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可可
小學體育教學是提升學生體質、體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的最佳手段。故此其需要良好的教學策略來引領。本論文討論了小學體育的健康趣味性教學策略,涉及到了具體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技術,更有對應的教學評價。將健康趣味、體能鍛煉和開發、體育技能培養、品德教育等綜合起來,打破傳統體育教學的呆板性、體德分裂等短板。
新課標當中指出小學體育要著重增進學生體質、鍛煉開發學生體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社會適應力以及學會基本體育技能等。可見現代小學生體育課“健康”是基調,重視體能技能和品德的同濟共進。這就要求教師打破傳統模式,需要扭轉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技術,形成全新的體育教學策略。
1 小學體育健康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小學階段學習方式沿襲了幼兒園階段的諸多習慣,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組尤其如此。故此,在體育課上開展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等是非常符合學生心理的,是能夠獲得積極反饋的。并且這樣的趣味性體育教學的效率非常高,學生可以在歡樂氣氛里學會體育技能、提升體能和體質。第二,能夠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力,讓學生在課程當中調適心理,降低學習壓力。更能促進其思想情操提升,提高學生思想水平。第三,讓小學生提升健康意識,改善其體育意識,建立起終生體育運動觀念。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2 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第一,教學思想落后。教師沒有很重視體育小學,認為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學生體質,使得其學會“三大球”的基本技能;有的甚至于將廣播體操作為教學內容;有的教師怕學生在體育課當中受傷導致家校糾紛,將體育課變成了自由課。這都是思想比較落后的體現。
第二,教學方法單一。教師沒有將分組教學、比賽教學、信息化教學、項目教學有機組合起來發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體育技能學習以及對應的思想學習的積極性。一般都是采用教師示范和講解,教學比較枯燥。
第三,教學技術薄弱。即在設備、媒體方面利用水平低,最突出表現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互聯網以及數字課件的利用率差。甚至于有的小學體育教學當中缺乏設備和媒體,只有簡單的教學器械以及一些球類。
第四,評價環節缺失。每一堂體育課后,教師對自己教學效果缺乏評價,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不足。評價環節缺失帶來的是教學問題越來越多,體育課程進展緩慢,教學缺乏創新。
3 小學體育健康趣味教學策略
第一,教學思想的改變。要積極地融入健康趣味教學理念,這是保證體育課程當中融入游戲以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前提。為了達到這一點,學校可以組建體育教學組開展專業討論研究,對表現突出者進行激勵。要想法設法讓體育教師認識到體能鍛煉、思想教育、性格塑造、社會適應力培養等都是體育教學應該承載的責任。而教師是否擁有足夠的耐心,這是保證健康趣味性教學的關鍵。故此,對于體育教師的監督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環。
第二,教學方法創新。最重要的是能夠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法。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示范動作,帶領學生分組學習,然后安排比賽實現分組對抗,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讓學生學會分組學習以及彼此幫助,并在對抗當中建立集體榮譽感。像足球便可以如此展開教學,教師示范帶球過人、傳球、射門等動作,然后讓學生分組練習,最后課程階段實現分組對抗。比賽教學法迎合了小學生學習心理,使得其拼搏精神獲得塑造,屬于健康趣味教學最典型體現。另外,也可以在籃球教學中融入“花式籃球”,其對于學生的籃球技術具有拔高作用,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最主要的是其可以提高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在乒乓球的教學里,可以在扣球這一環里展開比賽,對落點、力度、角度等進行評分,從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
第三,教學技術的發展。要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融入教材、教具、設備、器械等,使得體育教學環境以及學習氛圍能夠在“健康趣味教學”之下獲得改善。其中要鼓勵教師利用課件來推進教學進程,能夠使得學生理解每一堂課重點、難點,能夠利用視頻教學法演示動作,利于學生反復觀察和體會。
第四,教學評價的完善。教師每一堂課都要對自己教學認真評價,從教學感悟、教學方法、課堂氣氛、學生學習效果等角度進行認真分析總結。要圍繞健康趣味性這一維度,來進一步尋找不足,力爭在下一次課程里融入更多趣味性內容或者環節。
4 總結
小學體育健康趣味性教學需要教師能夠靈活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科學合理設計課堂活動,保證時間的科學性,既能使得學生學會基本動作,又能給其一定的自己操作時間,還能調動組間對抗,使得學習和實踐有效對接,實現體能、技能、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綜合培養。
(作者單位:駐馬店市第二十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