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孟




摘 要:本研究利用Bicomb2軟件及SPSS25.0軟件,在CNKI的核心期刊數據庫里搜索2008-2020年有關高校黨建工作文獻有797篇。把與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熱點無關的信息如無作者文獻、會議信息、刊物征稿要求等去掉。最后確定有效研究文獻為790篇,對其進行數據和可視化分析,繪制出了國內黨建工作研究知識圖譜,以呈現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其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高校黨建研究路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創新等方面;其研究熱點領域呈現出四大發展趨勢;第一:注重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第二:重視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三;重視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建設,第四;高校黨建工作理論研究逐漸受到重視。
關鍵詞:高校黨建;黨建工作;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一、引言
高校是人才培養聚集地,學生黨員數量也越來越多,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質學生黨員黨員隊伍呢?高校黨建工作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組部近期公布了一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新增黨員數量其中大學生黨員數量就占了三分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層面也開始實施落實一些政策,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策,提出具有新時代背景的思想:“建設什么樣的黨、怎么樣建設黨”,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延伸和完善①。2014年全國各地高校各部門組織學習《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并認真領會其所提出認“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要求,新舉措、新改革在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進行實施和落實,并取得了好成就②。很顯然,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的成績是顯著的,但其背后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但隨著我國高中的升學率不斷提升,進入大學學習機會越來越大,高校改革不斷深化,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大學生質量不斷下滑,其實高校黨建工作仍然面臨諸多新的問題。如何把將遇到新的問題轉換成發展中機遇呢,把握好前進的方向,促進更好更快的發展,有必要梳理歸納出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研究領域的熱點及發展趨勢,描繪其未來的發展藍圖③。面對成百上千的文獻需要研究,如何快速和有效地聚焦一個點把握它們的方向和趨勢?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知識圖譜,它是借助數據和可視化分析,面對無序、大量的參考文獻進行有效的分析,使其文獻有組織的呈現出來。大量文獻資料進行有效和有組織的分析④⑤。高校黨建工作研究文獻巨大的,在有限時間能快速找到該領域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相對重要。因此,利用Bicomb2軟件及SPSS25.0軟件對2008-2020年高校黨建工作的文獻進行共詞分析,并繪制出知識圖譜,來捕捉研究熱點和把握發展趨勢。
二、資料選取與研究過程
(一)資料選取
第一步,打開中國期刊總庫點高級檢索,在主題欄輸入:高校黨建工作,時間年限從2008年至2020年,期刊來源選擇SCI,北大核心,CSSCI,CSCD核心期刊,一共檢索到797篇文獻,第二步,把與高校黨建工作無關的文獻去掉比如:無作者文獻、刊物征稿要求等,得出790篇有效文章,第三步,把這個790篇文獻確定為有效研究文獻,最后,標準化關鍵詞。如本研究中將790篇有效文獻中關鍵詞“思政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統一替換成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把關鍵詞“高校黨建”“高等學校黨建”“高校黨建工作”等統一替換成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
(二)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Bicomb2軟件和SPSS25.0軟件,對本研究有效文獻790篇進行統計分析,是一種可視化,定量分析的工具。
(三)研究過程
第一步,關鍵詞統計分析,利用Bicomb2軟件對790篇有效文獻中2717個關鍵詞進行統計,根據普萊斯的公式得出高頻關鍵詞頻次表,第二步,聚類分析,把第一步得出的詞篇矩陣導入SPSS25.0軟件,進行聚類分析,得出樹狀圖和近似性矩陣圖,再根據分析的結果進行繪制本研究聚類樹狀圖和近似性矩陣表(部分),第三步,多維度分析,把第二步得出的相似矩陣圖導入SPSS25.0軟件進行多維度分析,再結合分析的結果進行繪制,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知識圖譜。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高頻關鍵詞統計及分析
對790篇有效文獻關鍵詞進行整理與統計。結果顯示:關鍵詞總數有2717個,根據普萊斯計算公式 M = 0.749,Nmax表示被引頻最高值,M表示閾值,本文最高頻關鍵詞是315,M = 0.749×=13.08,也就是它的關鍵詞閾值為13,結果見表1。
表1即本研究領域的前25個高頻關鍵詞,現在按照它們出現頻率的多少進行排序:高校黨建工作(315),高校學生黨建(160),創新(68),思想政治教育(59),出現頻次5-9的高頻關鍵詞依次為:高校(42),黨建工作(37),路徑(33)、黨的建設(32)、新時代(29);出現頻次10-18高頻關鍵詞依次為:對策(28),新媒體(26),機制(24),高校黨的建設(24),高校基層黨建(21),科學發展觀(20),黨建(20),民辦高校黨建工作(19),高校研究生黨建(18)。這些統計結果初步顯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面研究文獻較多,有較多的人關注。與此同時,在“新媒體”“新時代”背景下許多研究者也正關注它們的路徑研究,同時“黨建工作體制機制”研究,“黨建帶團建”“互聯網黨建”方面的研究也正在被大家所關注。
(二)高頻關鍵詞的Ochiia系數近似性矩陣及分析
根據Bicomb2軟件和SPSS25.0,做出一個25×25的近似性矩陣,注意事項是選取Ochiai系數。產出的結果數字要是接近1,則表明他們直接關系密切,要是數字接近0,則表明他們直接關系越疏遠。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各個關鍵詞與高校黨建工作的距離由近到遠順序:創新(0.246)、思想政治教育(0.235),高校學生黨建(0.120),路徑(0.108),高校(0.000),黨建工作(0.000)。其結果顯示:在這所有的高頻關鍵詞里,唯有“創新”與“高校黨建工作”關鍵詞的數字最為接近,表明他們之間關系緊密;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黨建工作”關鍵詞之間數字較相近,說明它們之間是較近的距離,同時則表明他們直接的關系較緊密;最為松散的則是“高校黨建工作”與“高校”,“黨建工作”關系。結果表明,許多黨建工作研究者正在關注黨建工作的如何創新研究和思政教育研究,思政教育與黨建是分不開的,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接下來該領域中黨建、路徑方面、創新方面、思政教育方面都將成為未來研究的主角。
(三)高頻關鍵詞聚類樹狀圖及分析
高頻關鍵聚類樹狀圖生成,是由SPSS25.0軟件對原來詞篇矩陣進行分析得出的,其目的是反映關鍵詞之間的距離,要是它們的數字接近1,則表明他們之間關系越密切,若是數字接近0,則說明他們之間距離比較遠,他們直接的關系不密切,如圖1所示。
根據圖1所示分為三種類。種類1為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內容由“對策”至“黨建帶團建”9個關鍵詞組成。種類2為高校到科學化5個關鍵詞構成。種類3為高校黨建工作的研究。由新時代到高校基層黨建11個關鍵詞構成,其分為2個小類,小類1為: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跟著黨中央的精神,由新時代到黨的建設,小類2為:高校黨建建設的理論依據層面研究,其包含了新媒體互聯網+高校黨的建設,改革創新的精神,到高校基層黨建。
(四)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熱點知識圖譜及分析
知識圖譜是可視化的計量分析,是一種科學的技術手段,將近相似矩陣圖導入SPSS25.0軟件對進行多維度分析,得出該領域研究知識圖譜,再根據聚類樹狀圖分析的結果繪制出三個領域。結果見圖2。
從圖2我們得出;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熱點分布在3大主題領域:領域一: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路徑研究,它主要分布在第二象限,和第一第三象限部分范圍,在第一象限我們看到僅1個高校學生黨建關鍵詞,表明高校黨建工作對學生黨建工作這塊的研究較為豐富,在第二象則看到5個關鍵詞,它們分別是:“機制”,“對策”,“高校研究生黨建”,“問題”,“基層黨組織”,它們之間距離較近,距離坐標中心也較近,他們有進一步發展空間,尚未形成研究體系。在第四象限,我們看到只有“創新”關鍵詞。表明雖然有研究者對其進行關注,但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型文章只有幾篇,再次證明該主題處于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的邊緣。
領域二:高校黨建工作科學發展觀,其內涵是跟隨黨中央十九大精神,其研究范圍較小。一共包括5個關鍵詞,它們分別是“黨校”,“黨建工作”,“科學發展觀”,“黨建”,“新時代”,主要分布在第三象限,其中“科學發展觀”和“新時代”分布在第四象限,分布的比較分散,說明這塊內容尚未引起相關研究者的重視。
領域三:高校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出現高超的科學技術水平,出現新思想,新潮流,和學生思想面臨的新問題,如何將學生的思想朝著正確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呢?思想起著示范引領作用的——黨建,我們如何讓黨建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精神,我們要提倡新媒體背景下互聯網+黨建的建設。在第一象限的大部分和第四象限里,也就是領域三,這里包括了本研究的大部分高頻關鍵詞,如關鍵詞“互聯網+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它們位于第一象限且與原坐標點距離不遠,說明他們目前研究較豐富,“黨的建設”,“改革創新精神”位于第四象限,他們之間距離分布較分散,則表明這塊的研究還沒得到大家的認可。總而言之,在領域三高校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文獻較多的的有“互聯網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內容,但在“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建設”,“改革創新精神”等方面研究還不足,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四、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的發展趨勢
通過前面統計分析,梳理出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熱點領域具有四大發展趨勢如下:
(一)注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是培養人才的產出地,黨的思想是學校辦學的政治方向,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引領學生思想方向,大學生黨員數量占我們黨員總人數大部分,因此大學生黨建工作也是我國黨建工作的重點。研究發現有許多的文獻關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基本都是對于學生黨建現狀的描述,針對現狀分析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目前該領域研究的不足: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缺乏創新性,接下來會往創新方向走,比如對黨建帶團建,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平臺,校園文化融入黨建研究。
(二)重視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政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辦好中國高等教育,必須要在黨的領導下,堅持立德樹人為目標,把三全育人的精神貫穿全過程。”⑥。高校立德樹人的任務落實到實處,需要借助高校黨建工作和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相互融合力量,讓思政課堂,課堂思政貫穿其中。目前該領域的研究不足:思政教育與黨建相結合研究不多見,因此接下來趨勢借助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平臺,促使高校黨建思想教育一體化,在信息化多元化時代里,我們要依托信息科技軟件的技術,搭建學生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如:互聯網+黨建,微信公眾號(人文微記憶,領雁先鋒二維碼黨課等)。
(三)重視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建設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民辦教育日新月著,據教育部統計數字,我國高校數量有2500余所,其中民辦高校數量為750余所,占總學校數量的三分一,可見民辦高校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2016年4月,中央出臺了關于民辦高校黨建的文件——《關于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⑦,可見國家、政策對民辦教育的黨建設的重視,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將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所以以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平臺,努力打造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品牌,不斷推進我國黨建工作的步伐。
(四)高校黨建工作理論研究逐漸受到重視
高校黨建在新時期需要遵循全面從嚴治黨的宗旨,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握新形勢、找準著力點、落實新舉措,其目的都是為建設中國一流的大學服務。全面從嚴治黨位于第四象限,距離原坐標點較近,有機構對此進行研究,文獻發現: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對于黨建工作的研究文獻僅有幾篇;如: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高校黨建模式創新實踐(尹彩霞,張平湖,2020),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高校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譚紅,吳勇,2020)。雖然成果并不多,但也會逐漸受到關注。
五、對策與建議
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已經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學生黨建又是重中之重,然而,我國大學生其思想是未成熟,社會閱歷不夠等特點,如何引領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朝著正確的方向呢?根據上文知識圖譜的分析,有幾條建議供研究者參考和借鑒:第一,針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剛起步,需要完善各種制度,來保障其黨員工作者相關的待遇。第二,針對當代信息化時代,需要我們建立多媒體技術平臺,有創造性和針對性打通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打造信息化、科學化的黨建工作新方法如:互聯網+黨建,微信平臺+黨建,智慧黨建平臺,自媒體+黨建,第三,緊跟國家十九大精神,全面從嚴治黨,把國家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我們實際工作生活中來,第四,高校黨建工作研究還是僅僅停留在表面上,既要有理論支撐又要實際實踐。
注釋:
①②錢德森.習近平黨建思想指導下新時代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研究[D].河南:河南工業大學,2020.
③郭文斌,陳秋珠. 特殊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3):49-54.
④郭文斌,知識圖譜:教育文獻內容可視化研究新技術[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45-50,114.
⑤郭文斌,方俊明,陳秋珠.基于關鍵詞共詞分析的我國自閉癥熱點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128-132.
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⑦]籍之偉.民辦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專題[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6(4):1.
參考文獻:
[1]郭文斌,楊艷,賴振愛.我國智力障礙者職業教育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J]. 現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20(2):60-66.
[2]郭文斌,方俊明,陳秋珠.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我國腦認知研究[J].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1, 8, 26(8):88-91.
[3] 王敏 , 郭文斌. 我國近十年情緒調節研究熱點知識圖譜[J]. 心理研究, 2011, 4(5):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