依據綠色公司債有關規定執行。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由交易商協會發布的《關于明確碳中和債相關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債券募集資金用途、項目評估與遴選、募集資金管理和存續期信息披露四方面界定要求。
碳中和債券發行概況
截至2021年3月24日,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29只碳中和債券,其中17只為碳中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規模為323.94億元,占比為68%;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發行9只、3只碳中和公司債,發行規模分別為127億元、25億元。在證券編號上,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以“GN”為標識,碳中和公司債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的以“GC”為標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的以“G”為標識。
在29只碳中和債券中,廣西廣投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了綠色公司債券(第一期)(專項用于碳中和,簡稱“21廣能G1”),其在募集說明書中提出,擬將不低于70%的募集資金用于綠色企業股權注資。這是首只也是目前唯一一只具有股權投資性質的碳中和債券。
(一)普通債券投資股權的主要形式
在我國債券市場上,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股權投資、股權收購、股權質押借款歸還等情況并不鮮見。金融債、公司債、企業債和可轉債的募集資金都曾用于與股權相關的項目。
1.金融債
2020年,為支持疫情防控,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了“20興業G1”,將不低于10%的募集資金用于支持疫情防控相關業務,其中包括“補充為疫區或因疫情受損的客戶提供股權質押業務的資金”。
2.公司債
發行人通過發行公司債用于股權投資的,其募集資金用途較為廣泛,且對股權投資比例沒有限定。如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20浦創01”,明確提出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通過直接投資、投資或設立基金等方式,專項投資于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創新創業公司股權。公司債也有通過股權形式投資成熟企業的案例,如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的“20豫紓01”,提出以設立有利于穩定我國資本市場的專項股權投資基金或股權的形式,幫助立足主營業務、經營狀況良好的A股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化解其流動性困難的問題。
3.企業債
發行人通過發行企業債用于股權投資的,其募集資金用途多是為基金或股權投資企業提供資金。
4.可轉債
依據相關特性,可轉債在一定情況下可被選擇轉為公司股票,即有較強的股權屬性。另外,可轉債的募集資金也可用于股權投資。
(二)碳中和債券投資股權的特別之處
根據滬深交易所、交易商協會的相關要求,在以碳中和債券進行股權投資時不僅要考慮標的企業是否為綠色企業,而且應當穿透股權考察標的企業的項目是否屬于碳中和領域,在募集說明書中需披露募集資金對應具體項目的分配金額,并可計算碳減排量。這是與發行其他債券進行股權投資的最大不同。
例如,“21廣能G1”的股權注資標的企業為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標的企業的主要在建項目為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二期工程。筆者通過對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發現該項目屬于“鼓勵類:六、核能—3.核電站建設”產業;對照《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該項目屬于“3.2清潔能源—3.2.2可再生能源設施建設與運營—3.2.2.5核電站建設和運營”。因此,“21廣能G1”的碳中和債券收購股權屬于清潔能源范疇,符合碳中和要求。
借助碳中和債券進行股權投資的操作要點
根據相關要求,以碳中和債券募集資金收購股權需要穿透股權考慮標的企業項目情況,而碳中和項目主要集中在清潔能源、清潔交通、可持續建筑和工業低碳改造這四個領域。碳中和債券屬于綠色債券的子品種,因此在判斷某只債券是否屬于碳中和債券時,需要參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中對于以上四個領域的具體界定。
根據《通知》,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的募集資金需專項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目前沒有專門針對碳中和公司債的相關規定,參考綠色公司債募集資金要求以及市場實際發行情況,碳中和公司債應有70%以上的資金用于碳減排效益項目。因此,在發行債券進行股權投資時,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應將100%的募集資金投資于相應股權,碳中和公司債應將不低于70%的募集資金投資于相應股權。
在信息披露方面,政策層面對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的要求較為嚴格:發行人應于每年4月30日前披露上一年度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綠色低碳項目進展情況以及募投項目實際或預期產生的碳減排效益等相關內容;于每年8月31日前披露本年度上半年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綠色低碳項目進展情況以及募投項目實際或預期產生的碳減排效益等相關內容。在第三方評估認證方面,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的發行人需要在發行前進行評估認證,具體披露碳減排環境效益。
對于碳中和公司債,可參照綠色公司債的政策,滬深交易所鼓勵發行人按年度向市場披露由獨立的專業評估或認證機構出具的評估意見或認證報告,對綠色公司債券支持的綠色項目進展及其環境效益等持續跟蹤評估。在募集資金實際投入使用后最后一次披露定期報告時,應同步披露第三方機構出具的項目評估認證報告,具體披露碳減排環境效益,包括節約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煙塵等情況。
政策建議
當前,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的重要主題。與普通綠色債券相比,碳中和債券更加強調“可計算、可核查、可檢驗”原則,正處于快速發展的窗口期。盡管滬深交易所已成功發行多只碳中和公司債,但還沒有明確的發債指引。下一步,希望相關部門盡快針對碳中和項目的評估、碳中和債的募集資金用途、碳減排量復核等方面發布相關文件。
此外,可考慮為發行碳中和債券開通綠色通道,以及為碳減排行動提供補貼獎勵。如2021年4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印發《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3.0版)》,鼓勵企業、園區實施碳達峰和碳中和行動,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其中規定,對2021年實現零碳排放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園區給予50萬元獎勵;獎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應用,給予實施企業市級補貼1:1配套的資金獎勵。對于碳中和債券的具體獎勵措施,可參考發行綠色債券的補貼機制,如2018年發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意見》規定,對于成功發行綠色債券的該市企業,按照發行規模的2%給予單個項目單個企業最高50萬元的補貼,相關經費從深圳市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補貼獎勵機制有利于調動碳中和債券發行主體的積極性,促進碳中和債券市場更好地發展。
作者:上海綠酣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責任編輯:馬賽? 劉穎? 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