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魯




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特點:短、小、精、悍。將微課應用于籃球教學中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微課教學讓課堂教學時間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學生身上,做到因材施教。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等方法,對微課在籃球教學中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學校對微課教學的重視,資金投入、宣傳推廣、策劃比賽及獎勵措施;邀請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與培訓,激勵全校師生主動參與;學生線下與線上相結合進行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自律能力,養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
1 引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教育信息化越來越受重視。微課近年來受到師生的喜愛。在技校相關專業的教學中,微課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微課在籃球教學中的實踐研究還很少。
本研究以廣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籃球體育教學為例,把微課運用于籃球教學中,進行可行性研究。新穎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籃球技術水平。為推進微課在我校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2 概念
微課,在2011年首次在我國提出,迅速被各教育層次的教育者所關注。2015年隨著國家提出“互聯網+教育”的理念,現今的微課以理論基礎研究為主,在籃球技術動作類的實操型微課教學比較少,整體的研究質量還有待提高。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非常適合體育這一類學科。
3 研究對象與方法
3.1研究對象
本文以廣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2019級在校學生隨機抽取2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本論文研究內容與目的,在中國知網和學校圖書館等,查閱了大量有關微課相關理論和技校學生參加籃球運動方面文獻、期刊等資料,并就相關資料、書籍進行系統檢索、收集和整理。
3.2.2 問卷調查法
筆者對廣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2019級學生中隨機抽取200名學生,了解學生對微課的認識和利用微課進行籃球教學的興趣調查等,通過多次與專家進行交流和修改問卷后,進行效度檢驗,一致同意該問卷具有有效性。筆者對隨機抽取的200名學生現場發放問卷200份,并現場指導學生進行問卷填寫,完成后現場回收問卷,回收200份,合格問卷196份,有效率98%。
3.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學校領導、體育專家、老師與學生等就微課相關理論和開展情況,進行深入探討,走訪廣州相關幾所兄弟學校,為本論文撰寫得到非常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3.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調查和訪談,本研究所得原始數據由Excel2007軟件對回收問卷的有效數據進行統計,并制作圖表與分析比較,提出相關論點。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籃球微課在教學中的開展現狀
4.1.1 學生喜歡籃球課調查分析情況
通過表1得知,有93人,占47.4%的學生非常喜歡籃球課;有58人,占29.6%的學生喜歡籃球課;有36人,占18.4%的學生對籃球課持一般喜歡態度。籃球運動可以給學生帶來身心上健康與快樂,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在學習上能得到適當放松及考證實習就業的壓力。
4.1.2 學生自主學習籃球技術動作情況調查分析
通過表2可知,有87人,占44,4%的學生主要是通過觀看籃球教學微視頻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籃球技術動作;有43人,占21.9%的學生通過與團隊伙伴共同開展學與練;有30人,占15.8%的學生學習籃球技術是通過自主查閱籃球專業書籍、教材的形式進行;有28人,占14.3%的學生通過咨詢籃球專業老師后再進行籃球學習。
4.1.3 影響微課在籃球教學中開展的主要原因
通過表3得出,在調查中,有63人,占32.1%的學生因缺少理論與實操技術動作相結合的微課,導致學生無法進行學習;有50人,占25.5%的學生因微課內容制作效果較差,影響學生觀看積極性;有39人,占19.9%的學生因缺乏籃球專業教師指導;占12.8%、6.6%和3%的學生因缺乏資金與場地和器材投入、學習與考證壓力較大和對微課無興趣等原因,導致無法開展學習。
4.1.4 開展微課學習的主要原因分析
從表4可知,有173人,占88.3%的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的方式開展微課學習;有155人,占79.1%的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微課學習;有142人,占72.4%的學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有131人,占66.8%的學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籃球技能實踐能力;有126人,占64.3%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不間斷的學習進程等原因開展微課學習。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1.1 調查中有44.4%的學生主要是通過觀看籃球教學視頻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技術動作。學生對于籃球教學視頻接受程度較高,有利于后續微課開展和推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5.1.2 調查中有部分學生遇到籃球技術動作不熟練或概念不清時,可通過觀看視頻中的動作講解與示范、重難點分析和動作糾錯、拓展教學等來學習籃球技能,進一步鞏固自身技術動作。制作微課與籃球技術動作相結合的視頻,進而科學的促進學生技術水平的提高。
5.1.3 影響學生無法進行微課學習原因:①缺少理論與實操技術動作相結合的微課;②視頻內容制作效果較差,影響學生觀看積極性;③缺乏籃球專業教師指導;④缺乏資金、場地和器材投入、學習或考證壓力較大等原因。將微課運用到籃球教學中,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過程,使教學過程更直觀化,學習更加便利,提高學效率。
5.1.4調查中有88.3%的學生可以通過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的方式開展微課學習;有79.1%的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微課學習;有142的學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有66.8%的學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籃球技能實踐能力;有64.3%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不間斷的學習進程等原因開展微課學習。我校學生大多數05后,他們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好奇心較強,非常熟悉電子產品,但是學習積極性稍弱,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因此老師可以制作籃球技術的系列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行觀看,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
5.2 建議
5.2.1 領導對微課教學的重視,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微課的宣傳推廣、策劃微課比賽及獎勵方案,邀請專業人員來校進行指導與培訓,激勵全校師生主動參與。提高教師微課制作能力與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并趕超時代的步伐,為學生學習籃球課程創造更好的硬件條件。
5.2.2 微課使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不僅局限于線下課堂,線上交流變得更加簡單和頻繁,加快學生之間的熟悉與技能掌握程度,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自律能力。
5.2.3 通過微課應用于籃球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微課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推動學生自發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養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
課題項目資助:籃球系列微課建設與效果研究——以廣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為例(項目編號HXJKY2020038);淺析籃球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創編與效果研究——以廣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為例(項目編號HXJKY2019022)。
(作者單位:廣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