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
【摘? ? 要】教育和勞動都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形式與活動,這二者之間具有極為密切的聯系。在初中歷史教育中,教師如果能夠將歷史課程教學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勢必能夠使歷史教育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接受到更具內涵、更具意義的教育。針對目前初中歷史勞動教育的發展情況和改革現狀,筆者從自身的教學經歷提出幾點建議,供各位同仁參考,同時也希望獲得各位同仁的一些指教,以便更好地改進自身的教學舉措,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初中歷史? 勞動教育? 改革發展? 建議觀點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83
勞動教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在勞動教育過程中還能夠對學生的思想進行一定的引導,使學生的思想更具高度和深度。然而,就目前初中歷史勞動教育的情況來看,開展效果較差,難以實現對學生動手能力和思想的有效培養。對此,教師應當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更好地審視自身所采取的教學策略和采取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夠使勞動教育改革得到更好的落實與發展,更加高效地對學生的勞動觀念進行培養,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想得到更好的發展。接下來,筆者將針對當下的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相關教學工作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深挖教材,以史為鑒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材是重要的依據,對教材的挖掘與利用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育改革的成敗,不論是課程教育還是勞動教育都是如此。因此,在深化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時,教師應當在教材的鉆研上下功夫,深挖教材。對歷史教材中的一些故事和素材進行深度的挖掘,更好的彰顯其教育價值。要讓學生通過歷史學習做到以史為鑒,反思自我,充分認識到勞動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同時,教師在挖掘教材時,也應當對教材中一些較為陳舊、單調、片面和不切實際的內容予以客觀地看待,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確保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正確性,使學生從歷史教學中吸收到更加充實的內容。
二、融合新內容,豐富勞動教育內容
2020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地對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課程做出了規定,對學校、家庭和社會進行勞動教育,提出了較為具體的要求。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促進實踐育人,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時,也可以很好的彌補新時代我國中學教育中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的問題,更好地提高人們對勞動教育的重視。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想更好地深化歷史勞動教育改革,更好地根據國家出臺的教育意見與政策調整教學工作,首先要清晰認識到在勞動教育中核心的內容,基于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對勞動教育進行調整,是教育改革更加符合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與需要。這樣才能夠使新時期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的內容得到更好的豐富,使其更加受學生的歡迎,更好地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三、開展新活動,加強勞動教育
在深化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開展一些新的教育活動,用于加強勞動教育。在目前的初中歷史教育中,教師用于開展勞動教育改革的教學活動較為單一和陳舊,教學效果較差,也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難以達到有效的培養作用。所以教師應當采取一些較為積極的教學手段和策略,通過豐富教學活動來強化勞動教育培養。比如在每年的勞動節積極進行勞動宣傳,給學生布置一些勞動作業,促使學生積極的勞動。教師還可以從學校層面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走進養老院、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鼓勵學生走向社會進行勞動實踐,使學生得到積極的勞動鍛煉。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還應當組織學生每天進行值日,打掃班級衛生,維持班級的日常清潔和干凈,同時也使學生能夠保持較為良好的勞動習慣,提高勞動意識。這樣就可以在文化教育的過程中融入勞動教育的內容,很好的實現歷史教學與勞動教育改革的結合,讓學生在接受文化知識的同時,有效地進行勞動教育鍛煉,接受到不同的勞動教育培養。
四、結合家庭教育,強化勞動培養
教師在進行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還應當積極地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引導和轉變學生家長的勞動教育觀念。因為家庭是除學校教育之外,最重要的教育陣地和場所,家長是教師開展勞動教育最得利也是最為重要的助手。所以家庭教育在強化勞動培養、深化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十分重要。但是在現階段的初中教育中,許多學生家長并知道怎樣在勞動過程中正確的給予學生引導,未能對學生的勞動習慣、勞動價值觀及品質等進行有效的培養,甚至很多學生家長為了促進學生的文化學習,很少讓學生參與家庭勞動,在日常生活和教育過程中,鄙視勞動,甚至將勞動當作一種懲罰孩子的手段,這對于勞動教育改革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努力構建家校一體的勞動教育體制,促進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的發展,更好地在勞動中育人,使學生具備更好的勞動價值觀。
五、進行教師隊伍建設
就當前初中歷史教師隊伍的情況來看,許多教師并未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參與勞動教育改革的積極性較低。因此,為更好地促進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的發展,學校應當抓好對教師進行勞動教育的培養與培訓工作。首先,要鼓勵教師加強自身學習,就勞動教育培養和勞動教育改革進行深入的研究,改變教學理念,對勞動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學習榜樣,這樣才能夠在教育教學中更好地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勞動學習的意義。此外,還應當積極探索建立和組織勞動教育的教師隊伍,不斷開拓渠道,聘請優秀的教師,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勞動教育教師,積極開展勞動技術教學研究活動,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教師具備更加突出的專業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進行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初中歷史教師開展勞動教育的能力與水平,使勞動教育改革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提高勞動教育改革效果,實現有效的勞動教育培養。
勞動教育一直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它對學生思想品格的塑造具有極為突出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中學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勞動教育卻一直存在著被弱化的傾向,這極不利于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深化對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的認識,加強相關的教學探索,極具教學意義。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努力的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鉆研與探索,使初中歷史勞動教育改革獲得更好的發展,更好地為促進勞動教育改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