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居住區綠化有著很大的作用。居住區景觀環境對調節人們的心理有良好的作用,好的環境景觀可以增加居民的舒適性,這就需要設計師在設計時更加用心并且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本次設計是遼寧省沈陽市居住區景觀設計,根據居住場地周邊情況和居住區內各年齡層對居住場地的需要進行合理的景觀規劃設計。此項設計的關鍵點在于合理規劃小區的功能分區,滿足居民對外環境功能上的要求,對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其次是小區內植物如何合理種植,營造良好景觀也是此次設計的重點。
關鍵詞:景觀設計;居住區;景觀功能;以人為本;
1 項目設計定位與策略
1.1要解決的問題
(1)由于場地位于學區當中,如何完善小區綠地功能使用,做好功能分區是本次設計最主要的問題。小區內學生居多,既要孩子提供活動場地還要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進行科普教育。其次利用小區的公共綠地,既要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動,又要滿足植物造景,給人良好的視覺景觀。
(2)如何將小區的路網進行合理的規劃,分出人流和車流,提高小區的安全性,因為該小區內學生居多,上下學是人流量較大,這種現象存在較大的安全性,提高小區的安全性成為此項設計的問題。
(3)如何合體的選擇和配置植物成為小區設計的又一個問題,該小區設計嚴格按照標準規范進行植物選擇,避免選擇帶有刺激性和有飛絮的植物,防止對老人和小孩的身體產生傷害。選擇植物時還要考慮植物的生態習性、植物形狀、植物的高度,為營造良好的景觀打好基礎。
(4)如何實現小區的景觀的持續性也是此次設計的一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注重植物的發展,植物景觀一旦維持不下去,良好景觀也就此消失。其次強調資源的公共性,景觀維持下去會順利很多。最后是景觀的后期維護,在一定的時間對景觀加以維護景觀還是會有良好的體現。
2 整體方案
2.1 設計依據
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
居住區綠地設計標準(CJJ/T294-2019)
綠色住宅標準(T/CECS377:2014)
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
《公園設計規范》(GB 51192-2016)
松原市城市總體規劃
2.2 設計靈感
首選選擇居住區設計是因為當今人們生活現狀普遍都是帶有壓力的,而居住區又是人們生活必不可缺的地方,出于對改善人們生活壓力的角度去進行居住區設計。該小區居住人群特殊,學生居多,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我本次設計從“動”和“靜”兩個角度去進行設計。從“動”的方面,這塊場地擁有較大的開放空間,小區內設有廣場和游憩草坪等,給人們提供了能夠有集體活動的場地,可以提高家長和孩子、孩子和孩子的親密度,同時也能改善鄰里之前的關系。從“靜”的角度,小區內有很多處于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年紀出去叛逆期,同時這些學生的壓力比較大,所以場地內設計了一些較為私密的空間,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或是老年人都可以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去放松。
2.3 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根據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去進行設計。人是所有物的核心,只有充分滿足人們的需求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居住區設計,在滿足人們需求是根本要求,在滿足特殊人群使用功能基礎上進行景觀設計,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
(2)生態原則:在設計居住區時植物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我們要注重植物配置,植物的習性,植物的生態生長,確保植物可以正常生長,在植物正常的前提下讓植物有高低錯落感,豐富人們的視覺景觀。在選擇樹種時要以當地鄉土樹種為主,外來物種為輔,讓植物正常生長的情況下還可以打造具有特點的植物景觀。
(3)可持續發展原則:現在很多小區的景觀開始時十分好看,過了一段時間環境開始蕭條,其主要原因是資源沒有永續利用,生態環境沒有達到可持續性。如果居住區設計沒有長期效果,居住區設計也是失敗的。在此方面,我們可以提高居民對小區公共區域使用加以保護的意識,日后還要注重小區景觀維護的重要性,我們還要謹慎選取植物,確保植物可以正常生長。
2.4 軸線與景觀分區
小區內設有安靜休息區、活動游戲區、科普教育區、成人活動區、主要核心區、次要核心區、高層住宅區、大型兒童活動區和小型兒童活動區。小區主要景觀在從主入口向東一條軸線上,從主入口處進入向東分別是開放式活動區、安靜式活動區和兒童活動區。開放式活動區可以滿足大型人群活動,如:老年人跳去廣場舞、青年人才藝展示等。從次入口進入,次入口兩側是次要景觀,因為地下設有地下停車場,所以此處景觀視野較為開闊,在此處面積較大,設有2米高程變化,此區域內設有小塊游戲草坪和活動廣場,可以滿足居民的日常交往和活動,還提供了可以休息的座椅和涼亭,滿足人們駐足的需求。
2.5 園路設計
小區內分別設置了一級路、二級路、和樓間道路。一級路設置為6米,二級路設置為3米,樓間道路設置為2米。
小區道路成網,一級路寬度滿足消防通道寬度要求和車輛掉頭回車要求,方便居民通車搬運物體,道路與景點結合在一起,形成快速道路慢系統。
二級路是場地和人行通道相交接的地方,主要是的功能是滿足居民步行和自行車通行,二級路和場地入口相結合,可以形成靜謐慢速道路系統。
2.6 綠化設計
植物在設計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設計時要著重考慮植物。
選取植物時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所有的設計都是從居民基本使用開始進行,實現為居民服務最基本的功能。
選取植物時遵循科學性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確保植物在該小區內可以存活并且生長良好,然后達到四季美觀,可以做到“春天有花”、“夏天有陰”、“秋天有果”、“冬天有青”。
參考文獻
[1]王祝奕、楊廷、楊宗興.淺談居住區建筑規劃和景觀設計[J].舍居.2020(03):86
[2]黃超.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研究[D].中南大學.2009.
[3]李祺.客家圍屋的建筑理念與現代小區規劃[J].韶關學院學報.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